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
熊志卿
定价:
37.30元
ISBN:
978-7-04-031531-8
版面字数:
4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71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出版时间:
2011-07-05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机械/能源类
二级分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项目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全书除绪论外共十一章,包括冲压加工基础(冲压工序、冲压材料、冲压设备)、冲裁工艺、冲裁模设计、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成形工艺与成形模具、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用模具、模具材料与模具寿命、自动送料与出件装置、模具结构安全化技术措施、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配有相当数量的模具结构图例、必要的工艺数表、工艺计算和模具设计实例,每章后面附有习题与思考题,方便学生自学。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注重实用性,吸收了编者多年在拉深、弯曲、成形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

本书供普通高等工科学校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相关专业以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0.1 冲压加工的工艺、模具与设备
    • 0.2 冲压加工的特点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 0.3 我国冲压技术现状
    • 0.4 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
  • 第1章 冲压加工基础
    • 1.1 冲压工序
    • 1.2 冲压材料
      • 1.2.1 板料的冲压性能与试验方法
      • 1.2.2 常用冲压材料
    • 1.3 冲压设备
      • 1.3.1 曲柄压力机
      • 1.3.2 高速压力机
      • 1.3.3 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
      • 1.3.4 冲压设备的选用原则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2章 冲裁工艺
    • 2.1 冲裁变形及其断面特征分析
      • 2.1.1 冲裁变形过程
      • 2.1.2 冲裁变形区的力学分析
      • 2.1.3 冲裁件断面特征
    • 2.2 冲裁件的质量分析
      • 2.2.1 断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尺寸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3 形状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2.3 冲裁间隙
    • 2.4 凸模和凹模刃口的尺寸计算
      • 2.4.1 尺寸计算原则
      • 2.4.2 凸模和凹模独立加工时的尺寸计算
      • 2.4.3 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时的尺寸计算
    • 2.5 冲裁力与压力中心
      • 2.5.1 冲裁力的计算
      • 2.5.2 降低冲裁力的措施
      • 2.5.3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 2.5.4 压力中心的确定
    • 2.6 冲裁件的排样
      • 2.6.1 排样
      • 2.6.2 搭边
      • 2.6.3 条料宽度
      • 2.6.4 材料利用率
    • 2.7 精密冲裁
      • 2.7.1 整修
      • 2.7.2 光洁冲裁
      • 2.7.3 精密冲裁
    • 2.8 冲裁工艺设计
      • 2.8.1 冲裁件的工艺性
      • 2.8.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 2.8.3 冲裁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实例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3章 冲裁模设计
    • 3.1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 3.1.1 单工序模
      • 3.1.2 复合模
      • 3.1.3 级进模
    • 3.2 冲裁模零部件设计
      • 3.2.1 成形零件
      • 3.2.2 定位零件
      • 3.2.3 卸料与推件装置
      • 3.2.4 模架与导向装置
      • 3.2.5 连接、固定及支承零件
    • 3.3 冲裁模设计程序
    • 3.4 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4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
    • 4.1 弯曲变形分析
      • 4.1.1 弯曲变形过程
      • 4.1.2 弯曲变形特点
      • 4.1.3 塑性弯曲时的应力、应变分析
      • 4.1.4 塑性弯曲现象分析
    • 4.2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 4.2.1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
      • 4.2.2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经验选用
      • 4.2.3 降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工艺方法
    • 4.3 弯曲件的回弹
      • 4.3.1 弯曲回弹及其影响因素
      • 4.3.2 回弹值的确定
      • 4.3.3 控制回弹的措施
    • 4.4 弯曲件展开尺寸的确定
      • 4.4.1 弯曲时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 4.4.2 弯曲件展开尺寸的计算
    • 4.5 弯曲力的计算
    • 4.6 弯曲工艺设计
      • 4.6.1 弯曲件的工艺性
      • 4.6.2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 4.7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 4.7.1 V形件弯曲模
      • 4.7.2 U形件弯曲模
      • 4.7.3 四角形件弯曲模
      • 4.7.4 Z形件弯曲模
      • 4.7.5 O形件弯曲模
      • 4.7.6 多工序组合弯曲模
    • 4.8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 4.8.1 凸、凹模圆角半径及凹模深度
      • 4.8.2 凸、凹模间隙
      • 4.8.3 凸、凹模的宽度尺寸及公差
    • 4.9 弯曲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5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
    • 5.1 拉深原理
      • 5.1.1 拉深过程及变形特点
      • 5.1.2 拉深力学特征分区及其应力、应变状态
      • 5.1.3 拉深力与凸缘周向压力
      • 5.1.4 危险断面与凸缘周向临界失稳载荷
      • 5.1.5 拉深缺陷分析
    • 5.2 圆筒件拉深工艺
      • 5.2.1 毛坯尺寸计算
      • 5.2.2 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
      • 5.2.3 拉深次数与拉深工序件尺寸计算
      • 5.2.4 再次拉深时的特点及方法
    • 5.3 拉深力与拉深功
    • 5.4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 5.4.1 首次拉深模
      • 5.4.2 再次拉深模
      • 5.4.3 落料拉深复合模
      • 5.4.4 在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拉深模
      • 5.4.5 带料连续拉深模
    • 5.5 拉深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 5.5.1 凸、凹模间隙
      • 5.5.2 凸、凹模圆角半径
      • 5.5.3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及制造公差
      • 5.5.4 凸、凹模结构
    • 5.6 压边圈的采用及其类型
      • 5.6.1 采用压边圈的条件
      • 5.6.2 压边力的计算
      • 5.6.3 压边装置的类型
      • 5.6.4 压边圈的形式
    • 5.7 其他轴对称形状零件的拉深方法
      • 5.7.1 凸缘筒的拉深
      • 5.7.2 阶梯形零件的拉深
      • 5.7.3 曲面形及锥形零件的拉深
    • 5.8 盒形零件的拉深
      • 5.8.1 盒形零件拉深应力分析
      • 5.8.2 盒形件拉深毛坯的确定
      • 5.8.3 盒形件首次拉深的极限变形程度
      • 5.8.4 盒形件的多次拉深
    • 5.9 特种拉深工艺
      • 5.9.1 变薄拉深
      • 5.9.2 软模拉深
      • 5.9.3 差温拉深
    • 5.10 拉深辅助工序
      • 5.10.1 润滑
      • 5.10.2 退火
      • 5.10.3 酸洗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6章 成形工艺与成形模具
    • 6.1 胀形
      • 6.1.1 平板毛坯的局部胀形
      • 6.1.2 圆柱空心毛坯的胀形
      • 6.1.3 胀形方法与模具
    • 6.2 翻边
      • 6.2.1 内孔翻边
      • 6.2.2 外缘翻边
      • 6.2.3 变薄翻边
      • 6.2.4 翻边模结构
    • 6.3 缩口
      • 6.3.1 缩口工艺
      • 6.3.2 缩口力
      • 6.3.3 缩口模具形式
    • 6.4 校形
      • 6.4.1 校平
      • 6.4.2 整形
    • 6.5 旋压
      • 6.5.1 不变薄旋压
      • 6.5.2 变薄旋压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7章 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用模具
    • 7.1 组合冲模
    • 7.2 聚氨酯橡胶冲模
    • 7.3 钢带冲模
    • 7.4 低熔点合金冲模
    • 7.5 锌基合金冲模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8章 模具材料与模具寿命
    • 8.1 模具材料
      • 8.1.1 模具材料的使用性能
      • 8.1.2 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
      • 8.1.3 典型模具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 8.2 模具寿命
      • 8.2.1 模具失效的基本形式
      • 8.2.2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
      • 8.2.3 提高模具寿命的途径
    • 8.3 常用冲模零件材料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9章 自动送料与出件装置
    • 9.1 自动送料装置的分类
    • 9.2 一次自动送料装置与自动模
      • 9.2.1 一次自动送料装置
      • 9.2.2 附有一次自动送料机构的自动冲模
    • 9.3 二次送料装置与自动模
      • 9.3.1 二次送料装置
      • 9.3.2 附有二次送料机构的自动冲模
    • 9.4 自动出件装置
      • 9.4.1 气动式出件装置
      • 9.4.2 机械式出件装置
    • 9.5 自动保护装置
      • 9.5.1 送料装置的超载保护
      • 9.5.2 自动检测保护装置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10章 模具结构安全化技术措施
    • 10.1 发生冲压安全事故的原因
    • 10.2 安全技术对模具结构的要求
    • 10.3 模具的安全技术措施
      • 10.3.1 改进模具的结构
      • 10.3.2 设置模具的安全装置
      • 10.3.3 采用冲压自动化装置
    • 习题与思考题
  • 第11章 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
    • 11.1 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
      • 11.1.1 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 11.1.2 冲压工艺规程制订的一般步骤
    • 11.2 冲压工艺规程编制实例
    • 习题与思考题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