顶部
收藏

中国教育装备史研究


作者: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组编,李兴植主编
定价:
175.00元
ISBN:
978-7-04-057791-4
版面字数:
12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2-05-12
物料号:
57791-0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自然科学
二级分类:
通用自然科学

本书辑录的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史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10188)的重要成果。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和记述我国教育装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特殊到一般,从初级到高级,从孤立到联系、从局部到全局、从单一到系统,从个别学科的应用到教育全面普及应用,从个别发明、手工制作到工业化生产的400余年逐渐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本书收录了我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新时期信息化理论研究等专题内容,大事记部分更是全面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装备领域开展的重要工作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本书是教育装备领域与教育装备学科建设的一项探索性研究成果,通过对我国教育装备发展历程的研究和记述,分析教育装备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教育装备发展所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本书可为有关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为行业认识教育规律、掌握发展主动提供依据和指引,为新时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教育装备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 前辅文
  • 第1章 近代欧洲教育技术装备缘起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综述
    • 1.1 关于教育技术装备的缘起
      • 1.1.1 欧洲近代教育变革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影响
      • 1.1.2 科学、教育、仪器设施相互影响
      • 1.1.3 实验教育:近代科学教育的重要发端
    • 1.2 中国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 1.2.1 晚清与西学东渐:中国教育装备的萌芽
      • 1.2.2 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 1.2.3 民国时期的电化教育
      • 1.2.4 工学并举:高校工厂的建立和生产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和发展
      • 1.3.1 1949—1976年教育技术装备事业的生产和管理
      • 1.3.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恢复、整顿、提高
      • 1.3.3 教育技术装备生产及管理体制改革
      • 1.3.4 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新格局开始出现
    • 1.4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 1.4.1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1.4.2 基于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
      • 1.4.3 持续扩大信息化覆盖范围,提升应用能力
      • 1.4.4 教育信息化建设极大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
      • 1.4.5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装备巨大发展成就
      • 1.5.1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中心
      • 1.5.2 教育投入大幅增加
      • 1.5.3 基本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 1.5.4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 1.5.5 实验室及仪器设施总体改善
      • 1.5.6 少数民族及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1.6 历史的启示58
      • 1.6.1 教育技术装备的发明、生产、管理是教育技术装备体系构成的基础
      • 1.6.2 科学理解教育与教育技术装备的关系
      • 1.6.3 科学仪器设施与教育技术装备发展的同一性
      • 1.6.4 科学研究对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的积极影响
      • 1.6.5 教育技术装备的交互性或复合性
      • 1.6.6 教育技术装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 第2章 中国基础教育装备发展史研究
    • 2.1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
      • 2.1.1 晚清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
      • 2.1.2 民国时期的教育技术装备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技术装备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技术装备
      • 2.2.2 “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技术装备
    • 2.3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技术装备
      • 2.3.1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教育技术装备
      • 2.3.2 21世纪以来的教育技术装备
      • 2.3.3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 附录:中国基础教育装备评选及展示
    • 附录2.1:全国中小学自制教具评选
    • 附录2.2:全国幼儿园自制教具评选
    • 附录2.3:历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一览表
  • 第3章 中国职业教育装备发展史研究
    • 3.1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 3.1.1 原始社会劳动教育的技术装备
      • 3.1.2 奴隶社会职业教育的技术装备
      • 3.1.3 封建社会职业教育的技术装备
    • 3.2 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 3.2.1 洋务学堂时期的技术装备建设
      • 3.2.2 实业教育时期的技术装备建设
      • 3.2.3 国民政府时期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3.2.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技术装备建设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3.4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
      • 3.4.1 “文化大革命”后职业教育恢复发展时期的技术装备建设
      • 3.4.2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时期的技术装备建设
      • 3.4.3 职业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的技术装备建设
      • 3.4.4 着眼未来的职业教育装备建设
    • 3.5 中国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经验
      • 3.5.1 中国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基本特征
      • 3.5.2 中国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主要经验
    • 3.6 我国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发展趋势
      • 3.6.1 2011—2015年我国职业教育装备建设基本数据统计与简要分析
      • 3.6.2 面向2030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第4章 中国高等教育装备发展史研究
    • 4.1 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装备
      • 4.1.1 晚清时期高等教育装备
      • 4.1.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装备
      • 4.1.3 国民党统治时期高等教育装备
    •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高等教育装备
      • 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装备
      • 4.2.2 “文化大革命”后至教育体制改革前高等教育装备
    • 4.3 教育体制改革后高等教育装备
      • 4.3.1 教育体制改革至20世纪末高等教育装备
      • 4.3.2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装备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及西部地区教育装备发展研究
    •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民族教育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1949—1966)
      •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情况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地区教育及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5.1.3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和条件设施保障投入
      • 5.1.4 教育援藏
    • 5.2 “左”的思想和“文化大革命”对民族教育的冲击(1966—1976)
    • 5.3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84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恢复和发展(1977—1984)
      • 5.3.1 拨乱反正: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恢复和重建
      • 5.3.2 多措并举增加投入,积极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
      • 5.3.3 对口支援
    • 5.4 教育体制改革与民族地区教育及教育技术装备事业(1985—2000)
      • 5.4.1 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法制化建设
      • 5.4.2 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5.4.3 校舍建设、危房改造
      • 5.4.4 发展多种形式办学
      • 5.4.5 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5.4.6 教材建设
      • 5.4.7 积极推动电化教育发展
      • 5.4.8 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筹措和使用
      • 5.4.9 援藏、援疆及对口支援
    • 5.5 新举措 新力度 新气象——西部大开发及信息化战略实施与民族教育技术装备事业(2000—2012)
      • 5.5.1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 5.5.2 结合国家“工程”实施,整体推进民族及西部地区办学条件建设
      • 5.5.3 西部及民族地区条件设施及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 5.5.4 对口支援推动教育技术装备再上新台阶
      • 5.5.5 西部及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 5.5.6 教材建设
  • 第6章 新时期教育装备理论与实践研究
    • 6.1 在教育变革中探究装备发展规律
      • 6.1.1 从现象到规律 从孤立到联系
      • 6.1.2 首都师范大学关于教育装备系统及发展规律的研究
      • 6.1.3 教育装备学概念的提出——教育装备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规律
      • 6.1.4 对教育装备自身的考察研究——教育装备的特质与属性
    • 6.2 在实践中逐步深化的新时期教育装备管理研究
      • 6.2.1 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及管理研究的再认识
      • 6.2.2 系统方法应用于装备管理实践的探索
      • 6.2.3 新时期教育装备管理变革与实践研究
      • 6.2.4 新课改背景下各级教育装备部门的改革实践
      • 6.2.5 实例介绍
    • 6.3 促进传统教学形态向现代教学形态转变——以促进应用为特征的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
      • 6.3.1 概述
      • 6.3.2 初期关于教学媒体的研究
      • 6.3.3 网络化阶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
      • 6.3.4 移动学习研究
      • 6.3.5 信息化整合和环境构建
    • 6.4 新时期教育技术装备理论研讨活动
      • 6.4.1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
      • 6.4.2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征文活动
      • 6.4.3 新课程实验与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应用研讨活动
      • 6.4.4 专业学术界的装备理论研讨活动
      • 6.4.5 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研讨
  • 附录 大事记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9年)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1960—1969年)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1970—1979年)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1980—1989年)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1990—1999年)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2000—2009年)
    • 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大事记(2010—2016年)
  • 编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