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新编中国通史教学纲要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陈峰
定价:
48.00元
ISBN:
978-7-04-050999-1
版面字数:
4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9-02-1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历史
二级分类:
历史学
三级分类:
历史学

《新编中国通史教学纲要》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国通史教学纲要》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本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纲要体的形式,展现了中国通史(从史前至1949年)的主要内容与脉络,编写遵循客观可信与守正公允的原则,力求系统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与此同时,尽可能汲取了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在内容上包含了更多的新领域、新观点和新资料。在每章各节后开列了相关思考题和参考书目,有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目前,与本书类似的中国通史教材尚不多见。本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中国通史相关课程的基础性教材,对于有兴趣学习简明中国通史的其他读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 第一编 史 前 史
    •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
        • 一、 旧石器早期的化石与遗存
        • 二、 旧石器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
        • 一、 旧石器中期的化石与遗存
        • 二、 旧石器中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
        • 一、 旧石器晚期的化石与遗存
        • 二、 旧石器晚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
        • 一、 新石器早期的化石与遗存
        • 二、 新石器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
        • 一、 星罗棋布的新石器中期遗存
        • 二、 新石器中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
        • 一、 新石器晚期遗存
        • 二、 新石器晚期人类社会生活
    • 第三章 氏族社会时期
      •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确立
        • 一、 生产力的发展
        • 二、 族外婚
        • 三、 氏族社会
      • 第二节 氏族社会的阶段
        • 一、 母系氏族社会
        • 二、 父系氏族社会
      • 第三节 早期国家的形成
        • 一、 私有制的产生
        • 二、 阶级的出现
        • 三、 国家的形成
    • 第四章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第一节 三皇的传说
        • 一、 三皇
        • 二、 三皇时期的人类生活
      • 第二节 黄帝、炎帝和蚩尤的传说
        • 一、 黄帝、炎帝和蚩尤
        • 二、 黄帝、炎帝和蚩尤时期的制度与战争
      • 第三节 尧舜禹的传说
        • 一、 尧舜禅让
        • 二、 尧舜禹伐三苗
        • 三、 大禹治水
  • 第二编 古 代 史
    • 第一章 夏朝
      • 第一节 夏朝的兴亡
        • 一、 夏朝的建立
        • 二、 夏朝的国家建制
        • 三、 夏朝的发展和衰亡
      • 第二节 夏文化的探索
        • 一、 夏小正
        • 二、 二里头文化
    • 第二章 商朝
      • 第一节 商朝的兴亡
        • 一、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 二、 商朝的灭亡
      • 第二节 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一、 商朝的政治制度
        • 二、 商朝的社会经济
        • 三、 商朝的文化
    • 第三章 西周
      • 第一节 周族的兴起与西周的建立
        • 一、 周族的兴起
        • 二、 西周的建立与巩固
      • 第二节 西周的政治制度
        • 一、 分封制
        • 二、 宗法制
        • 三、 国野制
        • 四、 官制、刑罚与军队
      • 第三节 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 一、 井田制
        • 二、 农业
        • 三、 手工业
        • 四、 商业
        • 五、 教育与文化
      • 第四节 西周的衰亡
        • 一、 西周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 二、 国人暴动
        • 三、 西周的灭亡
    • 第四章 春秋
      •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
        • 一、 王室衰微
        • 二、 大国争霸
      •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关系
        •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二、 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三节 新兴阶层的夺权斗争
        • 一、 鲁国三桓
        • 二、 田氏代齐
        • 三、 三家分晋
    • 第五章 战国
      • 第一节 变法运动和集权政治的形成
        • 一、 李悝变法
        • 二、 吴起变法
        • 三、 商鞅变法
        • 四、 其他各国的改革
        • 五、 集权政治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 一、 农业的发展
        • 二、 手工业的发展
        • 三、 商业的繁荣
      • 第三节 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 一、 魏国称雄
        • 二、 秦齐对峙
        • 三、 秦赵大战
        • 四、 秦灭六国
      • 第四节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 一、 文化典籍
        • 二、 诸子百家
        • 三、 文学
        • 四、 科学技术
    • 第六章 秦朝
      • 第一节 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 一、 政治制度
        • 二、 法律制度
        • 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 第二节 开疆拓土与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 一、 北征匈奴
        • 二、 南服百越
        • 三、 经营西南夷
      • 第三节 秦的灭亡
        • 一、 秦朝的残暴统治
        • 二、 大泽乡起义
        • 三、 秦朝的灭亡
    • 第七章 西汉
      • 第一节 汉初的政治与制度
        • 一、 休养生息与无为而治
        • 二、 郡国并行
        • 三、 九章律
        • 四、 赋税政策
        • 五、 文景之治
        • 六、 平定七国之乱
      • 第二节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
        • 一、 改革政治体制
        • 二、 强化军队
        • 三、 整顿财政
        • 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第三节 西汉的社会经济
        •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 西汉中后期的社会危机
      • 第四节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 一、 王莽改制
        • 二、 绿林赤眉起义
        • 三、 新莽王朝的覆灭
    • 第八章 东汉
      • 第一节 东汉初期的制度和政策
        • 一、 巩固统治的政治举措
        • 二、 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 第二节 东汉的社会经济
        •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二、 地主庄园
        • 三、 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危机
        • 一、 外戚与宦官专权
        • 二、 党锢之祸
        • 三、 黄巾起义
      • 第四节 两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一、 民族关系
        • 二、 丝绸之路的贯通
        • 三、 对外交往
      • 第五节 两汉时期的文化
        • 一、 经学、宗教、哲学
        • 二、 文学艺术
        • 三、 史学
        • 四、 科学技术
    • 第九章 三国
      •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 一、 军阀混战形成的原因
        • 二、 军阀混战的过程
      • 第二节 三国的政治格局
        • 一、 曹魏政治
        • 二、 蜀汉政治
        • 三、 孙吴政治
      • 第三节 三国的社会经济
        • 一、 曹魏经济
        • 二、 蜀汉经济
        • 三、 孙吴经济
    • 第十章 西晋
      • 第一节 西晋的政治与经济
        • 一、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 二、 西晋的政局
        • 三、 占田制
      • 第二节 西晋的灭亡
        • 一、 八王之乱
        • 二、 西晋末年的各族反抗
    • 第十一章 东晋十六国
      • 第一节 淝水战前的北方政局
        • 一、 汉、前赵、后赵兴亡
        • 二、 冉魏兴亡
        • 三、 前燕兴亡
        • 四、 前凉兴亡
        • 五、 前秦兴亡
      • 第二节 东晋前期的政治与淝水之战
        • 一、 东晋的建立
        • 二、 祖逖北伐
        • 三、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 四、 淝水之战
      • 第三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 一、 后秦、大夏与西秦兴亡
        • 二、 后燕、西燕、北燕与南燕兴亡
        • 三、 后凉、南凉、西凉与北凉兴亡
      • 第四节 东晋后期的政治与经济
        • 一、 侨置与土断
        • 二、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 三、 孙恩、卢循起义
    • 第十二章 南北朝
      • 第一节 南朝政权的递嬗
        • 一、 刘宋兴亡
        • 二、 南齐兴亡
        • 三、 萧梁盛衰
        • 四、 陈朝衰亡
        • 五、 士族的衰落与寒门的兴起
      • 第二节 北朝政权的更迭
        • 一、 北魏兴衰
        • 二、 东魏、北齐更迭
        • 三、 西魏、北周更迭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对外交往
        • 一、 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 二、 佛教的传播
        • 三、 粟特人的东来
        • 四、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一、 哲学与宗教
        • 二、 史学
        • 三、 文学艺术
        • 四、 科学技术
    • 第十三章 隋朝
      • 第一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 一、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 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三、 隋炀帝其人及评价
      • 第二节 隋朝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
        • 一、 隋朝内部的民族关系
        • 二、 隋朝与东亚诸国的交往
      • 第三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 一、 隋朝末年的暴政
        • 二、 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 三、 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
    • 第十四章 唐朝
      •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 一、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 二、 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三、 玄武门之变
        • 四、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 五、 “武周革命”
        • 六、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与经济
        • 一、 安史之乱
        • 二、 藩镇割据
        • 三、 两税法
        • 四、 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五、 “南衙北司”之争
        • 六、 “牛李党争”
      • 第三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
        • 一、 唐朝对突厥的经略
        • 二、 唐蕃“舅甥”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三、 唐与回纥关系的演变
        • 四、 唐与西域地区的关系
        • 五、 唐与南诏的和战
        • 六、 唐与渤海的友好往来
      • 第四节 唐朝的对外交往
        • 一、 唐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关系
        • 二、 唐与日本的关系
        • 三、 唐与东南亚、南亚诸国的关系
        • 四、 唐与丝绸之路沿途诸国关系的密切
      • 第五节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 一、 黄巢起义
        • 二、 唐朝统治的灭亡
    • 第十五章 五代十国与隋唐五代文化
      •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兴亡
        • 一、 五代更替
        • 二、 十国兴亡
      •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文化
        • 一、 宗教与哲学
        • 二、 文学艺术
        • 三、 史学
        • 四、 科学技术
    • 第十六章 辽宋夏金
      • 第一节 契丹王朝的兴衰与辽宋关系
        • 一、 契丹兴起与辽朝建立
        • 二、 辽朝的统治政策
        • 三、 辽宋关系
        • 四、 辽朝灭亡
      • 第二节 北宋前期政治与内外矛盾
        • 一、 北宋建国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 二、 北宋前期的内外矛盾
        • 三、 “庆历新政”
      • 第三节 宋夏和战与北宋中后期的政治
        • 一、 西夏建国与宋夏和战
        • 二、 王安石变法
        • 三、 北宋后期的政治
      • 第四节 北宋的社会经济
        • 一、 农业的发展和客户地位的提高
        • 二、 手工业的进步和工匠地位的变化
        • 三、 商业的繁荣
      • 第五节 女真兴起与宋金对峙
        • 一、 女真建国与北宋灭亡
        • 二、 南宋的建立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 三、 南宋与金的和战
        • 四、 南宋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 五、 金朝的经济和各族反抗斗争
      • 第六节 辽宋夏金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 一、 回鹘
        • 二、 于阗
        • 三、 喀喇汗
        • 四、 吐蕃
        • 五、 大理
      • 第七节 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外交往
        • 一、 宋朝和高丽的交往
        • 二、 宋朝与日本密切的交流
        • 三、 中国与其他各国的交往
        • 四、 两宋海外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 第八节 辽宋夏金时期的文化
        • 一、 哲学思想
        • 二、 史学成就
        • 三、 文学艺术
        • 四、 科学技术
    • 第十七章 元朝
      •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 一、 蒙古的崛起和建国
        • 二、 蒙古灭西夏与灭金
        • 三、 蒙古的三次西征
        • 四、 元朝的建立和灭宋战争
      •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 一、 汉化政策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二、 双重民族政策
        • 三、 平定诸王叛乱
        • 四、 边疆的治理
        • 五、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 第三节 元代的社会经济
        • 一、 农业生产和赋役制度
        •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 三、 商业的繁荣
        • 四、 海运与大运河
      • 第四节 元朝的灭亡
        • 一、 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 二、 红巾军大起义
        • 三、 朱元璋建明灭元
      • 第五节 元代的对外关系
        • 一、 与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的关系
        • 二、 与亚非国家的交往
        • 三、 与欧洲国家的交流
      • 第六节 元代的文化
        • 一、 思想与宗教
        • 二、 史学
        • 三、 文学与艺术
        • 四、 科学技术
    • 第十八章 明朝
      • 第一节 明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 一、 皇权的高度强化
        • 二、 社会生产的恢复和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明中期的社会矛盾与张居正改革
        • 一、 社会矛盾的加剧
        • 二、 农民起义频发
        • 三、 张居正的改革
      • 第三节 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 资本主义萌芽
        • 三、 万历时期工商业者反税使矿监的斗争
      • 第四节 明朝的边疆管理和民族关系
        • 一、 蒙古地区
        • 二、 畏兀族地区
        • 三、 乌斯藏地区
        • 四、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 五、 女真地区
        • 六、 满族的兴起
      • 第五节 明代的对外交往
        • 一、 睦邻外交与海禁政策
        • 二、 郑和下西洋
        • 三、 抗倭斗争
        • 四、 援朝战争
        • 五、 华侨对南洋经济开发的贡献
        • 六、 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 第六节 明末的黑暗统治和农民大起义
        • 一、 社会矛盾的激化
        • 二、 明末农民大起义
        • 三、 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覆灭
        • 四、 农民战争的失败
      • 第七节 明朝时期的文化
        • 一、 哲学思想
        • 二、 文学、艺术及大型典籍
        • 三、 科学技术
    • 第十九章 清朝
      • 第一节 清前期的政治
        • 一、 清朝统治的确立
        • 二、 清代的政权机构
        • 三、 军制和刑律
        • 四、 科举与文字狱
      • 第二节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
        • 一、 平定“三藩”之乱
        • 二、 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台湾的统一
        • 三、 平定准噶尔部上层的叛乱
        • 四、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 五、 对西藏管理的加强
        • 六、 “改土归流”
        • 七、 平定大小和卓木和张格尔的叛乱
      • 第三节 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一、 恢复生产的措施和“摊丁入亩”
        • 二、 传统经济的高峰
        • 三、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 四、 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
      • 第四节 清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 一、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 二、 人民的反抗斗争
      • 第五节 清代的中外交流和反击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 一、 清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二、 反击沙俄的侵略
        • 三、 清朝与西方的贸易及冲突
      • 第六节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文化
        • 一、 哲学思想
        • 二、 考据学
        • 三、 史学
        • 四、 官修大型图书
        • 五、 文学艺术
        • 六、 科技
  • 第三编 近 代 史
    •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
      •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
        • 一、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与中国
        • 二、 鸦片贸易与禁烟运动
        • 三、 鸦片战争的经过
        • 四、 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一、 战争的起因
        • 二、 战争的两个阶段
        • 三、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 四、 战后中国外交内政的变化
      • 第三节 太平天国起义
        • 一、 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前期斗争
        • 二、 太平天国的政策与典制
        • 三、 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 第二章 洋务运动与社会经济转型
      • 第一节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 一、 洋务派的出现
        • 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
        • 三、 洋务运动的得失
      • 第二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一、 民办企业的兴起
        • 二、 资产阶级的诞生
        • 三、 无产阶级的形成
    • 第三章 民族危机和救亡运动
      •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
        • 一、 边疆危机
        • 二、 中法战争
        • 三、 甲午战争
        • 四、 瓜分狂潮
      • 第二节 戊戌变法
        • 一、 变法的舆论准备
        • 二、 百日维新
      •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
        • 一、 义和团的兴起
        • 二、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 三、 八国联军的武装干涉
        • 四、 《辛丑条约》的签订
    • 第四章 清末的改革与革命
      • 第一节 清末新政
        • 一、 新政的缘起
        • 二、 改革的展开
        • 三、 “预备立宪”
      • 第二节 反清革命斗争
        • 一、 孙中山与兴中会
        • 二、 革命势力的成长
        • 三、 同盟会的成立与革命形势的发展
      • 第三节 清朝统治的崩溃
        • 一、 北洋集团的崛起
        • 二、 北洋派、立宪派同清政府的矛盾
        • 三、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胜利
    • 第五章 近代思想文化
      • 第一节 近代社会思潮
        • 一、 经世致用思潮
        • 二、 洋务思潮
        • 三、 维新思潮
        • 四、 革命思潮
      • 第二节 近代文化事业
        • 一、 文学艺术
        • 二、 新闻出版
        • 三、 史学
      • 第三节 近代教育事业
        • 一、 洋务学堂和教会学校
        • 二、 海外留学
        • 三、 教育改革和新教育制度
      •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一、 近代自然科学的传播
        • 二、 近代工农业技术的采用
        • 三、 西医的传入和发展
  • 第四编 现 代 史
    • 第一章 从共和初创到军阀割据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与共和制政体初创
        • 一、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 二、 《临时约法》
        • 三、 共和制政体的初创
      • 第二节 袁世凯主政与南北政争
        • 一、 孙中山让位与袁世凯上台
        • 二、 南北力量对比与政争
        • 三、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 第三节 军阀政治与政局动荡
        • 一、 北洋军阀与北京政局
        • 二、 直皖战争与直系政权的建立
        • 三、 军阀割据形势和对北洋军阀的评价
      • 第四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 一、 扶持工商业的经济政策
        • 二、 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三、 民族工业的方兴未艾
      • 第五节 新文化运动的初兴与社会风气的变革
        • 一、 西方现代思想的引入
        • 二、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 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 四、 东方文化的复兴思潮
        • 五、 民国初年社会阶层与社会风尚的变化
    • 第二章 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
      •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
        • 一、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的失败
        • 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各地的响应
        • 三、 五四运动的胜利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发展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二、 关于社会改造和国家出路的论争
        • 三、 新文学革命的丰硕成果
      • 第三节 国共两党的建立与合作的酝酿
        • 一、 护法运动与中国国民党的组建
        • 二、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 三、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早期农民运动
        • 四、 国共合作的酝酿
        • 五、 20年代科学与人生观关系问题的论争
    • 第三章 国民革命
      •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
        • 一、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二、 国民革命的勃兴
        • 三、 全国政局的演变
        • 四、 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与中共的对策
      •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高涨
        • 一、 五卅运动与全国革命高潮
        • 二、 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国民政府的建立
        • 三、 军阀各派势力的演变与反奉倒段运动
        • 四、 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 五、 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与妥协
      • 第三节 北伐战争
        • 一、 北伐战争的开始
        • 二、 北伐战争的胜利
        • 三、 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 四、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 一、 列强的干涉与革命阵营的分裂
        • 二、 “四一二”政变与革命的局部失败
        • 三、 武汉地区革命运动的继续高涨
        • 四、 “七一五”政变与大革命的失败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政局
        • 一、 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纷争
        • 二、 国民党实施“训政”
        • 三、 南京政府时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 四、 强化合法性与加强社会控制
        • 五、 对外政策与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财政经济领域的变化与社会进一步转型
        • 一、 南京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变革
        • 二、 国有经济得到加强和民营企业的困境
        • 三、 政府挽救农村经济危机的对策
        • 四、 转型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 一、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 二、 土地革命
        • 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四、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红军长征
      • 第四节 日本入侵与中国局部抗战
        • 一、 “九一八”事变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
        • 二、 “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
        • 三、 伪满洲国与东北抗日斗争
        • 四、 日本扩大侵略与抗日运动的蓬勃发展
      • 第五节 民族危亡与中国政局大变动
        • 一、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 二、 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与合作的酝酿
        • 三、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绥远抗战
        • 四、 西安事变和全国联合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
      • 第六节 20世纪30年代中间派的政治主张与文化界的论争
        • 一、 中间派及其政治主张
        • 二、 文化界的论战
    •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第一节 全民族奋起抗战
        • 一、 全面抗战的爆发
        • 二、 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
        • 三、 中间势力在抗战中的作用
        • 四、 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
        • 五、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 六、 国民政府抗日外交的展开与国际援华活动
      •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一、 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国民党的倒退
        • 二、 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 三、 解放区军民坚持抗战与反对顽固派的斗争
        • 四、 宪政运动的开展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 一、 珍珠港事件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二、 中国战区的设立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三、 解放区军民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 四、 制止顽固派的反共舆论和武力威胁
      • 第四节 日本对沦陷区的统治
        • 一、 日本“以华治华”的政治战略
        • 二、 日本对华北、华中的经济掠夺和罪行
        • 三、 日本对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 四、 沦陷区人民对日伪统治的斗争
      • 第五节 战时经济与文教
        • 一、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
        • 二、 工厂内迁
        • 三、 学校内迁
      • 第六节 战略反攻和最后胜利
        • 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与战略反攻的开始
        • 二、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 三、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人民民主运动的增长
        • 四、 代表不同中国命运的两个大会
        • 五、 全国抗战的胜利
    • 第六章 两种中国命运的决战
      • 第一节 内战独裁与和平民主的抉择
        • 一、 战后时局
        • 二、 国共谈判
        • 三、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四、 国统区反内战运动
        • 五、 国民党的内战部署与中共应对
      • 第二节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 一、 全面内战的爆发
        • 二、 反击国民党全面进攻
        • 三、 国共决裂
        • 四、 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失败
        • 五、 国统区的危机与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 一、 战略反攻
        • 二、 土地改革
        • 三、 中共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 四、 国民党的“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的召开
        • 五、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
      •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一、 战略决战
        • 二、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
        • 三、 将革命进行到底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新编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