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科学精神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


作者:
蒋道平
定价:
42.00元
ISBN:
978-7-04-049252-1
版面字数:
1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8-06-11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哲学

暂无
  • 导言
    • 一、科学是一种精神
    • 二、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
    •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当代审度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内涵解析
      • 一、唯物史观的理论支点
      • 二、实践生存论的科学解释
      • 三、理论旨趣与哲学主题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当代价值
      • 一、本体论价值
      • 二、认识论价值
      • 三、方法论价值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科学精神
      • 一、实践出真知
      • 二、科学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 三、通向自由之路
  • 第二章 时代呼唤科学精神
    • 第一节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 一、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灵魂
      • 二、当代中国亟须塑造科学精神
    • 第二节 国内外对科学精神的关注与探究
      • 一、国外探究视角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科学精神的多维解读
    • 第一节 关于科学
      • 一、关于科学的名词演变
      • 二、关于科学的界定
    •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释义
      • 一、文化语境差异下的科学精神
      • 二、科学精神的现代释义
    • 第三节 科学精神的演进
      • 一、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 二、科学精神的现代嬗变
  • 第四章 科学精神的要素与功能
    • 第一节 科学精神的要素层次
      • 一、认识层次的理性精神
      • 二、功能层次的创新精神
      • 三、价值层次的人文精神
    •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社会功能
      • 一、科学活动的原动力
      • 二、认识世界的元方法
      • 三、科学研究的总指南
      • 四、人文精神的新融合
  • 第五章 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
    • 第一节 科学精神推动社会整体发展
      • 一、造就繁荣的经济社会
      • 二、形成健康的民主政治
      • 三、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 第二节 科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 一、赋予人类文化先进性和时代性
      • 二、实现人类文化科学性和实践性
    • 第三节 科学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提高认识能力和智力素质
      • 二、提升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 第六章 科学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
    • 第一节 引导科学思想与方法的进步
      • 一、科学精神的传播
      • 二、科学方法的启蒙
      • 三、科学观念的革新
    • 第二节 促进现代科学中国化
      • 一、科学本土化的实践探索
      • 二、大科学体制下的科学成就与精神气质
      • 三、科技战略思想的合理性选择
  • 第七章 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的进步表现与教训
    • 第一节 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的进步表现
      • 一、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
      • 二、生产力标准的确立
      •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 四、新时代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第二节 科学精神相对缺失阻碍社会发展的历史教训
      • 一、唯科学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 二、科学政治化下的畸形发展
  • 第八章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成效
      • 一、热爱科学成为全民共识
      • 二、参与科学事业成为主流价值观
      •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
    • 第二节 当前科学精神相对缺失的主要表现
      • 一、科学研究中存在学术失范
      • 二、科学组织管理时有缺位
      • 三、公民科学素养较为缺乏
      • 四、全社会求真务实风气不浓
    • 第三节 科学精神相对缺失的主要根源
      • 一、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局限
      • 二、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
      • 三、现实社会的功利性
      • 四、制度体系的不合理
  • 第九章 科学精神的形成条件与构建逻辑
    • 第一节 科学精神的形成条件
      • 一、科学主体条件
      • 二、生存环境条件
      • 三、社会因素条件
    •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构建逻辑
      • 一、科学精神的内在逻辑
      • 二、从认识论上树立科学活动的理性精神
      • 三、从方法论上提升科学规范的行动自觉
      • 四、在价值观上追求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
  • 第十章 科学精神的现代培育及时代使命
    • 第一节 培育科学精神具备的有利条件
      • 一、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基础
      • 二、教育规模和公民科学素养得到新发展
      • 三、科技战略和社会愿景成为强大推力
    • 第二节 培育科学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变革学校科学教育模式
      • 二、构建完善的科学制度和规范体系
      • 三、增强科学普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四、科学家群体自觉提升修养和责任感
      • 五、营造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条件
    • 第三节 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科学精神
      • 一、科学精神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动力
      • 二、科学精神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 三、弘扬科学精神是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
  • 附录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