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数字化资源

中外新闻传播史




本书是一本新闻传播简史,它以洗练的文笔勾勒了中外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进的过程,从人类的产生、口语传播时代、手书传播时代到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层叠累积,脉络清晰。

本书最突出的特色有三:其一是古今贯通,中外合璧,详今略古,线索分明,人类历史舞台上演出的新闻传播话剧尽在卷中。其二是三维空间,立体架构。本书突破了前人新闻史著述局限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单一格局,试图将新闻传播史拓展为新闻事业、新闻制度、新闻观念三个层面,立体地架构了新闻传播历史的三维空间,历史的内涵得到很大的充实。其三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本书非常重视对一些基本的历史问题、基本的历史观的阐释,而这种阐释又是立足于客观的历史事实,论从史出,有说服力。

本书既可作为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教材,又可供新闻从业人员阅读学习。



作者:
张昆

定价:
56.80元

出版时间:
2008-10-24

ISBN:
978-7-04-024396-3

物料号:
24396-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新闻传播

二级分类:
新闻传播学

三级分类:
新闻学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49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40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口头新闻时代
      • 一、人类的起源
      • 二、语言的形成
      • 三、语言产生前的人类传播
      • 四、口头新闻传播
    • 第二节 手书新闻时代
      • 一、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发明
      • 二、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
      • 三、中国古代的手书新闻传播
      • 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新闻书
    • 第三节 主体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
      • 一、几种主要的辅助手段
      • 二、口语传播、手书传播及其辅助手段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 第一节 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
      • 一、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
      • 二、早期的新闻印刷品
      • 三、定期刊物的出现
      • 四、日报的诞生
    • 第二节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及其来源
      • 一、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假设
      •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
    • 第三节 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各种手段
      • 一、特许出版制度
      • 二、新闻检查制度
      • 三、知识税和津贴制度
      • 四、严刑峻法
    • 第四节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 二、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 三、曾格案件与汉密尔顿的抗辩
      • 四、其他国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
    • 第一节 先行一步的思想革命
      •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
      • 二、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思想准备
      • 三、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准备
    • 第二节 革命时期的报刊论战
      • 一、英国革命时期的报刊
      • 二、独立战争中爱国派报纸与保皇派报纸
      • 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报刊事业
      • 四、德国和意大利民主革命中的报刊
    • 第三节 自由传统的确立
      • 一、英国国会新闻报道的历程
      • 二、杰弗逊与美国的新闻自由
      • 三、法国出版自由传统的确立
  • 第四章 大众化报刊的勃兴与独立报业的崛起
    • 第一节 大众化报刊的历史条件
      • 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
      • 二、城市规模的扩张
      • 三、工商经济的发展
      • 四、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 第二节 大众化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 一、美国大众化报纸的勃兴
      • 二、法国的大众化报纸
      • 三、英国的大众化报纸
      • 四、德国的大众化报纸
      • 五、日本的“小报”事业
      • 六、大众化报纸的特点
    • 第三节 独立报纸的崛起
      • 一、《泰晤士报》的报道传统
      • 二、美国《纽约时报》的成长
      • 三、日本的《时事新报》
  • 第五章 通讯社的出现与发展
    • 第一节 通讯社的性质及其出现的前提
      • 一、通讯社的性质
      • 二、通讯社的类型划分
      • 三、通讯社出现的历史前提
    • 第二节 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
      • 一、哈瓦斯通讯社
      • 二、沃尔夫通讯社
      • 三、路透社
      • 四、美国联合通讯社
    • 第三节 “联环同盟”及其解体
      • 一、“联环同盟”的缔结
      • 二、“联环同盟”的解体
    • 第四节 主要地区通讯社的发展
      • 一、欧洲的通讯社
      • 二、亚洲、大洋洲的通讯社
      • 三、美洲、非洲的通讯社
    • 第五节 当今世界的主要通讯社
      • 一、美联社
      • 二、路透社
      • 三、法新社
      • 四、合众国际社
      • 五、俄通社塔斯社
      • 六、埃菲社
      • 七、共同社
      • 八、印度报业托拉斯
      • 九、中东社
  • 第六章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近代报业
    • 第一节 美洲殖民地的近代报业
      • 一、墨西哥的近代报业
      • 二、巴西的近代报业
      • 三、加拿大的近代报业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近代报业
    • 第二节 亚洲、大洋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近代报业
      • 一、印度的近代报业
      • 二、旧中国的近代报业
      • 三、澳大利亚的近代报业
      •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近代报业
    • 第三节 非洲大陆的近代报业
      • 一、埃及独立前的近代报业
      • 二、南非殖民地时期的近代报业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近代报业
  • 第七章 无产阶级报刊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工人团体报刊
      • 一、英国早期工人报刊
      • 二、法国早期工人报刊
      • 三、美国早期工人报刊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报业生涯与报刊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生涯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念
    • 第三节 巴黎公社的革命报刊
      • 一、巴黎公社的新闻政策
      • 二、公社时期的革命报刊
    • 第四节 列宁与俄国工人报刊
      • 一、俄国工人报刊的起源和发展
      •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
  • 第八章 黄色新闻的泛滥
    • 第一节 黄色新闻的由来
      • 一、黄色新闻的历史渊源
      • 二、黄色新闻的特征
      • 三、黄色新闻流行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美国的黄色报纸
      • 一、美国黄色报纸的一般情况
      • 二、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
      • 三、赫斯特与黄色报业
      • 四、黄色新闻的变种——庸俗小报
    • 第三节 其他地区的黄色报纸
      • 一、欧洲的黄色报纸
      • 二、亚洲的黄色报纸
      • 三、对黄色新闻的评价
  • 第九章 报业垄断化的进程
    • 第一节 报业垄断的历史背景
      • 一、政治上的需要
      • 二、经济上的需要
      • 三、报业自身经营上的需要
    •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的垄断报团
      • 一、美国的垄断报团
      • 二、英国的垄断报团
      • 三、德国的垄断报团
      • 四、法国的垄断报团
    • 第三节 报业垄断的结果及其评价
      • 一、报业垄断的结果
      • 二、对报业垄断的评价
  • 第十章 广播时代的开始
    • 第一节 广播的发明及初步发展
      • 一、由无线电通讯到广播
      • 二、初期的广播事业
    • 第二节 广播事业的大发展
      • 一、美国广播事业的大发展
      • 二、欧洲主要国家的广播事业
      • 三、亚洲国家的广播事业
      • 四、其他地区的广播事业
      • 五、几种不同的广播事业体制的确立
    • 第三节 对外广播事业的兴起
      • 一、对外广播历史溯源
      • 二、BBC的对外广播
      • 三、美国之音
      • 四、莫斯科电台
      • 五、北京电台
  • 第十一章 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体制的确立
    • 第一节 十月革命时期的报刊事业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无产阶级报刊
      • 二、十月革命与无产阶级报刊
      • 三、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政策
    •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广播事业的萌芽和发展
      • 二、统一报刊网的形成
      • 三、通讯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 四、通讯员队伍的发展壮大
    • 第三节 苏联的新闻体制
      • 一、新闻体制的政策基础
      • 二、新闻系统的控制方式
      •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
    • 第四节 苏联新闻传播的特点
      • 一、党和政府对媒介的绝对领导
      • 二、新闻事业的非营利性
      • 三、传播内容的政治性
      • 四、报道内容的严肃性
      • 五、新闻事业发展的计划性
  • 第十二章 20世纪的战争与新闻传播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闻宣传
      • 一、交战国对新闻传播的控制
      • 二、英国成功的宣传战
      • 三、其他国家的宣传战
    • 第二节 战争准备:法西斯对新闻媒介的控制
      • 一、纳粹对德国新闻媒介的控制
      • 二、墨索里尼对新闻媒介的控制
      • 三、日本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控制
    • 第三节 同盟国的新闻政策
      • 一、英国的新闻政策
      • 二、法国的新闻政策
      • 三、中国的新闻政策
      • 四、苏联的新闻政策
      • 五、美国战时新闻政策
    • 第四节 战时轴心国的新闻宣传
      • 一、德国纳粹的新闻宣传
      • 二、日本的战争宣传
      • 三、意大利的战时宣传
    • 第五节 同盟国的新闻宣传
      • 一、英国战时新闻宣传
      • 二、法国战时新闻宣传
      • 三、苏联战时新闻宣传
      • 四、美国战时新闻宣传
    • 第六节 海湾战争期间的新闻传播
      • 一、海湾战争与国际新闻界
      • 二、战争报道的新趋势
      • 三、战争报道永远的两难选择
  • 第十三章 20世纪的新闻传播思潮
    • 第一节 社会责任理论
      • 一、社会责任理论的来源
      • 二、两种自由主义理论的比较
      • 三、社会责任理论对新闻媒介的要求
      • 四、社会责任理论的改进方法
      • 五、对社会责任理论的评价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 一、无产阶级党报理论
      • 二、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性质与使命
      • 三、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观念
      • 四、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其他特色
    • 第三节 大众传播学的兴起
      • 一、大众传播学的形成
      • 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及其研究领域
      • 四、发展传播学
  • 第十四章 突入电视时代
    • 第一节 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 一、电视的发明
      • 二、早期的电视事业
      • 三、有线电视的起源
      • 四、卫星电视事业的出现
    • 第二节 四种电视事业体制
      • 一、民有民营型及其利弊
      • 二、公商并营型及其利弊
      • 三、公有公营型及其利弊
      • 四、国有国营型及其利弊
    • 第三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电视事业
      • 一、美国的电视事业
      • 二、英国的电视事业
      • 三、法国的电视事业
      • 四、德国的电视事业
      • 五、日本的电视事业
  • 第十五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新闻事业
    • 第一节 战败国家的新闻改革
      • 一、联邦德国的新闻改革
      • 二、日本的新闻改革
      • 三、意大利的新闻改革
    • 第二节 新闻垄断的进一步发展
      • 一、垄断发展的一般趋势
      • 二、跨媒介与跨行业垄断的发展
      • 三、跨国新闻垄断的出现
    •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
      • 一、美国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
      • 二、日本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
      • 三、英国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
      • 四、法国新闻事业的结构调整
    • 第四节 欧洲电视的私有化趋势
      • 一、法国广播电视的私营化
      • 二、其他国家的私有化趋势
  • 第十六章 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
    • 第一节 世界新闻的不平衡状态
      • 一、新闻规模的失衡
      • 二、信息流量的失衡
      • 三、传播内容的失衡
      • 四、不均衡状态的现实原因
    • 第二节 新秩序的历史进程
      • 一、斗争的第一阶段
      • 二、斗争的第二阶段
      • 三、斗争的第三阶段
    • 第三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歧
      • 一、发展中国家的新秩序理想
      • 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措施及发达国家的反应
      •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根本的理论分歧
      • 四、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斗争的实质
    • 第四节 斗争的成果及未来展望
      • 一、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斗争的初步成果
      • 二、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出现与发展
      • 三、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 第一节 两种新闻事业的区别
      • 一、新闻媒介的社会地位
      • 二、新闻事业的经营形态
      • 三、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 一、战后苏联报业的发展
      • 二、苏联广播事业的发展
      • 三、苏联电视事业的发展
      • 四、苏联通讯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 一、中国报刊事业的演变
      • 二、中国广播事业的大发展
      • 三、中国电视事业的起步
      • 四、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 二、亚洲、美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
  • 第十八章 20世纪末苏联及东欧剧变中的新闻传播
    • 第一节 东欧国家的新闻改革与社会演变
      • 一、改革前新闻体制的特点及缺陷
      • 二、南斯拉夫的新闻改革
      • 三、波兰的新闻改革
      • 四、匈牙利的新闻改革
    • 第二节 苏联的新闻改革与政治变革
      • 一、戈尔巴乔夫的新闻观念
      • 二、苏联的新闻改革
    • 第三节 政治剧变后苏联及东欧的新闻传播界
      • 一、新闻改革与苏联的政治剧变
      • 二、东欧诸国新闻事业的演变
  • 第十九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 一、对“四人帮”的大批判
      • 二、重新认识毛泽东新闻思想
      • 三、新闻观念的变化
    • 第二节 新闻传播事业的大发展
      • 一、报业的大发展
      • 二、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
      • 三、通讯事业的大发展
    • 第三节 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
      • 一、新闻事业的改革
      • 二、传播媒介发展的不均衡
      • 三、信任危机与职业道德问题
  • 附录一 关于新闻传播历史的几点思考
    • 一、新闻传播历史演进的八个维度
    • 二、新闻传播史体系的三维空间
    • 三、环境因素对新闻传播史演进的影响
    • 四、新闻传播史进化的基本规律
    • 五、新闻史家的责任与修养
  • 附录二 中外新闻传播史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如无法打开或下载资源,请在电脑端(xuanshu.hep.com.cn)进行下载操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