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班级管理(第3版)


作者:
李学农
定价:
42.00元
ISBN:
978-7-04-049388-7
版面字数:
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8-07-17
读者对象:
教师教育
一级分类:
教师培养
二级分类:
小学教育专业

《班级管理》(第3 版)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其第2 版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教材保留第1 版、第2 版的逻辑体系,从认识小学班级管理者角色入手,引导学习者把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而探讨小学班级组织作为班级管理对象隐藏的小学生成长的秘密;再从班级管理的职能出发,具体讨论小学班级管理实践问题,包括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与管理因素的管理和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最后从班级管理过程循环的节点——评价与研究进行讨论。

本教材力求适应当下课程与教学改革需求,建设成为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包括教材文本资源、微课和拓展阅读资源,利用课程平台和教材中放置的二维码,支持翻转课堂及自主学习等。本教材不仅可用作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也可用作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和在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参考书。本教材在修订中还注意关照教师资格考试要求,可作为教师

资格考试参考书。

  • 前辅文
  • 引子
  •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者
    • 第一节 小学班级与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
      • 一、班级的由来与性质
      • 二、小学班级的特点
      • 三、班主任的制度化角色
      • 四、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
    • 第二节 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班级管理及其功能
      • 一、管理
      • 二、班级管理
      • 三、小学班级管理
      • 四、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 第三节 班级管理的专业性
      • 一、经验的班级管理与专业的班级管理
      • 二、班级管理专业知识
      • 三、班级管理专业知识的基本课题
  • 第二章 班级与小学生的成长
    • 第一节 小学班级: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社会组织
      •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组织
      • 二、 小学班级作为一种影响小学生发展的社会组织
      • 三、小学班级组织中的两类人际关系
    • 第二节 小学班级正式组织影响学生发展的功能
      • 一、班级组织影响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
      • 二、小学班级正式组织影响学生发展的显性功能
      • 三、小学班级正式组织影响学生发展的隐性功能
    • 第三节 小学班级非正式组织影响学生发展的功能
      • 一、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
      • 二、 小学班级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及类型
      • 三、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
      • 四、小学班级中同伴群体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 第四节 “互联网+”小学班级
      • 一、互联网成为班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 二、 “互联网+”带来小学班级新的存在方式和交往方式
      • 三、 “互联网+”对小学班级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功能的影响与治理
  • 第三章 班级管理目标、愿景与计划
    • 第一节 小学班级管理目标、组织目的与班级中的个体
      • 一、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要素
      • 二、 班级管理目标与组织目的、小学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
      • 三、班级管理目标与班级中的个体
    • 第二节 班级管理目标操作化:从目标到愿景
      • 一、班级管理操作性目标
      • 二、班级管理目标操作化为愿景
      • 三、小学班级愿景的设计
    • 第三节 班级愿景的实现与班级管理职能
      • 一、班级组织建设与班级愿景
      • 二、班级日常管理与班级愿景
      • 三、班级活动管理与班级愿景
      • 四、班级教育及管理因素的管理与班级愿景
      • 五、班主任自我管理与班级愿景
    • 第四节 班级管理计划的制订
      • 一、班级管理计划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 二、班级管理计划的性质及制订过程
      • 三、班级管理计划的基本要素
  • 第四章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的内涵、要素和过程
      • 一、班级组织建设的内涵
      • 二、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与要求
      • 三、班级组织建设的阶段、中心任务与阶段性任务
    • 第二节 小学低年段:班级组织的初步建立
      • 一、 小学低年段学生发展特点与班级组织初步建立
      • 二、初步建立班级组织的准备
      • 三、初步建立班级组织的任务
    • 第三节 小学中年段:班级组织的继续建设
      • 一、 小学中年段学生发展特点与班级组织继续建设
      • 二、 班级组织继续建设的阶段性审视与反思
      • 三、继续建设班级组织的任务
    • 第四节 小学高年段:班级组织建成班集体
      • 一、 小学高年段学生发展特点与班集体建设
      • 二、小学班集体的标准
      • 三、建成班集体的任务
  • 第五章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在日常管理中实现
      • 一、班级组织建设与日常管理
      • 二、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
      • 一、班级日常行为管理的概念
      • 二、班级日常行为管理的内容
      • 三、行为管理的方法
    • 第三节 小学生发展指导
      • 一、学生发展指导的概念
      • 二、小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方面
      • 三、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
    • 第四节 教室环境管理
      • 一、 教室是管理的对象和班级文化载体
      • 二、教室环境管理的任务
      • 三、教室环境管理的实施
    • 第五节 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学生评价
      • 一、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奖惩
      • 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
  • 第六章 小学班级活动管理
    • 第一节 班级活动是小学班级组织建设的专门途径
      • 一、班级活动的性质与作用
      •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 第二节 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之一:晨会
      • 一、晨会的性质、特点与作用
      • 二、晨会的组织
    • 第三节 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之二:班会
      • 一、班会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 二、班级例会的组织
      • 三、主题班会的组织
    • 第四节 少先队教育与管理的专门途径:少先队活动课程
      •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容与类型
      •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组织
  • 第七章 班级教育与管理因素的管理
    • 第一节 班级各种教育与管理因素
      • 一、任课教师作为课堂班级的教育与管理者
      • 二、家长作为影响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因素
      • 三、社区中影响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因素
      • 四、学生作为班级中的自我教育者与自我管理者
    • 第二节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协调
      • 一、任课教师作为班主任沟通和协调的对象
      • 二、班主任沟通和协调任课教师的任务
      • 三、班主任沟通和协调任课教师课堂管理的方式
    • 第三节 班主任与家长及社区的沟通和协调
      • 一、家长作为班主任沟通和协调的对象
      • 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及指导的意义和内容
      • 三、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及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 四、班主任与社区教育因素的沟通和协调
    • 第四节 班主任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沟通和协调
      • 一、学生是班级中的教育与管理因素
      • 二、班主任对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三、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和协调应注意的问题
  • 第八章 班主任自我管理
    • 第一节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自我管理
      • 一、班主任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要素
      • 二、班主任自我管理的任务
    •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角色素养要求与自我修养方法
      • 一、小学班主任的角色素养要求
      • 二、班主任自我修养方法
    • 第三节 小学班主任自我形象管理
      • 一、班主任的修养与自我形象塑造
      • 二、班主任的自我形象塑造与威信
      • 三、班主任塑造理想自我
  • 第九章 小学班级管理评价与研究
    • 第一节 小学班级管理评价
      • 一、评价与班级管理评价
      • 二、班级管理评价方案的设计
      • 三、班级管理评价的实施
    • 第二节 做反思性班级管理者
      • 一、在实践中获得班级管理实践智慧
      • 二、开展反思性班级管理实践
      • 三、班级管理者反思性实践的方法
    • 第三节 小学班级管理行动研究
      • 一、班级管理行动研究概述
      • 二、班级管理者行动研究的实施
  •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