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作者:
徐大诚 邹丽新 丁建强
定价:
29.50元
ISBN:
978-7-04-012308-1
版面字数:
56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5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3-05-1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计算机/教育技术类
二级分类: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计算机硬件技术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与应用技术,由浅入深地讲述了基本控制理论和常用控制方法,给出了当今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新技术、新器件,并以MCS-51系列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器来分析讨论。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控制理论基础、数字PID控制技术、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法、模糊控制技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接口与总线、前向通道与数据采集、后向通道与执行机构、人机接口、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同时也给出了应用实例,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和汇编源程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科研和生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
  • 第1章 绪论
    • 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 1.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 1.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 1.1.3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
    • 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 1.2.1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 1.2.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1.3.1 控制系统的发展阶段
      • 1.3.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习题一
  • 第2章 数字控制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
    • 2.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2.1.1 数学模型基础
      • 2.1.2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2.1.3 拉代变换与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 2.2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 2.2.1 Z变换及其性质
      • 2.2.2 Z反变换
      • 2.2.3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 微机数字PID控制及其算法
      • 2.3.1 时间连续的PID控制规律
      • 2.3.2 PID控制的数字化实现
      • 2.3.3 PID算法程序设计
      • 2.3.4 PID控制算法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 2.3.5 几种常用的数字PID及其算法
      • 2.3.6 PID控制的脉冲传递函数
      • 2.3.7 PID参数的整定
    • 习题二
  • 第3章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方法
    • 3.1 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 3.2 最少拍随动系统的设计
      • 3.2.1 最少拍随动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 3.2.2 最少拍随动系统数字控制器的分析
      • 3.2.3 最少拍随动系统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 3.3 最少拍无纹波随动系统的设计
      • 3.3.1 单位阶跃输入最少拍无纹波随动系统的设计
      • 3.3.2 单位速度输入最少拍无纹波随动系统的设计
      • 3.3.3 最少拍无纹波随动系统设计举例
    • 3.4 大林(Dahlin)算法
      • 3.4.1 大林算法中D(z)的基本形式
      • 3.4.2 一阶惯性环节大林算法的D(z)基本形式
      • 3.4.3 二阶惯性环节大林算法的D(z)基本形式
      • 3.4.4 振铃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 3.5 D(z)算法的软件实现
      • 3.5.1 直接程序设计法
      • 3.5.2 串行程序设计法
      • 3.5.3 并行程序设计法
      • 3.5.4 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小结
    • 习题三
  • 第4章 模糊控制技术
    • 4.1 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
      • 4.1.1 模糊控制的特点
      • 4.1.2 模糊控制的数字基础
    • 4.2 模糊控制的实现
      • 4.2.1 模糊化接口
      • 4.2.2 知识库
      • 4.2.3 模糊推理机
      • 4.2.4 清晰化接口
    • 4.3 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
      • 4.3.1 结构设计
      • 4.3.2 模糊化
      • 4.3.3 模糊控制器论域及比例因子的确定
      • 4.3.4 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
      • 4.3.5 清晰化
    • 4.4 气体流量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 4.4.1 系统结构
      • 4.4.2 流量检测和控制
      • 4.4.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4.4 系统的软件设计及抗干扰措施
    • 习题四
  • 第5章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
    • 5.1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 5.1.1 基本结构
      • 5.1.2 存储器的配置和组织
      • 5.1.3 振荡器、时钟电路和CPU时序
      • 5.1.4 并行I/O端口
      • 5.1.5 定时器/计数器
      • 5.1.6 串行接口
      • 5.1.7 中断系统
    • 5.2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 5.2.1 指令和助记符
      • 5.2.2 寻址方式
      • 5.2.3 指令系统
    • 5.3 常用单片微型计算机
      • 5.3.1 ATMEL 89系列单片机
      • 5.3.2 ATMEL 90系列单片机
      • 5.3.3 MCS-251系列单片机
      • 5.3.4 80C51单片微控制器
      • 5.3.5 Motorola单片机
    • 5.4 工业控制机
    • 习题五
  • 第6章 接口与总线
    • 6.1 概述
      • 6.1.1 接口与总线的概念
      • 6.1.2 接口与总线的分类
    • 6.2 并行接口
      • 6.2.1 Centronics和IEEE 1284并行接口标准
      • 6.2.2 STD总线
      • 6.2.3 PC/104与Compact PCI总线
    • 6.3 异步串行接口
      • 6.3.1 串行传输的基本概念
      • 6.3.2 RS-232C串行接口
      • 6.3.3 RS-499与RS-485串行接口
      • 6.3.4 20mA电流环串行接口
    • 6.4 同步串行接口
      • 6.4.1 I2 C接口
      • 6.4.2 SPI接口
      • 6.4.3 1-Wire总线接口
    • 6.5 现场总线技术
      • 6.5.1 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系统
      • 6.5.2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征
      • 6.5.3 典型的几种现场总线
    • 习题六
  • 第7章 前向通道与数据采集
    • 7.1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前向通道
      • 7.1.1 前向通道组成和特点
      • 7.1.2 传感器与变送器
    • 7.2 数字量输入通道
      • 7.2.1 输入信号调理
      • 7.2.2 隔离技术
      • 7.2.3 开关信号输入
      • 7.2.4 脉冲信号输入
      • 7.2.5 数字编码信号输入
    • 7.3 模拟量输入通道
      • 7.3.1 模拟信号调理
      • 7.3.2 A/D转换器及其性能指标
      • 7.3.3 常用A/D转换器
      • 7.3.4 A/D转换器及其接口
    • 7.4 数据采集
      • 7.4.1 采样定理与采样/保持
      • 7.4.2 多路开关与数据选择
      • 7.4.3 数据采集程序
    • 习题七
  • 第8章 后向通道与执行机构
    • 8.1 输出通道的结构
      • 8.1.1 数字量输出通道
      • 8.1.2 模拟量输出通道
    • 8.2 开关量输出的常用器件与电路
      • 8.2.1 功率开关接口技术
      • 8.2.2 电磁式继电器的驱动
      • 8.2.3 可控硅输出接口
      • 8.2.4 固态继电器输出接口
    • 8.3 模拟量输出的方法及器件
      • 8.3.1 D/A转换接口技术及应用
      • 8.3.2 F/V转换接口技术
      • 8.3.3 线性功率驱动接口
    • 8.4 常用电动机及驱动方法
      • 8.4.1 伺服电机控制接口
      • 8.4.2 步进电机控制接口
    • 习题八
  • 第9章 人—机接口
    • 9.1 键盘接口技术
      • 9.1.1 独立式键盘和矩阵式键盘
      • 9.1.2 键盘接口及程序设计
    • 9.2 显示接口技术
      • 9.2.1 LED显示接口技术
      • 9.2.2 LCD显示接口技术
    • 9.3 触摸屏技术
      • 9.3.1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 9.3.2 触摸屏的三个基本技术特性
    • 9.4 微型打印机及接口
      • 9.4.1 打印接口
      • 9.4.2 TPμP系列微型打印机
      • 9.4.3 打印机接口设计
    • 习题九
  • 第10章 微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 10.1 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概念
      • 10.1.1 可靠性的概念
      • 10.1.2 电磁兼容性
      • 10.1.3 噪声的分类和耦合方式
      • 10.1.4 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途径
    • 10.2 硬件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 10.2.1 元器件与系统结构
      • 10.2.2 滤波与去耦电路
      • 10.2.3 隔离与屏蔽技术
      • 10.2.4 电源干扰的抑制与接地技术
      • 10.2.5 停电保护和热插拨技术
      • 10.2.6 Watchdog技术
      • 10.2.7 印制板的抗干扰措施
    • 10.3 软件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 10.3.1 存储空间的分配和程序结构的设计
      • 10.3.2 数字滤波技术
      • 10.3.3 数据的检错和纠错
      • 10.3.4 开机自检与故障诊断
    • 习题十
  • 第11章 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
    • 11.1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 11.1.1 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11.1.2 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素
    • 11.2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 11.2.1 测量电路方案选择
      • 11.2.2 总体流程
      • 11.2.3 理论分析与计算
      • 11.2.4 测量过程总体分析
      • 11.2.5 抗干扰措施
      • 11.2.6 软件设计
    • 11.3 CAN总线构成的智能自控系统
      • 11.3.1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11.3.2 节点硬件电路的设计
      • 11.3.3 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与接口
      • 11.3.4 软件设计
    • 11.4 热电厂锅炉集散控制系统
      • 11.4.1 系统组成
      • 11.4.2 控制方案
      • 11.4.3 组态软件
  • 附录
    • 附录A MCS-51指令表
    • 附录B 图形符号对照表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