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Abook数字课程
二维码资源

现代遗传学教程:从基因到表型的剖析(第3版)




本书系统论述了现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整合了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将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融入相关的章节内容,从基因到表型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第3版在保持“遗传与变异”“基因型+环境=表型”和“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等遗传学基本内容与框架的同时,适度凝练经典遗传学内容,进一步增加了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遗传学发展的新内容与新动向,力求给读者展示一个“经典遗传学”与“现代遗传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平衡、传承与发展的动态关系。全书共分15章,始终以遗传信息的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为主线展开,从基本的遗传现象深入到分子基础、从核内遗传到核外遗传、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等,全面阐释了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遗传学的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遗传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使学生在群体、个体、细胞、基因和表观遗传水平的不同层次上对遗传学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第3版配套数字课程(http://abook.hep.com.cn/45775)包含书中各章的拓展内容、科学史话等资源,对纸质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

本书内容全面,视角新颖,插图丰富,反映了学科的最新动态,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的遗传学课程教材及研究生、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
贺竹梅

定价:
47.00元

出版时间:
2017-02-28

ISBN:
978-7-04-045775-9

物料号:
45775-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遗传学

重点项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
7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1章 遗传学导论
    • 1.1 遗传学以遗传信息为研究中心
    • 1.2 遗传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 1.2.1 经典遗传学发展阶段
      • 1.2.2 分子遗传学发展阶段
      • 1.2.3 基因组遗传学发展阶段
    • 1.3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
    • 1.4 遗传学的应用
    • 1.5 遗传学永远充满活力
    • 1.6 遗传学相关伦理思考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2章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 2.1 孟德尔杂交实验及孟德尔定律
      • 2.1.1 杂交概念及孟德尔所用豌豆杂交性状
      • 2.1.2 遗传学第一定律
      • 2.1.3 遗传学第二定律
    • 2.2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2.2.1 概率及遗传比率的计算
      • 2.2.2 适合度检验
    • 2.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 2.3.1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 2.3.2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 2.3.3 基因相互作用的机制
    • 2.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2.4.1 染色质和染色体
      • 2.4.2 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 2.4.3 染色体周史
      • 2.4.4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提出
      • 2.4.5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证明
    • 2.5 遗传学第三定律
      • 2.5.1 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 2.5.2 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 2.5.3 交换和重组值
    • 2.6 遗传基本定律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3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3.1 简单性别决定系统
      • 3.1.1 酵母的性别决定
      • 3.1.2 蜜蜂的性别决定
    • 3.2 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系统
      • 3.2.1 XY型性别决定
      • 3.2.2 ZW型性别决定
      • 3.2.3 植物的性别决定
    • 3.3 环境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 3.4 性相关遗传
      • 3.4.1 伴性遗传
      • 3.4.2 限性遗传
      • 3.4.3 从性遗传
    • 3.5 剂量补偿效应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4章 数量性状与多基因遗传
    • 4.1 从基因型到表型:环境对表型作用的影响
    • 4.2 数量性状遗传的规律
      • 4.2.1 数量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 4.2.2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 4.2.3 数量性状变异的组成
    • 4.3 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学方法
    • 4.4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 4.4.1 广义遗传力的计算
      • 4.4.2 狭义遗传力的计算
      • 4.4.3 遗传力的应用
    • 4.5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 4.6 杂种优势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5章 群体遗传分析
    • 5.1 群体、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 5.2 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
      • 5.2.1 遗传平衡定律的描述
      • 5.2.2 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 5.3 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因素
      • 5.3.1 突变对群体基因频率的影响
      • 5.3.2 自然选择对群体基因频率的影响
      • 5.3.3 在突变与自然选择联合作用下的群体平衡
      • 5.3.4 随机遗传漂变对群体平衡的影响
      • 5.3.5 迁移对群体平衡的影响
      • 5.3.6 近亲繁殖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 5.3.7 群体遗传平衡影响因素小结
    • 5.4 群体的遗传多态性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6章 核外遗传分析
    • 6.1 细胞质遗传
      • 6.1.1 叶绿体遗传
      • 6.1.2 线粒体遗传
      • 6.1.3 感染遗传
      • 6.1.4 禾谷类作物的雄性不育
    • 6.2 细胞质遗传的检测
    • 6.3 母体影响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7章 染色体畸变
    • 7.1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与遗传
      • 7.1.1 缺失
      • 7.1.2 重复
      • 7.1.3 倒位
      • 7.1.4 易位
    • 7.2 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与遗传
      • 7.2.1 染色体数目改变的起因
      • 7.2.2 整倍体及其遗传表现
      • 7.2.3 非整倍体及其遗传表现
    • 7.3 人类染色体疾病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8章 遗传图的制作和基因定位
    • 8.1 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
      • 8.1.1 两点测交
      • 8.1.2 三点测交
      • 8.1.3 干涉和并发系数
    • 8.2 遗传标记、物理图谱与遗传图谱
      • 8.2.1 遗传标记与遗传图谱
      • 8.2.2 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关联
    • 8.3 人类基因定位的基本方法
      • 8.3.1 家系连锁分析法
      • 8.3.2 体细胞杂交定位
      • 8.3.3 核酸杂交技术
      • 8.3.4 人类基因定位的影响
    • 8.4 真菌类生物的遗传分析
      • 8.4.1 顺序四分子分析
      • 8.4.2 非顺序四分子分析
    • 8.5 有丝分裂交换与基因定位
      • 8.5.1 有丝分裂交换现象的发现
      • 8.5.2 有丝分裂交换用于基因定位
    • 8.6 细菌的基因定位
      • 8.6.1 转化与基因定位
      • 8.6.2 接合与遗传物质转移
      • 8.6.3 高频重组和性导
      • 8.6.4 中断杂交作图
      • 8.6.5 重组作图
      • 8.6.6 转导作图
    • 8.7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与作图
      • 8.7.1 用于作图的常用表型特征
      • 8.7.2 遗传重组与作图
      • 8.7.3 噬菌体遗传图的特征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9章 基因的分子基础与遗传学中心法则
    • 9.1 遗传物质本质研究的历史回顾
    • 9.2 DNA复制
      • 9.2.1 DNA的基本性质
      • 9.2.2 DNA复制的特点
      • 9.2.3 DNA复制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 9.2.4 DNA复制中的末端隐缩问题
      • 9.2.5 定向DNA复制技术
    • 9.3 基因功能与基因精细结构的发现
      • 9.3.1 一基因一酶假说
      • 9.3.2 基因内重组的发现
      • 9.3.3 顺反子与互补试验
    • 9.4 基因的分子结构
      • 9.4.1 基因的不连续性
      • 9.4.2 基因的侧翼序列
      • 9.4.3 重叠基因
      • 9.4.4 RNA基因
      • 9.4.5 基因概念的发展
    • 9.5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9.5.1 转录
      • 9.5.2 遗传密码
      • 9.5.3 核糖体和tRNA
      • 9.5.4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的装配
      • 9.5.5 蛋白质合成中的错误
      • 9.5.6 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
    • 9.6 遗传学中心法则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10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 10.1 基因表达调控的多水平性
    • 10.2 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 10.2.1 乳糖操纵子
      • 10.2.2 色氨酸操纵子
      • 10.2.3 原核生物的其他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 10.3 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 10.3.1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
      • 10.3.2 DNA结构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3.3 基因数目及其重排方式调控基因表达
      • 10.3.4 调控序列和调控蛋白调控
      • 10.3.5 非编码RNA调控
      • 10.3.6 选择性剪接
      • 10.3.7 RNA编辑
      • 10.3.8 mRNA稳定性与基因表达调控
      • 10.3.9 蛋白质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 10.4 表观遗传调控和表观遗传学
      • 10.4.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10.4.2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4.3 染色质重塑调控基因表达
      • 10.4.4 组蛋白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4.5 核糖开关调控基因表达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11章 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
    • 11.1 基因突变的类型
    • 11.2 突变的分子基础
      • 11.2.1 自发突变的分子基础
      • 11.2.2 诱发突变的分子基础
    • 11.3 DNA定点诱变
    • 11.4 反向遗传学
    • 11.5 诱变剂的检测
    • 11.6 基因突变的防护与修复
      • 11.6.1 DNA损伤的防护机制
      • 11.6.2 基因突变的修复
    • 11.7 基因突变的检出
      • 11.7.1 传统遗传学检出方法
      • 11.7.2 分子遗传学检出方法
    • 11.8 表观遗传变异
      • 11.8.1 副突变
      • 11.8.2 转基因沉默
      • 11.8.3 基因组印记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12章 遗传重组
    • 12.1 遗传重组的类型
    • 12.2 同源重组
      • 12.2.1 基因转变
      • 12.2.2 同源重组和基因转变的分子基础
    • 12.3 位点专一性重组
    • 12.4 异常重组——转座遗传因子
      • 12.4.1 AcDs系统
      • 12.4.2 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
      • 12.4.3 果蝇中的转座子
      • 12.4.4 人类中的转座子
      • 12.4.5 转座的遗传学效应
      • 12.4.6 转座的表观遗传调控
      • 12.4.7 转座子的利用
    • 12.5 遗传重组的应用——基因工程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13章 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学
    • 13.1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的概念
      • 13.1.1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 13.1.2 “组学”开创遗传学研究新纪元
    • 13.2 基因组的序列组织
      • 13.2.1 基因组的复杂性
      • 13.2.2 基因家族
      • 13.2.3 重复序列DNA
      • 13.2.4 重复序列的遗传学功能
      • 13.2.5 非编码DNA
    • 13.3 基因组测序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 13.3.1 基因组测序的策略
      • 13.3.2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 13.3.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影响
    • 13.4 生物信息学和数据库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13.5 染色体外基因组
      • 13.5.1 质粒
      • 13.5.2 线粒体基因组
      • 13.5.3 叶绿体基因组
    • 13.6 基因组多态性
      • 13.6.1 RFLP标记
      • 13.6.2 微卫星标记和小卫星标记
      • 13.6.3 SNP标记
    • 13.7 表观基因组学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14章 发育的遗传控制
    • 14.1 真核生物的细胞全能性
      • 14.1.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14.1.2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 14.2 细胞命运定向
      • 14.2.1 细胞命运定向的概念
      • 14.2.2 控制细胞命运定向的机制
    • 14.3 表观遗传对发育的调控
      • 14.3.1 DNA甲基化与发育
      • 14.3.2 组蛋白修饰与发育
    • 14.4 线虫是细胞命运定向研究的模式生物
    • 14.5 胚胎发育的基因基础
      • 14.5.1 母源效应基因
      • 14.5.2 分节基因
      • 14.5.3 同源异型基因
    • 14.6 发育遗传学的新兴模式动物——斑马鱼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第15章 遗传与进化
    • 15.1 物种形成机制
    • 15.2 进化理论
      • 15.2.1 拉马克获得性状遗传学说
      • 15.2.2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 15.2.3 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 15.3 分子进化
      • 15.3.1 多基因家族进化
      • 15.3.2 内含子的起源
      • 15.3.3 序列进化
    • 15.4 分子系统学与分子系统树
    • 15.5 分子定向进化
    • 问题精解
    • 思考题
  • 主要参考书目
  • 索引

现代遗传学教程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包含书中各章的拓展内容、科学史话等资源,不定期更新。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丰富了遗传学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科学史话1 文档pdf
科学史话2 文档pdf
科学史话3 文档pdf
科学史话4 文档pdf
科学史话5 文档pdf
科学史话6 文档pdf
科学史话7 文档pdf
科学史话8 文档pdf
科学史话9 文档pdf
科学史话10 文档pdf
科学史话11 文档pdf
科学史话12 文档pdf
科学史话13 文档pdf
科学史话14 文档pdf
科学史话15 文档pd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