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作者:
肖海凤
定价:
36.00元
ISBN:
978-7-04-053374-3
版面字数:
312.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0-08-04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中文
二级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三级分类:
汉语言文学

本书为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共有五部分,分别为普通话概述、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朗读训练、命题说话、教师语言。书中涉及粤语、潮汕话、客家话三大方言,尤其突出粤语和普通话的比较,注重引导读者提高普通话运用能力。

本书可作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用书。

  • 第一章 普通话概述 001
    • 第一节 普通话与方言 001
      • 一、什么是普通话 001
      • 二、什么是方言 002
      • 三、怎样学好普通话 003
    •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 004
      • 一、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 004
      •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008
      • 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 008
      •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 010
  •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 012
    • 第一节 声母 012
      • 一、声母概述 012
      • 二、声母辨音 014
    • 第二节 韵母 027
      • 一、韵母概述 027
      • 二、韵母发音 028
      • 三、韵母辨音 030
    • 第三节 声调 040
      • 一、声调概述 040
      • 二、声调辨正 040
      • 三、声调练习 042
    • 第四节 音变 045
      • 一、轻声 045
      • 二、儿化 048
      • 三、变调 051
      •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058
      • 五、音节 叠用的音变 063
      • 六、普通话的轻重格式 068
  • 第三章 普通话朗读训练 086
    • 第一节 朗读概述 086
      • 一、朗读的作用 086
      • 二、朗读的原则 087
      • 三、朗读的技巧 087
      • 四、朗读与朗诵的区别 096
    • 第二节 朗读训练 097
  • 第四章 命题说话 167
    • 第一节 命题说话的注意事项 167
      • 一、尽量口语化 167
      • 二、保证流畅与连贯,不缺时 168
      • 三、切忌背稿,准备万能话题要注意关联度 169
      • 四、注意方言词汇与语法 169
      • 五、掌控速度与时间 171
      • 六、注意情绪 171
    • 第二节 说话题目的分析与准备 171
      • 一、题目 171
      • 二、注意事项 172
      • 三、提纲 173
  • 第五章 教师语言 187
    • 第一节 教师语言概述 187
      • 一、教师语言的含义 187
      • 二、教师语言的特点 188
      • 三、教师语言的类型 192
      • 四、教师语言训练的目的 193
      • 五、教师语言训练的任务、要求与规则 194
      • 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分类与特点 194
    • 第二节 口语交际 195
      • 一、口语的含义与特点 196
      • 二、口语交际的含义与特点 197
      • 三、口语交际的过程与学习口语交际的目的 198
      • 四、内语境和外语境 199
    • 第三节 体态语言 199
      • 一、体态语言的含义与作用 199
      • 二、体态语言运用能力训练 200
      • 三、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 202
    • 第四节 教师语言与心理素质 203
      • 一、口语交际必备的心理素质 203
      • 二、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204
      • 三、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205
      • 四、心理沟通的方法 207
    • 第五节 教师语言与思维 209
      • 一、思维同语言的关系 209
      • 二、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训练 211
    • 第六节 教师语言的表达训练 212
      • 一、凭借文字材料的表达训练 213
      • 二、不凭借文字材料的表达训练 219
    • 第七节 教师语言的传播机制 224
      • 一、拉斯维尔传播模式 224
      • 二、教师语言传播模式 225
      • 三、教师语言传播的条件、障碍与效果等 226
      • 四、教师语言传播的原则 228
      • 五、教师语言传播的特征 229
      • 六、教师语音传播的特征 231
  • 参考文献 232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