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辅文
-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说明
- 实验1 显微镜
- 实验2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 实验3 眼虫、变形虫及其他鞭毛虫和肉足虫
- 实验4 疟原虫、草履虫及其他孢子虫和纤毛虫
- 实验5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水螅等腔肠动物
- 实验6 三角涡虫及其他涡虫
- 实验7 华枝睾吸虫、猪带绦虫及其他吸虫和绦虫
- 实验8 蛔虫及其他假体腔动物
- 实验9 环毛蚓及其他环节动物
- 实验10 无齿蚌(或圆田螺)及其他双壳类、腹足类
- 实验11 乌贼及其他头足类
- 实验12 日本沼虾(或螯虾)及其他节肢动物
- 实验13 棉蝗
- 实验14 昆虫的分类
- 实验15 海盘车及其他棘皮动物
- 实验16 文昌鱼及其他低等脊索动物
- 实验17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 实验18 鱼纲的分类
- 实验 19 青蛙(或蟾蜍)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
- 实验20 青蛙(或蟾蜍)的消化、呼吸、泄殖和神经系统
- 实验21 青蛙(或蟾蜍)的循环系统
- 实验22 两栖纲及爬行纲的分类
- 实验23 家鸽(或家鸡)的解剖
- 实验24 鸟纲的分类
- 实验25 家兔 (或大鼠、小鼠)的皮肤和骨骼系统
- 实验26 家兔的肌肉系统
- 实验27 家兔的解剖
- 实验28 家兔的循环系统
- 实验29 家兔的神经系统
- 实验30 小鼠(或大鼠)的解剖
- 实验31 哺乳纲的分类
- 附录1 无脊椎动物的采集与培养
- 1.1 原生动物的采集与培养
- 1.2 水螅(Hydra)的采集与培养
- 1.3 涡虫的采集与培养
- 1.4 寄生蠕虫的采集与处理
- 1.5 昆虫的采集与标本制作
- 附录2 实验动物的标本制作
- 2.1 浸制标本的制作
- 2.2 剥制标本的制作
- 2.3 骨骼标本的制作
- 2.4 血液循环注射标本的制作
- 2.5 玻片标本的制作
- 附录3 动物生活史观察
- 3.1 家蚕生活史的观察
- 3.2 蛙的胚胎发育与变态观察
- 3.3 公园鸟类观察
-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