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艾德才
定价:
29.00元
ISBN:
978-7-04-027781-4
版面字数:
5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39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09-09-1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计算机硬件技术

本教材是以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微机最新技术这3个核心内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其中,微机原理是以微机技术的发展为主轴线,注意结合目前我国的教学态势,采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传统的16位的8086,与技术先进的32位的Pentium进行对比、对照的描述方法,对微机原理进行分析、解剖,以及微机技术的发展给微机领域带来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辅以对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内容的描述,使读者对微机硬件的操作过程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对微机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了解。

本教材对目前微机领域内采用的先进的总线技术、串行接口技术、并行接口技术,以应用为目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描述。

本教材最后用外围芯片组、高档Pentium的64位技术、双核技术等最新教学内容,将读者带入微机领域内一个崭新的境界。

本教材反映了微机领域内最新的微机原理知识和最先进的微机接口技术,内容丰富、系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皆可采用。

本教材既有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知识性、先进性、系统性的特点,又切实注意到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教师的教学习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教材内容通俗、简洁、实用,所需学时可灵活掌握,可作为各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电气信息类、机电类本科生及相关专业专科生、各种成人教育用书。

  •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论
    • 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 1.2 微型计算机与微处理器
    • 1.3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 1.3.1 按使用情况和用途分类
      • 1.3.2 按组成结构分类
      • 1.3.3 按指令系统分类
    • 1.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 1.5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 1.6 数据单位表示
      • 1.6.1 常用的术语
      • 1.6.2 表示存储器容量的计量单位
      • 1.6.3 编址与寻址
    • 1.7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习题
  • 第2章 微处理器——CPU
    • 2.1 寄存器
      • 2.1.1 16位寄存器
      • 2.1.2 32位寄存器
    • 2.2 微处理器的组成原理
      • 2.2.1 16位微处理器的组成原理
      • 2.2.2 16位微处理器的不足
      • 2.2.3 32位微处理器的组成原理
    • 2.3 Pentium采用的新技术
      • 2.3.1 超标量执行
      • 2.3.2 分支转移预测技术
      • 2.3.3 流水线技术
    • 2.4 操作模式
      • 2.4.1 16位微处理器的操作模式
      • 2.4.2 32位微处理器的操作模式
    • 2.5 浮点部件
      • 2.5.1 浮点部件的体系结构
      • 2.5.2 浮点部件的流水线操作
    • 习题
  • 第3章 存储管理
    • 3.1 存储器系统
    • 3.2 半导体存储器
      • 3.2.1 内存储器
      • 3.2.2 随机存储器
      • 3.2.3 只读存储器
      • 3.2.4 内存条
      • 3.2.5 内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3.3 16位微处理器的存储管理
      • 3.3.1 分段存储管理
      • 3.3.2 存储管理的相关术语
    • 3.4 32位微处理器的存储管理
      • 3.4.1 虚拟存储技术
      • 3.4.2 分段存储管理技术
      • 3.4.3 分页存储管理技术
    • 3.5 高速缓冲存储器
      • 3.5.1 Cache简介
      • 3.5.2 Cache的作用和有效性
      • 3.5.3 局部性原理
      • 3.5.4 Cache的数目和容量
      • 3.5.5 Pentium配备的Cache
      • 3.5.6 Cache的性能
      • 3.5.7 Cache的映射
      • 3.5.8 Cache的写策略
      • 3.5.9 替换算法和替换规则
    • 习题
  • 第4章 寻址方式
    • 4.1 数据类型
      • 4.1.1 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 4.1.2 常用的数值类型和格式
    • 4.2 寻址方式
      • 4.2.1 立即操作数寻址
      • 4.2.2 寄存器操作数寻址
      • 4.2.3 存储器操作数寻址
      • 4.2.4 有效地址计算
    • 习题
  • 第5章 指令系统
    • 5.1 指令格式
    • 5.2 指令系统概述
      • 5.2.1 传送类指令
      • 5.2.2 算术运算指令
      • 5.2.3 逻辑运算指令
      • 5.2.4 控制转移指令
      • 5.2.5 处理器控制指令
      • 5.2.6 输入输出指令
      • 5.2.7 新增加的指令
    • 习题
  • 第6章 中断技术
    • 6.1 中断的概念
      • 6.1.1 概述
      • 6.1.2 中断系统
    • 6.2 异常与中断
      • 6.2.1 中断源的分类
      • 6.2.2 异常和中断向量
    • 6.3 允许及禁止中断
    • 6.4 中断描述符表
      • 6.4.1 异常和中断的优先级
      • 6.4.2 中断描述符表
      • 6.4.3 中断描述符表内描述符
    • 6.5 中断任务和中断过程
      • 6.5.1 中断过程
      • 6.5.2 中断任务
    • 6.6 中断举例
    • 习题
  • 第7章 总线技术
    • 7.1 总线
      • 7.1.1 总线的概念
      • 7.1.2 总线标准的4个特性
      • 7.1.3 总线的分类
      • 7.1.4 总线操作
    • 7.2 总线周期
      • 7.2.1 单传送周期
      • 7.2.2 成组周期
      • 7.2.3 中断确认周期
      • 7.2.4 专用总线周期
    • 7.3 EISA总线系统
      • 7.3.1 ISA总线
      • 7.3.2 EISA总线
    • 7.4 PCI局部总线
      • 7.4.1 PCI总线扮演的角色
      • 7.4.2 PCI局部总线的特性
      • 7.4.3 即插即用
      • 7.4.4 PCI标准化
      • 7.4.5 PCI的多路复用技术
      • 7.4.6 PCI总线配置的存储器
      • 7.4.7 PCI的性能
      • 7.4.8 PCI桥
      • 7.4.9 PCI总线操作
      • 7.4.10 总线命令
      • 7.4.11 PCI上的数据传送操作
      • 7.4.12 DMA和中断
      • 7.4.13 仲裁
      • 7.4.14 PCI总线的BIOS
      • 7.4.15 PCI总线的接口
      • 7.4.16 PCI适配器
      • 7.4.17 PCI总线信号
    • 习题
  • 第8章 输入输出接口
    • 8.1 接口技术基础
      • 8.1.1 接口概述
      • 8.1.2 I/O接口及接口的功能
      • 8.1.3 接口的组成
      • 8.1.4 接口类型
      • 8.1.5 端口操作及编址方式
    • 8.2 输入输出控制
      • 8.2.1 程序控制I/O方式
      • 8.2.2 中断控制I/O方式
      • 8.2.3 DMA I/O控制方式
    • 习题
  • 第9章 串行接口
    • 9.1 串行接口基础
      • 9.1.1 串行数据的传送方式
      • 9.1.2 串行通信原理
      • 9.1.3 串行接口标准
    • 9.2 RS-232C接口
      • 9.2.1 RS-232C总线的主要特点
      • 9.2.2 RS-232C接口信号
      • 9.2.3 RS-232C接口的机械特性
      • 9.2.4 技术指标
      • 9.2.5 RS-232C的应用
    • 9.3 串行接口16550
      • 9.3.1 16550功能及外特性
      • 9.3.2 16550的结构
    • 9.4 通用串行总线
      • 9.4.1 USB接口
      • 9.4.2 USB的特点
      • 9.4.3 常用的USB技术术语
      • 9.4.4 连接器
      • 9.4.5 USB的硬件结构
      • 9.4.6 USB与PCI总线
      • 9.4.7 USB数据通信结构
      • 9.4.8 USB数据信号
      • 9.4.9 USB命令
      • 9.4.10 USB系统的软硬件
      • 9.4.11 USB协议
      • 9.4.12 USB传输过程
      • 9.4.13 Windows系统对USB的支持
    • 9.5 FireWire串行总线
      • 9.5.1 FireWire的特点
      • 9.5.2 FireWire的配置
      • 9.5.3 FireWire协议
      • 9.5.4 事务处理过程
    • 9.6 硬盘接口
      • 9.6.1 IDE接口
      • 9.6.2 SATA硬盘驱动器接口
    • 习题
  • 第10章 并行接口
    • 10.1 并行接口概述
      • 10.1.1 并行接口的概念
      • 10.1.2 并行传输
      • 10.1.3 并行接口的作用
      • 10.1.4 并行接口的特点
      • 10.1.5 并行接口的功能
      • 10.1.6 并行接口的构成
      • 10.1.7 并行接口的操作
      • 10.1.8 并行打印机接口
    • 10.2 SCSI接口
      • 10.2.1 SCSI接口概述
      • 10.2.2 技术术语
      • 10.2.3 SCSI系统构成
      • 10.2.4 SCSI接口的特点
      • 10.2.5 SCSI接口的操作步骤
      • 10.2.6 SCSI接口的操作信号
      • 10.2.7 SCSI接口信息
      • 10.2.8 SCSI接口命令
      • 10.2.9 硬盘使用的SCSI接口
    • 10.3 打印机并行接口IEEE 1284
      • 10.3.1 从打印机的接口说起
      • 10.3.2 IEEE 1284标准
      • 10.3.3 IEEE 1284标准的5种操作模式
      • 10.3.4 IEEE 1284接口连接部件
    • 习题
  • 第11章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及接口
    • 11.1 键盘及接口
      • 11.1.1 键盘的结构
      • 11.1.2 键盘的分类
      • 11.1.3 键盘接口
      • 11.1.4 键盘的工作原理
      • 11.1.5 使用键盘程序举例
    • 11.2 鼠标器及接口
      • 11.2.1 鼠标的分类
      • 11.2.2 鼠标的接口
      • 11.2.3 鼠标的工作原理
      • 11.2.4 鼠标的主要性能指标
    • 11.3 显示器及接口
      • 11.3.1 CRT显示器
      • 11.3.2 LCD液晶显示器
      • 11.3.3 显示控制卡
    • 11.4 打印机及其接口技术
      • 11.4.1 针式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11.4.2 激光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11.4.3 喷墨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 11.4.4 打印机的接口
      • 11.4.5 打印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习题
  • 第12章 模数及数模转换
    • 12.1 D/A转换器
      • 12.1.1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 12.1.2 权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
      • 12.1.3 T形电阻解码网络D/A转换器
      • 12.1.4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12.2 A/D转换器
      • 12.2.1 采样保持器
      • 12.2.2 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 12.2.3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习题
  • 第13章 高档微机技术
    • 13.1 高能奔腾——Pentium Pro
    • 13.2 多能奔腾——Pentium MMX
    • 13.3 二代奔腾——Pentium Ⅱ
    • 13.4 多能奔腾二代——Pentium Ⅲ
    • 13.5 Pentium 4
    • 13.6 64位技术
    • 13.7 双核技术
      • 13.7.1 什么是双核处理器
      • 13.7.2 双核技术的优势
      • 13.7.3 双核微体系结构
    • 习题
  • 第14章 外围芯片组
    • 14.1 外围芯片组综述
      • 14.1.1 外围芯片组
      • 14.1.2 南桥芯片
      • 14.1.3 北桥芯片
    • 14.2 多功能外围芯片组82443
      • 14.2.1 82443的主要特征
      • 14.2.2 体系结构概述
      • 14.2.3 系统地址映射
      • 14.2.4 主机接口功能
      • 14.2.5 存储器接口
      • 14.2.6 AC’97音频和调制解调控制器
      • 14.2.7 PCI接口
      • 14.2.8 DMA控制器
      • 14.2.9 定时器和实时时钟RTC
      • 14.2.10 中断控制器
      • 14.2.11 USB主机控制器
      • 14.2.12 IDE接口
      • 14.2.13 X-总线
      • 14.2.14 系统管理总线SMBus
    • 14.3 多功能外围芯片组82945
      • 14.3.1 82945芯片组综述
      • 14.3.2 图形和存储控制中心
      • 14.3.3 技术术语
      • 14.3.4 GMCH的配置
      • 14.3.5 主机接口
      • 14.3.6 系统存储器接口
      • 14.3.7 直接媒体接口
      • 14.3.8 PCI-E接口
      • 14.3.9 图形器件
      • 14.3.10 模拟显示和SDVO显示
      • 14.3.11 系统中断
      • 14.3.12 GMCH的时钟
    • 习题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