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认知语言学研究 第三辑——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


作者:
王寅 赵永峰
定价:
55.00元
ISBN:
978-7-04-029300-5
版面字数:
564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5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0-11-15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文学
三级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正文三部分十二章,概述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对语言研究的启示”,涵盖了认知语言学课程很可能会讲到的 主要论题,对语言与大脑认知过程的关系作了很有价值的介绍。全书组织结构大体是这样的:“开始是解释支配语言的表征和行为的概念结构和认知过程,继而用认 知的方法研究词汇语义和句法的表征与分析”。

第一章“引言”言简意赅,是全书的提纲;虽然短,但对于把握好全书很有帮助。“引言”最引人注意的是明确地陈述了认知语言学的三个主要理论假说,而这 些陈述有些是对认知语言学一贯的理论立场确切的重申,有些是对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所取得的进展的新概括。三个假说是:一、语言能力不是自 主的认知能力;二、语法就是概念化;三、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运用。这三个假说是“对当前还很有活力的生成语言学和真值条件语义学的回应”。第一个假说针对 生成语言学关于语言能力是自主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先天的)认知能力这一立场,针锋相对地提出:语言知识的表征同其他概念结构的表征基本上是一样的,而语 言知识的运用同其他领域知识的运用并没有根本区别。第二个假说针对的是真值条件语义学;该假说引用了认知语言学的先驱者之一Langnacker的一个鲜 明口号: “语法就是概念化”(Grammaris conceptualization),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要一环是将作为交际内容的过往经验概念化,并将所涉及的语言知识概念化。第三个假说是同生成 语言学和真值条件语义学所表现出来的简约化趋势(reductionist tendencies)相对立的,这种简约化的趋势是要将语法形式和意义最大限度地抽象为最一般的表征,而将一些明显表现为特异的情况归结为“边缘”;这 一假说同时也是对认知语言学过去受到批评的一个弱点的反拨:认知语言学过去主要关注语言运用中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忽视作为语言核心功能的交际功能及其 社会交往的作用,只是到了最近才开始回应语篇和功能的研究(329)。全书章节的安排就是围绕这三个假说展开的;在行文中,作者特别说明了某一个假说所涉 及的什么理论问题将会在哪一些章节进行讨论,这一点对读者无疑是有帮助的。

  • 总序(一)(Langacker)
  • 总序(二)(王寅)
  • 前言
  • 第一部分:综合研究
  • 1.Lakoff 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1999)/王寅
  • 2.《心中之身:意义、想象和理解的物质基础》评介(Mark Johnson, 1987)/王勤学
  • 3.《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George Lakoff, 1987)/石毓智
  • 4.《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典型》评介(John Taylor, 1989)/廖秋忠
  • 5.《我们思考的方式》述评(Gilles Fauconn- ier & Mark Turner, 2002)/李福印 丁研
  • 6.自然语言在人类认知和思维中的地位——《语言与思维:跨学科课题》介绍(Peter Carruthers & Jill Boucher, 1989)/徐章宏
  • 7.功能与认知研究的新发展——《通过意义 识解经验:基于语言的认知研究》评介(M.A.K.Halliday & Christian M.I.M.Matthiessen, 1999)/唐青叶
  • 8.介绍《心智与认知选读》(Lycan G.William, 1990)/刘润清
  • 9.评介Jackendoff 的《心智语言》 (Ray Jackendoff, 1995)/董燕萍
  • 10.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Eve Sweetser, 1990)/沈家煊
  • 11.《思维空间》述介(Gilles Fauconnier, 1985)/王勤学
  • 12.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和语言学的认知探索》述介(René Dirven & M.Verspoor, 1998)/孙亚
  • 13.《语言能力的结构》述评(Ray Jackendoff, 1997)/束定芳
  • 14.认知语言学的三个主要假设——《认知语言 学》评介(William Croft & D.Allan Cruse, 2004)/张克定
  • 15.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概括——《认知语言学》 述介(William Croft & D.Allan Cruse, 2004)/廖巧云
  • 16.《MIT认知科学百科全书》评介(Robert A.Wilson & Frank C.Keil, 1999)/孙玉
  • 17.《认知语言学导论》介评(Vyvyan Evans & Melanie Green, 2006)/高原
  • 18.《认知语言学探索》简介(J.Luchjenbroers, 2006)/韩大伟
  • 第二部分: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语法化
  • 19.R.W.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Ronald W.Langacker, 1987, 1991)/沈家煊
  • 20.R.W.Langacker 认知语法述评(Ronald W.Langacker, 1987, 1991)/刘宇红
  • 21.解读认知语法学 ——述评“Cognitive Gram- mar”(John Taylor, 2002)/王寅
  • 22.《认知语法》介评(John Taylor, 2002)/董成如
  • 23.认知语法的新发展——Taylor《认知语 法》介绍(John Taylor, 2002)/刘振聪
  • 24.《语法的认知基础》简介 (Bernd Heine, 1997)/马壮寰
  • 25.构式语法评介 (Adele E.Goldberg, 1995)/应晨锦
  • 26.构式语法的新发展:语言的概括特质 ——Goldberg《工作中的构式》介绍 (Adele E.Goldberg, 2006)/梁君英
  • 27.《激进构块语法》述介(William Croft, 2001)/牛保义
  • 28.《构式语法的跨语言研究》述评(M.Fried & Jan-Ola ?stman, 2004)/牛保义
  • 29.《语法构式: 溯源》述评(M.Fried & H.Boas, 2005)/刘国辉
  • 30.《语法化》简介 (Paul Hopper & Elizabeth Closs Trau- gott, 1993)/文旭
  • 31.《虚化论》评介(Bernd Heine et al, 1991)/孙朝奋
  • 32.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 评介(Joan Bybee et al, 1994)/沈家煊
  • 33.《词汇化与语言演变》简介(L.Brinton & E.Traugott, 2005)/罗思明
  • 34.《语法化所体现的经济原则》介绍(Elly van Gelderen, 2004)/周流溪 杨成虎
  • 35.《语法化新探》述评(Ilse Wischer & Gabriele Diewald, 2002)/王银霞 杨成虎
  • 36.《语法化与英语复合介词》简介(Sebastian Hoffman, 2005)/林有苗
  • 37.《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简介(Bernd Heine & Tania Kuteva,2005)/刘云 龙海平
  • 38.《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Bernd Heine & Tania Kuteva,2005)/林有苗
  • 第三部分:隐喻研究
  • 39.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 存的隐喻》评介(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1980)/赵艳芳
  • 40.《隐喻与认知》评介(Bipin Indurkhya, 1992)/林书武
  • 41.《隐喻:其认知力与语言结构》评介(Eva Feder Kittay, 1989)/林书武
  • 42.《隐喻与象似性》简介(Masako K.Hiraga&Joanna Radwanska Williams, 1994)/林书武
  • 43.《隐喻中的语境和连接》介评(Ritchie, 2006)/范振强
  • 第四部分: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用学
  • 44.雷·贾肯道夫的《语义学和认知》(Ray Jackendoff, 1983)/沈家煊
  • 45.《认知语义学——意义与认知》介绍(Jens Allwood & Peter G?rdenf?rs, 1998)/丁放
  • 46.《语义学与认知研究》述介(Fran?ois Rastier, 1991)/王秀丽
  • 47.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新视角——《走近认 知语义学》述介(Leonard Talmy, 2000)/葛林
  • 48.L.Talmy的认知语义观评述——兼与 Langacker和Lakoff理论的比较(Leonard Talmy, 2000)/胡琰 苏晓军
  • 49.《英语介词的语义学:空间场景、体验 哲学与认知》评介(Andrea Tyler & Vyvyan Evans, 2003)/张辉 尹星
  • 50.《时间的结构:语言、意义和时间认知》 评介(Vyvyan Evans, 2004)/赵永峰
  • 51.Marmaridou《语用意义与认知》评介(Sophia A.Marmaridou, 2000)/于国栋
  • 52.再评关联理论——从“后叙”看Sper- 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修改(Dan Sperber & Deirdre Wilson, 1995)/姜望琪
  • 53.关联理论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语用 照应与关联》评介(Tomoko Matsui, 2000)/冉永平
  • 54.选择——顺应 ——评Verschueren《理解 语用学》的理论基础(Jef Verschueren, 1999)/刘正光 吴志高
  • 55.《解释语言的演变: 进化的理论》中的 语句选择理论(William Croft, 2000)/陈前瑞 王继红
  • 第五部分:认知语言学与应用
  • 56.《认知语言学中的话语研究》述介(Karen van Hoek et al, 1999)/徐赳赳
  • 57.《口/笔译的认知过程》评介 (Joseph H.Danks et al, 1997)/吴义诚
  •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