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洪氏语文




本书系统介绍和全面评析了被誉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的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事语文教学、主编语文教材、主持中外母语教材研究课题的艰辛跋涉历程和丰硕成果,揭示其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代教育家的心路历程和以教书育人、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为毕生追求的崇高目标,从中读者可以窥见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参悟其教育哲学、教育伦理,领略其教育情怀、教育品格等多面的风采。

本书无论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一线在职教师还是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行政领导,都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们从洪宗礼现象的研究中,不仅可以认识到教师应如何为人为学,而且能够发现名师成长的密码,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
倪文锦 成尚荣

定价:
150.00元

出版时间:
2018-12-25

ISBN:
978-7-04-050657-0

物料号:
50657-00

读者对象:
教师教育

一级分类:
教师培训

二级分类:
中小学教师培训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102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 前辅文
  • 导论 走进《洪氏语文》
  • 第一编 洪宗礼文选
    • 第一篇 感悟篇
      • 在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
      • 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感言
    • 第二篇 求索篇
      • 最初的跋涉
      • 求索
      • 构筑巴比伦塔
    • 第三篇 论理篇
      • 论语文是基础工具
      • 语文课重在“引读”
      • 想,是一个总开关
      • 我的“五说”语文教育观
      • 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科学体系的探索
      • 只有一个目的:塑人 ——语文教育随想录
      • 《母语教材研究》总论
      • 我的探索:构建语文教育链
      • 时代呼唤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 第四篇 躬行篇
      •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把学生引进“思考的王国”
      • 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 国标本九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创新设计
      • 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
  • 第二编 洪宗礼与洪氏语文教育体系
    • 第一篇 洪宗礼的教育情怀
      • 一、用真爱修炼无疆师爱
      • 二、一生只想干一桩大事
      • 三、只有一个目的:塑人
    • 第二篇 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
      • 一、语文教育链及其价值功能
      • 二、洪宗礼“五说”语文教育观的再认识
      • 三、洪宗礼语文“双引”教育观的再认识
    • 第三篇 洪氏语文教育哲学
      • 一、辩证法:洪氏语文的哲学渊薮
      • 二、系统论:洪氏语文的哲学架构
      • 三、归零论:洪氏语文的行动哲学
    • 第四篇 洪氏语文教育伦理
      • 一、语文教育与伦理
      • 二、师爱在语文教育中践行
      • 三、师德在语文教育中践行
      • 四、人格魅力在团队合作中践行
    • 第五篇 洪氏语文教育品格
      • 一、一个大写的人
      • 二、教师的楷模和典范
      • 三、具有大智慧的教育家
  • 第三编 洪氏语文教材
    • 第一篇 酝酿阶段
      • 一、“五四二”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五四二”教材的编写体例
      • 三、“五四二”教材的特点和追求
      • 四、“五四二”教材的实验和影响
    • 第二篇 起步阶段
      • 一、“三一”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三一”教材的编写体例
      • 三、“三一”教材的特点和追求
      • 四、“三一”教材的实验和影响
    • 第三篇 发展阶段
      • 一、“合成”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合成”教材的编写体例
      • 三、“合成”教材的特点和追求
      • 四、“合成”教材的实验和推广
    • 第四篇 成熟、创新阶段
      • 一、国标本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国标本教材的编写体例
      • 三、国标本教材的特点和追求
      • 四、国标本教材的实验和推广
      • 五、2016 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五篇 综论:洪宗礼语文教材思想
      • 一、洪宗礼语文教材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
      • 二、洪宗礼语文教材思想的主要内涵
      • 三、洪宗礼语文教材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四编 母语教材研究评论
    • 第一篇 研究概述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
      • 四、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五、研究队伍和机制
      • 六、研究的范围
    • 第二篇 研究成果内容及评介
      • 一、关于“中国百年语文课程教材的演进”
      • 二、关于“中国百年语文教材编制思想评析”
      • 三、关于“中国百年语文教材评介”
      • 四、关于“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
      • 五、关于“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介”
      • 六、关于“外国语文课程标准译介”
      • 七、关于“外国语文教材译介”
      • 八、关于“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
      • 九、关于“语文教材编制基本课题研究”
      • 十、关于“中外比较视野中的语文教材模式研究”
      • 十一、“九五”课题六点共识和建议
    • 第三篇 价值和社会影响
      • 一、学术价值
      • 二、社会反响
      • 三、成果使用
  • 第五编 洪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 第一篇 倾注大爱 塑魂立人——品读洪宗礼的课堂教学艺术
      • 一、洪宗礼的课堂:富有教育智慧
      • 二、洪宗礼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 三、洪宗礼的课堂:浸透着“大教育爱”
    • 第二篇 洪氏引读课堂实录及评论
      • 一、《一双手》课堂教学实录及专家评论
      • 二、《你看他(她)像谁——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作文教学实录
      • (片段)及专家评论
      • 三、《模拟法庭辩论》课堂教学实录及专家评论
    • 第三篇 洪氏引读教例片段及品评
      • “ 扶读”是“引读”的第一步 ——《一件珍贵的衬衫》引读教例及品评
      • 不忽一字一句,自能读出真味 ——《藤野先生》引读教例及品评
      • 设悬置疑,激发兴趣 ——《谈骨气》引读教例及品评
      • 感悟必用心,诵读须得法 ——《松树的风格》引读教例及品评
      • 以读为主,读议结合 ——《唐雎不辱使命》引读教例及品评
      • 独立思考,求异创新 ——《祝福》引读教例及品评
      • 速读重要,贵在得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读教例及品评
      •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并释疑 ——《荔枝蜜》引读教例及品评
      • 独立阅读,自测自结 ——《内蒙访古》引读教例及品评
      • 不动笔墨不看书 ——《绿》引读教例及品评
      • 自我探究,自求感悟 ——《离别》引读教例及品评
      • 教会学生编写议论文阅读提纲 ——《纪念白求恩》引读教例及品评
      • 用心灵悟得赏读之法 ——《荷塘月色》引读教例及品评
      • 交给学生阅读一类文章的钥匙 ——《宇宙里有些什么》引读教例及品评
      • 第四篇 洪氏引读教学特写镜头及评析
      • 抓住主要特征 表现人物个性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缺颗门牙”的描写》
      • 一个“排”字,意味良多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做一做“排”的动作》
      • 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给“笑”加个形容词》
      • 这60 声叩响真爱的“嘀嗒”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等他60 秒》
      • 于无疑处生疑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疑问”是这样产生的》
      • 这根“辅助线”的背后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找到了一根“辅助线”》
      • 自主探究:须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终课前的涟漪》
      • 情境引写:一扇生态作文之窗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传达室里访“传达”》
      • 用真情激活学生的想象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银杏树下的激思》
      • 这几颗枣核真的好重! ——读洪宗礼“双引”教学艺术镜头速写《一颗枣核该有多重》
      • 第六编 洪氏语文合作团队及其教学主张
      • 第一篇 关于洪氏语文合作团队
      • 第二篇 洪氏语文合作团队成员眼中的语文课程、教材与教学
      • 我对语文课程的几点基本认识
      • 基于语文教学的教育科研
      • 新时期语文教育的理想:高扬塑人的旗帜
      • 回归:语文教学的出路和方向
      • 语文教学如是观
      • 从“象牙之塔”走上“十字街头”
      • 《“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发表的前前后后
      • 守望在语文的原点
      • 语文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 为了“个人意义”的产生
      • 要高度重视“语文知识”及其在教材中的呈现
      •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 语文美育的反思与瞻望
      • 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意蕴与特征
      • 以读导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分组合本: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模式
      • 让语文回家:我的生活化语文教学之路
      • 智慧课堂:凸现言说的智慧表述
      • 洪氏语文情境认知之解析
  • 附录一 专家学者谈洪宗礼
  • 附录二 洪氏语文四十年记事
  • 附录三 洪宗礼小传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