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Abook数字课程

中华传统技艺(第二版)




本书是职业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材之一。本书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书依据我国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的传统技艺名目,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传统技艺名目,重点挑选了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特点,具有文化符号特征的16项传统技艺。本书以中华传统技艺传承需要和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需要为出发点,以“技艺文明”及“技艺操作”为基本组织方式,将传统技艺文明与技艺操作有机结合,在领会中华技艺文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中华审美观念,在技艺操作中培养工匠精神。本书文化传承教育目的明确,职业教育特点突出,贴近实际操作需要,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发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德育课选修教材和传统技艺工作坊配套教材使用。



作者:
孙科炎

定价:
44.80元

出版时间:
2023-08-23

ISBN:
978-7-04-060315-6

物料号:
60315-00

读者对象:
中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素质教育

二级分类:
人文素质教育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3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1章 土火之珍:陶瓷技艺
    • 第一节 认识陶瓷
    • 第二节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2章 南方嘉木:制茶技艺
    • 第一节 认识茶叶
    • 第二节 乌龙茶制作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3章 云锦天章:纺织技艺
    • 第一节 认识纺织
    • 第二节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4章 画丝成文:印染技艺
    • 第一节 认识印染
    • 第二节 白族扎染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5章 锦绣山河:刺绣技艺
    • 第一节 中国刺绣
    • 第二节 苏绣制作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6章 飞阁流丹:木结构技艺
    • 第一节 认识木结构
    • 第二节 北京四合院营造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7章 编木为虹:木拱桥技艺
    • 第一节 认识木拱桥
    • 第二节 泰顺木拱桥建造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8章 沧海云帆:造船技艺
    • 第一节 中国造船
    • 第二节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9章 千錾万刻:雕刻技艺
    • 第一节 认识雕刻
    • 第二节 曲阳石雕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0章 刀笔春秋:剪纸技艺
    • 第一节 中国剪纸
    • 第二节 蔚县剪纸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1章 千条万缕:编结技艺
    • 第一节 认识编结
    • 第二节 嵊州竹编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2章 古泽光华:髹漆技艺
    • 第一节 认识漆器
    • 第二节 福州脱胎漆器髹漆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3章 别具炉锤:金属加工技艺
    • 第一节 认识金属加工
    • 第二节 景泰蓝制作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4章 功炳千秋:印刷技艺
    • 第一节 印刷溯源
    • 第二节 木活字印刷术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5章 炳若丹青:制墨技艺
    • 第一节 认识墨
    • 第二节 松烟墨制作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16章 斩木为笺:造纸技艺
    • 第一节 认识纸
    • 第二节 宣纸制作技艺
    • 第三节 活动实训
  • 第二版修订说明
  • 参考文献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技艺教育示范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指导精神,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习实际编写。

本书依据我国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名目,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名目,重点挑选了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特点、具有文化符号特征的16项传统技艺。内容从中华传统技艺传承需要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需要,以“技艺文明”及“技艺操作”为基本组织方式,将传统技艺文化文明与技艺操作有机结合,使学生在领会中华技艺文明的基础上培养中华审美观念,以及在技艺操作中培养匠人精神。总体上看,本书文化传承教育目的明确,职业教育特点突出,贴近实际操作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发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以作为职业院校德育课选修教材和传统技艺工作坊配套教材使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