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多年使用的第1版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修订而成的。
全书分为绪论、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18个教学实验(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各类实验)及附录四部分,基本涵盖了《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器使用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本书中的18个教学实验内容,大多数是按3学时安排的,有的实验还体现了“设计性实验”的内涵,并安排了几个用计算机实时测控的实验。本书可作为各类应用型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材,也可供业内同行及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 前言
- Ⅰ 绪论1
- Ⅱ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概论
- §1 测量及其分类
- §2 误差概念及其分类
- §3 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
- §4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 §6 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 Ⅲ 教学实验
- 实验1 杨氏模量的测定
- 实验2 伏安特性研究
- 实验3 电表改装与校准
- 实验4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 实验5 十一线电位差计
- 实验6 学生型(箱式)电位差计
- 实验7 应用霍尔效应测定磁感强度
- 实验8 透镜焦距的测定
- 实验9 双棱镜干涉测波长
- 实验10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 实验11 最小偏向角法测折射率
- 实验12 光栅常量和波长测定
- 实验13 激光全息照相
- 实验14 空气中声速的测定
- 实验15 AD 590传感元件特性及应用研究
- 实验16 热敏电阻的特性研究
- 实验17 测定普朗克常量——光电效应实验
- 实验18 电子电荷的测定——密立根油滴实验
- Ⅳ 附录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 附录二 直流磁电系电表介绍
- 附录三 常用物理参量
- 附录四 希腊字母表
- 附录五 正弦、余弦函数表
- 参考文献
-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