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改革开放中腾飞的高校科技(1978—2008)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定价:
82.00元
ISBN:
978-7-04-025435-8
版面字数:
54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626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09-11-09
读者对象:
教育教学研究
一级分类:
教育教学研究

本书是经教育部领导批准,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组织编著而成的。本书以科技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以准确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着重介绍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概况、重点建设、产学研结合、成就与经验、展望和建议。全书由概要篇、建设篇、产学篇、地方篇和展望篇共五篇21章组成,书后还有六个重要附录。 本书可供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作为重要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教育类、科技管理类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 概要篇
    • 第一章 拨乱反正,迎来高校科技春天
      • 第一节 观念更新引领高校科技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开创高校科技新时代
    • 第二章 调整方针,明确高校科技方向
      • 第一节 召开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 第二节 创建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第三节 调整高校科技工作方针
      • 第四节 探讨高校科技发展基本战略
    • 第三章 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技地位
      •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确立高校在科技系统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确立高校科技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 第三节 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改革举措
      • 第四节 高教系统贯彻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措施
    • 第四章 市场经济,拓宽高校科技领域
      • 第一节 召开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 第二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赋予高校新使命
      • 第三节 市场经济开创高校科技有利环境
      • 第四节 实施若干重要建设计划
      • 第五节 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
    • 第五章 科教兴国,高校成为强大生力军
      • 第一节 吹响科教兴国伟大号角
      • 第二节 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
      • 第三节 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第四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科技创新机制
      • 第五节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 第六章 科学发展,谱写高校科技新篇章
      • 第一节 实施“211”、“985”工程,建设高水平大学
      • 第二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第三节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第四节 提升高校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力度
  • 建设篇
    • 第七章 重点学科建设
      • 第一节 重点学科建设的提出与决策
      • 第二节 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与建设
      • 第三节 新时期重点学科建设的新举措
      • 第四节 部门、地方重点学科的建设
    • 第八章 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一节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提出与计划确立
      • 第二节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三节 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四节 国家实验室建设
    • 第九章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 第一节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提出与计划确立
      • 第二节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三节 部门、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 第四节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 第十章 其他各类科技平台建设
      •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
      • 第二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 第三节 教育部数据资源库建设
      • 第四节 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
      • 第五节 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 第十一章 拔尖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
      • 第一节 各类人才基金实施
      • 第二节 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
      • 第三节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实施
        • 第五节 创新团队计划实施
    • 第十二章 重点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 第一节 增强了科技创新实力
      • 第二节 推进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 第三节 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
  • 产学篇
    • 第十三章 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概况
      • 第二节 产学研结合的杭嘉湖模式与历史功绩
      • 第三节 两部一省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实践
      • 第四节 “三区联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案例
    • 第十四章 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一节 科技产业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高校科技企业的典型案例
    • 第十五章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大学科技园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与作用
      •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的典型案例
      • 附录
  • 地方篇
    • 第十六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一)
      • 第一节 北京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二节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四节 吉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五节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十七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二)
      • 第一节 上海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二节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三节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四节 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五节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六节 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七节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八节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十八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三)
      • 第一节 重庆市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二节 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三节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五节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十九章 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概况(四)
      • 第一节 四川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二节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三节 贵州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四节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30年
  • 展望篇
    • 第二十章 新时期高校科技新使命
      • 第一节 高校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第二节 时代呼唤提升高校科技地位
      •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科技新使命
    • 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引领未来
      • 第一节 高校科技腾飞的经验体会
      •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科技发展战略构想
      • 第三节 高校科技发展的若干措施建议
  • 附录
    • 附录一 两院院士名单
    • 附录二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 附录三 实验室名单
    • 附录四 工程(技术)中心名单
    • 附录五 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 附录六 获奖重大科技成果名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