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社会史概论

“九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冯尔康
定价:
33.50元
ISBN:
978-7-04-015521-1
版面字数:
4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85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九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04-12-2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历史
二级分类:
历史学
三级分类:
历史学

本书是教育部“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书从社会史研究历程的独特角度探讨社会史学科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阐释社会史的研究对象、特点、方法和功能;突出对社会史史料学的研究,并把它视为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论述了中国古代、近代(前期)社会结构及演变;并以饮食、生育、丧葬、节庆为例描述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本书注重概括性、涵盖性与典型性、故事性的结合,力求选择典型、有趣的事例,增强可读性。本书可供高校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社会读者研究、学习。

  • 前辅文
  •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史及其理论
    • 第一节 历史学和社会史
      • 一、历史学之我见
      • 二、社会史定义之假说
    • 第二节 从社会史研究的实践进行理论探讨
      • 一、要不要研究社会史理论
      • 二、从研究实践讨论社会史理论
    • 第三节 西方年鉴运动与社会史的研究进程概略
      • 一、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起期
      • 二、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盛期
    • 第四节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程及同西方史学的关联
      • 一、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学结合的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 二、社会史研究的扭曲与基本停顿状态
      • 三、大陆社会史研究的复兴与迅速发展
      • 四、台湾新史学的崛起和成就
      • 五、香港社会史研究
      • 六、中国社会史、新史学研究与西方年鉴史学、西方新史学的关系
    • 第五节 社会史研究的探索性、开放性和向总体史转化的特点
      • 一、社会史的研究领域
      • 二、总体史的观念
    • 第六节 社会史是方法论说、范式说与社会史研究法
      • 一、社会史研究是一种方法、视角的观点
      • 二、社会史是史学研究一种范式说
      • 三、社会史研究法种种
      • 四、研究法的探索
    • 第七节 社会史研究的巨大成就与面临难题
      • 一、巨大的成就
      • 二、面临的难题
    • 第八节 社会史(新社会史)的界定———专史•拓宽•综合研究
      • 一、界定的方法与态度
      • 二、社会史(新社会史)的定义
      • 三、定义的特点
      • 四、社会史、新社会史与总体史、新史学、历史学
      • 五、选择社会史专史说的原因
      • 六、辨析几个问题
    • 第九节 简述社会史研究的社会功能
      • 一、“资鉴”作用及其削弱趋势
      • 二、对民众民族意识的关怀
      • 三、予人做人行事和智慧的启示
      • 四、给人休闲性读物
      • 五、史学社会文化功能读物的表达方式
      • 六、史学功能转化中社会史研究的价值
      • 七、史学功能转化的原因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史料
    • 第一节 关于社会史史料学的理论思考
      • 一、新概念、新方向、新领域是开启社会史史料宝藏的钥匙
      • 二、将被排除在视野之外的图籍、文书纳入社会史史料库
      • 三、从社会史的视角对史料进行新的挖掘与诠释
      • 四、社会史的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 五、怎样利用非传统史书的史料
      • 六、重视传统史书社会史史料的原因及其内容
    • 第二节 “二十五史”中的社会史史料及其利用
      • 一、20 世纪上半叶史学家对“二十五史”社会史史料的运用
      • 二、以“前四史”为例看“二十五史”的社会史史料
      • 三、“二十五史”社会史史料的利用方法
    • 第三节 政书典制类图籍中的社会史史料
      • 一、礼制图书资料
      • 二、法制图书资料
      • 三、通论典制图书资料
      • 四、荒政专书资料
      • 五、典制类图书社会史史料特点
    • 第四节 文集、笔记、类书、汇编中的社会史史料
      • 一、文集中的社会史史料
      • 二、笔记的社会史史料价值
      • 三、类书中的社会史史料
      • 四、会要体史籍的社会史资料
      • 五、近人编辑的社会史史料汇编
    • 第五节 方志、族谱中的社会史史料
      • 一、地方史志资料
      • 二、族谱史料
      • 三、家训史料
    • 第六节 出土文物与档案中的社会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社会史史料
      • 二、文物考古发掘资料
    • 第七节 外国文献中的中国社会史史料
      • 一、中亚人的文献
      • 二、西欧、美国人的文献
      • 三、俄国人的文献
      • 四、东亚人的文献
      • 五、附说二则
  • 第三章 中国古代、近代(前期)社会结构及演变
    • 第一节 贵族分权制时期周代社会结构
      • 一、西周春秋前期社会等级结构
      • 二、简单而贫乏的社会群体
      • 三、春秋中后期、战国时期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
      • 四、周代社会结构的特点
    • 第二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前期秦唐间的社会结构
      • 一、社会等级结构
      • 二、等级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
      • 三、宗族和家庭
      • 四、社会组织
    • 第三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期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的社会结构
      • 一、等级结构
      • 二、宗族和家庭
      • 三、社会组织开始增多
      • 四、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 第四节 近代前期(1840—1912)变动中的社会结构
      • 一、变动中的等级结构
      • 二、资本家与无产者的出现
      • 三、社会团体的激增
      • 四、近代前期社会结构的特征
    • 第五节 综论中国古代、近代(前期)社会结构中的几个问题
      • 一、等级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准则
      • 二、宗法精神贯穿于古代社会结构和古人生活
      • 三、社会结构的微弱变化与静态型农业社会的缓慢发展
      • 四、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
  • 第四章 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
    • 第一节 古人饮食生活习俗与规范
      • 一、食品与食物的不充足
      • 二、食法与规范
      • 三、家庭饮食与家内人际关系
      • 四、饮食礼制与人际关系
      • 五、为政核心事务———重农耕与足民食
      • 六、古代饮食与中华饮食文化
    • 第二节 生育与生育观念———以皇家的生育为例
      • 一、皇帝一后群妃制度与延续子嗣的婚姻实质
      • 二、皇后选择与“宜子”观念
      • 三、祈冀生子的信念与诸种表达方式
      • 四、保胎分娩的措施与礼仪
      • 五、皇子养护与血腥争斗
      • 六、多子女观、多子女与多夭折
      • 七、小结:皇家生育及生育观的特点
    • 第三节 古人丧葬习俗
      • 一、简述丧礼规制
      • 二、厚葬风俗
      • 三、薄葬的主张与实践
      • 四、停丧不葬与风水观念
      • 五、火葬的局部范围流行
      • 六、丧葬史小结
    • 第四节 古人节庆生活———以端午节为例
      • 一、人生生活类型及节庆生活
      • 二、端午节的活动内容
      • 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与卫生预防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