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本书共分5章, 第1章为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第2章为物理实验中的基本调整与操作技术; 第3章为基础性实验; 第4章为综合性实验; 第5章为引导设计性实验。本书的特点是始终把重点放在实验的基本设计思想、基本方法、仪器的正确操作以及科学的数据处理上, 尤其是对基础性实验采取了规范性的数据处理模式, 以强化对学生的训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师生阅读。
- 实验守则
- 绪论
- 第1章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 第2章 物理实验中的基本调整与操作技术
- 第3章 基础性实验
- 实验1 物体密度的测量
- 实验2 拉伸法测量钢丝的弹性模量
- 实验3 扭摆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
- 实验4 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
- 实验5 霍尔传感器法测量简谐振动
- 实验6 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 实验7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 实验8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测量速度、加速度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 实验9 声速的测量
- 实验10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 实验11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 实验12 液体比热容的测定
- 实验13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 实验14 液体变温黏度的测定
- 实验15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 实验16 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及正向伏安特性的研究
- 实验17 热电偶传感器测温
- 实验18 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温度效应及补偿
- 实验19 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性能
- 实验20 半导体应变片的性能
- 实验21 光敏传感器的光电特性研究
- 实验22 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 实验23 电场的描绘
- 实验24 电位差计的使用
- 实验25 霍尔元件测量磁场
- 实验26 电磁波综合实验
- 实验27 串联RLC谐振电路
- 实验28 伏安法测电阻
- 实验29 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 实验30 整流、滤波与稳压电路
- 实验31 示波器的调整与使用
- 实验32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 实验33 直流双臂电桥测电阻
- 实验34 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
- 实验35 薄透镜焦距测量
- 实验36 分光仪的调节及三棱镜顶角测量
- 实验37 牛顿环与劈尖干涉
- 实验38 迈克耳孙干涉仪
- 实验39 菲涅耳双棱镜测激光波长
- 实验40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组装
- 第4章 综合性实验
- 实验41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测量杨氏模量
- 实验42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非平衡电桥的使用)
- 实验43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 实验44 电位差计校准电表
- 实验45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
- 实验46 光栅常量的测量
- 实验47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 实验48 迈克耳孙干涉仪测折射率及压强
- 实验49 多普勒测速
- 实验50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 实验51 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
- 实验52 核磁共振
- 实验53 光泵磁共振
- 实验54 微波顺磁共振
- 实验55 全息照相
- 实验56 ESPI散斑干涉原理测量位移
- 实验57 拉曼光谱实验
- 第5章 引导设计性实验
- 实验58 频率的测定和烧杯打击乐的形成
- 实验59 “风洞”实验
- 实验60 用激光演示李萨如图形
- 实验61 电磁感应与磁悬浮力
- 实验62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 实验63 激光监听器
- 实验64 烛灭水升现象的研究
- 实验65 可闻声波测声速
- 实验66 孔明灯的研究
- 实验67 有雾玻璃的趣味
- 实验68 流体桥
- 实验69 超声波测距
- 实验70 电涡流传感器测距
- 参考文献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