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




《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第1版教材自2004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各方认可:2005年入选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2008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入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13章,以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同时注意联系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时代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强化了从学生需求出发安排教材结构的编写理念,进一步突出情境性,增强操作性,强化对话交流的特色,增加了图片、图表等直观性较强的表现方式,配有辅教光盘,并正在探索建设学科教学网站。

本书可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本专科教科书,也可作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使用,此外,对课程与教学问题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均可阅读。



作者:
王本陆

定价:
27.70元

出版时间:
2009-08-03

ISBN:
978-7-04-027382-3

物料号:
27382-00

读者对象:
教师教育

一级分类:
教师培养

二级分类:
小学教育专业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版面字数:
36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5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第一章 概论
    • 问题情境:一篇论文引发的思考
    • 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 三、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 第二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 问题情境:研讨会上的交锋
    •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 一、什么是课程
      •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
      •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
      •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
      • 六、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 问题情境:中外课程价值观与课程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课程目标
      •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 第二节 课程内容
      •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
    • 问题情境:教研会上的困惑
    • 第一节 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 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
      • 二、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
      • 三、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
      •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含义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与意义
      •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 第五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
    • 问题情境:一场关于教学改革的学术论争
    • 第一节 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
      • 一、教学的定义
      •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 *三、教学本质及其论争
    • 第二节 现代教学及其特征
      • 一、古代教学及其特征分析
      • 二、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 三、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优化教学的一般理论
      • 一、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
      • 二、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
      • 三、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 第六章 教学目标
    • 问题情境:教学目标小实验
    • 第一节 教学目标概述
      • 一、教学目标的一般理解
      •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 第二节 教学目标分类
      • 一、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
      • 二、西方其他的教学目标分类
      • 三、我国的教学目标分类
    • 第三节 教学目标设计
      •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教学目标的编写
      • 三、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 第七章 教学模式
    • 问题情境:教师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教学模式的生成
      •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 一、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 二、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
      • 三、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 第八章 教学方法
    • 问题情境:一名教师的困惑:明天将流行什么教学方法?
    •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
      •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 二、教学方法的组合
      •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
    • 第二节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一、讲授法
      • 二、谈话法
      • 三、讨论法
      • 四、读书指导法
      • 五、练习法
      • 六、实习法
      • 七、实验法
      • 八、演示法
      • 九、参观法
      • 十、研究法
    • 第三节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 二、国内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
  • 第九章 教学手段
    • 问题情境:地理双语课教学的一次成功探索
    • 第一节 教学手段概述
      • 一、什么是教学手段
      • 二、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
      • 三、教学手段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分类
      • 一、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
      • 二、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
    • 第三节 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
      • 一、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
      • 二、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
      • 三、教学手段的使用
    • 第四节 教学手段现代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 一、什么是教学手段现代化
      • 二、教学手段为什么要现代化
      • 三、怎样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
  •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
    • 问题情境:学习的快乐———走向合作
    •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
      •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 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
      • 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
      • 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 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
    •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因素
      • 一、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客观因素
      • 二、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观因素
  •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
    • 问题情境:对待学生错误的不同方式
    •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 二、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
      •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
    • 第二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 一、学生学业成就的量化评价
      • 二、学生学业成就的质性评价
    • 第三节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 一、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
  •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管理
    • 问题情境:扣分和命令
    • 第一节 课堂教学管理概述
      •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
      •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三、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课堂规则
      • 一、制定课堂规则的意义
      • 二、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
      • 三、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
    • 第三节 课堂时间管理
      • 一、课堂时间管理的含义
      • 二、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
    • 第四节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
      •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 三、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 第十三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 问题情境:教学手记一则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二、教学设计的模式
    •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 二、教学措施与教学评价设计
    • 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一、备课
      • 二、上课
      •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 四、课外辅导
      •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 附录
    • 附录一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式)
    • 附录二 条目式教案示例
    • 附录三 卡片式教案示例
    • 附录四 表格式教案示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