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动物学




本教材以进化和生态为主线,着重论述了动物学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以及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结构、物种多样性、起源与进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也简要介绍了部分中国科学家对我国动物学发展的贡献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成就,以及中国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现状。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动物学教材,亦可作为动物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参考用书。



作者:
魏万红 王爱勤 主编

定价:
98.00元

出版时间:
2025-10-27

ISBN:
978-7-04-059656-4

物料号:
59656-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动物学/动物生物学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94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 前辅文
  • 第1章 动物学的发展及其任务
    • 1.1 动物学的分科及其发展趋势
    • 1.2 动物学的发展简史
    • 1.3 动物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任务
  • 第2章 动物的细胞、组织及器官
    • 2.1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2.2 动物组织
    • 2.3 器官和系统
  • 第3章 动物的繁殖及个体发育
    • 3.1 动物的繁殖
    • 3.2 动物的个体发育
  • 第4章 动物进化
    • 4.1 生命的起源
    • 4.2 动物进化的证据
    • 4.3 动物进化的历史观
    • 4.4 动物进化的型式
    • 4.5 物种的形成
    • 4.6 进化的不可逆性和物种的绝灭
  • 第5章 动物的分类及系统发育
    • 5.1 物种的概念及命名
    • 5.2 物种的分类
    • 5.3 动物的系统发育
  • 第6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 6.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 6.2 原生动物的多样性
    • 6.3 原生动物的生态
    • 6.4 起源与进化
  • 第7章 海绵动物门(Spongia)
    • 7.1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 7.2 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 7.3 海绵动物的多样性
    • 7.4 海绵动物的生态
    • 7.5 起源与进化
  • 第8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 8.1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 8.2 腔肠动物的多样性
    • 8.3 腔肠动物的生态
    • 8.4 起源与进化
  • 第9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 9.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9.2 扁形动物的多样性
    • 9.3 扁形动物的生态
    • 9.4 起源与进化
  • 第10章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 10.1 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 10.2 线虫动物的多样性
    • 10.3 其他假体腔动物门
    • 10.4 假体腔动物的生态
    • 10.5 起源与进化
  • 第11章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 11.1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 11.2 环节动物的多样性
    • 11.3 环节动物的生态
    • 11.4 起源与进化
  • 第12章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 12.1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 12.2 软体动物的多样性
    • 12.3 软体动物的生态
    • 12.4 起源与进化
  • 第13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13.1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13.2 节肢动物的多样性
    • 13.3 节肢动物的生态
    • 13.4 起源与进化
  • 第14章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 14.1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 14.2 棘皮动物的多样性
    • 14.3 棘皮动物的生态
    • 14.4 起源与进化
  • 第15章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 15.1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15.2 半索动物的多样性
    • 15.3 半索动物的生态
    • 15.4 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
  • 第16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16.1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 16.2 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
    • 16.3 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
    • 16.4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16.5 起源与进化
  • 第17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
    • 17.1 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 17.2 圆口类动物的多样性
    • 17.3 起源与进化
  • 第18章 鱼纲(Pisces)
    • 18.1 鱼纲的主要特征
    • 18.2 鱼类的多样性
    • 18.3 鱼类的洄游
    • 18.4 起源与进化
  • 第19章 两栖纲(Amphibia)
    • 19.1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 19.2 两栖类的多样性
    • 19.3 两栖类的生态
    • 19.4 起源与进化
  • 第20章 爬行纲(Reptilia)
    • 20.1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20.2 爬行类的多样性
    • 20.3 毒蛇的特征及其中毒防治
    • 20.4 起源与进化
  • 第21章 鸟纲(Aves)
    • 21.1 鸟纲的主要特征
    • 21.2 鸟类的多样性
    • 21.3 鸟类的行为与生态
    • 21.4 起源与进化
  • 第22章 哺乳纲(Mammalia)
    • 22.1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 22.2 哺乳类的多样性
    • 22.3 哺乳类的生态
    • 22.4 起源与进化
  • 第23章 动物结构与功能的进化
    • 23.1 动物的保护、支持及运动
    • 23.2 动物的营养与消化
    • 23.3 动物的排泄及渗透压调节
    • 23.4 动物的呼吸与循环
    • 23.5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第24章 动物神经和内分泌调节的比较
    • 24.1 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感觉器官
    • 24.2 动物的内分泌与调节
  • 第25章 动物生态
    • 25.1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
    • 25.2 种群
    • 25.3 种间关系
    • 25.4 群落
    • 25.5 生态系统
    • 25.6 全球变化
    • 25.7 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划分
    • 25.8 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