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古代设计事理学系列研究(下)


作者:
柳冠中
定价:
7.00元
ISBN:
978-7-04-022958-5
版面字数:
7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8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7-10-25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同处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西方设计却成为现代设计的代名词,如同沙尘暴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生活空间。这无意让承载着无前见辉煌文明的中国设计愕然叹息,中国设计虽已从被动现代化中走向主动吸收、融会彼此,但“拿来”西方文化的外乐过程,本质上仍然是一搞活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我们更应该同时关注发源于本土社会内部的“土生土长”的文化自我演化过程。

本书从“金木水火土”五行入手,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华古代设计文化,探寻中国古代设计的思想观念、内在机制和智慧源泉,这在我国艺术设计理论领域还属首次。书中从古代造物设计行为切入,通过对古钟、锁具、家具、木船、渴乌、水车、炊具、冶金、生土建筑、汉字字体演进等典型案例研究,从生态、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维视角深入分析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人为事物的演化过程;并从事理学的角度分析史料和实料,从生活需求、生活方式、环境背景等“造物”的外部因素,即从复杂的多元背景中探讨“物”后面的“事”。

  • 第一篇 巧适事物——从“金”探究中国古代设计思维方式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与思路
      • 1.2 中国古代金之人为事物
    • 第2章 编钟鸣礼圆钟传讯
      • 2.1 编钟与圆钟
      • 2.2 编钟鸣礼
      • 2.3 圆钟传讯
      • 2.4 钟的演进逻辑和设计文化意识
    • 第3章 王者秉钺
      • 3.1 钺由斧生,钺斧有别
      • 3.2 钺的历史演进
      • 3.3 钺的功能、形式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3.4 钺的演进逻辑和设计文化意识
    • 第4章 锁户机谋
      • 4.1 从楗管到锁钥:文字学的视角
      • 4.2 锁的历史演进
      • 4.3 广锁设计研究
      • 4.4 锁因人异:锁具的造型与功能
      • 4.5 中国古锁的演进逻辑与设计文化意识
    • 第5章 从设计文化意识到设计思维方式
      • 5.1 从“金”看中国古代的设计文化意识
      • 5.2 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到“三才观”
      • 5.3 中国古代设计思维方式
    • 第6章 巧适事物
      • 6.1 “天地人物工”的再解析
      • 6.2 “时利和宜巧”的再解析
      • 6.3 “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的整体思考
    • 第7章 结论
      • 7.1 中国古代“金”之设计演进逻辑
      • 7.2 中国古代设计思维方式的评说
      • 7.3 ‘巧适事物”的再透视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天声人语——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研究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传统木设计文化”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历史发展
      • 2.1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孕育期:原始社会时期
      • 2.2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发展初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 2.3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稳定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 2.4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成熟期:隋、唐、五代、宋、元
      • 2.5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鼎盛至低谷期:明到清
    • 第3章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宏观语境分析
      • 3.1 自然因素对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影响作用
      • 3.2 社会因素对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影响作用
    • 第4章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典型个案分析
      • 4.1 木材的固有属性
      • 4.2 典型个案分析
    • 第5章 象征意义与核心精神
      • 5.1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象征意义
      • 5.2 中国传统木设计文化的核心精神
    • 参考文献
  • 第三篇 器以象制,象以圆生——中国古代五行之“水”造物设计思想研究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
      •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 1.3 论文各部分的简要内容
    • 第2章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提水灌溉
      • 2.1 五行之水和人为事物
      • 2.2 对水的人为事物的分类和定位
      • 2.3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的升水器械
      • 2.4 从提水灌溉之“事”入手建立目标系统
    • 第3章 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农业生态文化背景
      • 3.1 传统农业自然生态背景因素
      • 3.2 明末影响升水器械的社会思维等因素
    • 第4章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事理关系
      • 4.1 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逻辑性
      • 4.2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局限性
    • 第5章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和评判标准
      • 5.1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
      • 5.2 传统升水器械设计优劣的评判标准
    • 第6章 结论
      • 6.1 器以象制象以圆生
      • 6.2 对传统升水器械设计落后原因的思考
      • 6.3 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当代解读
    • 参考文献
  • 第四篇 谋事之道——中国古代五行之火的人为事物设计思想研究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设计思想的辨析
      • 2.1 “思想”的辨析
      • 2.2 关于“设计思想”
      • 2.3 西方现代设计主要思想回顾
      • 2.4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 第3章 代设计思想研究案例选取
      • 3.1 五行之火的含义
      • 3.2 五行之火的事物分类
      • 3.3 古代设计思想研究案例选取
    • 第4章 古代炊事中的设计思想研究
      • 4.1 旧石器时代炊事设计思想研究
      • 4.2 新石器时代炊事设计思想研究
      • 4.3 夏商周时期炊事设计思想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古代冶炼中的设计思想研究
      • 5.1 春秋时期冶炼的设计思想研究
      • 5.2 汉代冶炼的设计思想研究
      • 5.3 魏晋时期冶炼的设计思想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谋事之道——五行之火的人为事物代设计思想
      • 6.1 关于“事”
      • 6.2 谋事之道
      • 6.3 “谋事”与“造物”之关系
      • 6.4 “谋事之道”的启示
    • 附录A 火部字的字、词解释及五行之火的事物分类
    • 附录B 中国古代炊具的演变
  • 第五篇 随方制象事通情理——从生土建筑比较论设计的适应性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脉络
    • 第2章 设计适应性问题的提出与生土建筑比较案例的确定
      • 2.1 设计适应性问题的提出
      • 2.2 ‘土”之人为事物
      • 2.3 生土建筑比较案例的确定
    • 第3章 史前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生土建筑比较
      • 3.1 概述与可比性分析
      • 3.2 两地史前生土建筑演化历程的比较
      • 3.3 适应性关系的比较
    • 第4章 中国传统民居生土建筑的典型比较
      • 4.1 本章概述
      • 4.2 外部因素的比较
      • 4.3 内部因素的比较
      • 4.4 适应方式的事理解析
    • 第5章 设计的适应性系统构成
      • 5.1 生土建筑演化的适应性系统
      • 5.2 设计适应性系统的要素与关系
      • 5.3 设计适应性关系的事理
    • 第6章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断
      • 6.1 适应方式的共性与特性
      • 6.2 传统设计与主动创新
      • 6.3 适应性与创造性的关系中的事理
    • 第7章结论
      • 7.1 设计适应性的事理总结
      • 7.2 随方制象事通情理
      • 7.3 课题成果总结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