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特殊教育学基础(十一五)



  特殊教育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本书具体内容包括: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特殊教育的研究方法,以及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特殊需要儿童的测量与评估、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与全纳教育、特殊需要儿童不良行为常用的矫正方法、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教育、特殊需要儿童师资的培训等。
  本书涵盖了特殊教育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但又不是具体学科内容的简述,在理论方面充分满足了课程教学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及相关文献资料,突出了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与教学过程的实用性。本书可作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也适于作为普通师范院校相关选修课程教材,同时可供社会上从事特殊教育研究及相关工作的人士以及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等阅读参考。


作者:
潘一

定价:
25.00元

出版时间:
2013-01-29

ISBN:
978-7-04-019850-8

物料号:
19850-A0

读者对象:
高等职业教育

一级分类:
文化教育大类

二级分类:
教育类

三级分类:
特殊教育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3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45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绪论
  • 第一章 特殊教育学基础的研究对象
    • 第一节 什么是特殊教育
    •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特殊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历史
    •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产生
    •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特殊教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 第三节 美国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 第四章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
    •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
    • 第二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模式
    • 第三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安置
  • 第五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与管理
    • 第一节 教学原则
    • 第二节 教学形式与教学策略
    • 第三节 课堂管理
    • 第四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方案(IEP)
  • 第六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测量及评估
    • 第一节 智力残疾儿童的测量及评估
    • 第二节 听力残疾的测量及评估
    • 第三节 视力残疾的测量及评估
  • 第七章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
    • 第一节 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概述
    • 第二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
  • 第八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随班就读
    • 第一节 随班就读概述
    • 第二节 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
    • 第三节 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
  • 第九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上)
    • 第一节 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二节 听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三节 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十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下)
    • 第一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二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三节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四节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五节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六节 肢体残疾和病弱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七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十一章 超常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 第一节 超常儿童一般概述
    • 第二节 超常儿童的教育概述
  • 第十二章 特殊需要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
    • 第一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概述
    • 第二节 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 第十三章 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
    • 第一节 康复的概述
    • 第二节 医学康复
    • 第三节 职业康复
    • 第四节 社区康复
  • 第十四章 特殊教育教师
    • 第一节 特殊教育教师的作用
    • 第二节 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 第三节 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
  • 第十五章 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教育
    • 第一节 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
    • 第二节 家长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