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图书目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描述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命运,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主要成果及其深刻内涵,分析苏联模式的衰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这两个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实。本书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立足现实,反思历史,展望未来;论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作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定价:
18.40元

出版时间:
2004-09-03

ISBN:
978-7-04-015011-7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重点项目:
暂无

版面字数:
24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0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 导论
  •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一、16、17世纪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 二、18世纪的直接共产主义理论
      • 三、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 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 一、唯物史观的建构与科学社会主义第一块基石的奠定
      •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与社会主义的经济论证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
      •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 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与制度特征
      • 四、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 第五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一、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研究和思考
      •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发展
      • 三、唯物史观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大动乱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进军
      • 一、第二次技术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资本主义世界性的危机和社会主义的凯歌行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 一、社会主义在俄国首先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创新
      • 三、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一、从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到新经济政策
      •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新思想
      • 三、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根本改变
      • 四、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命运
    •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和实践
      • 一、20世纪20年代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争论
      •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苏联模式的形成
      •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和严重弊端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在多国的胜利
      •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 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 第一节 时代的发展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衰败
      • 一、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其受挫
      • 三、苏联东欧剧变及其教训
    •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背景
      • 二、拨乱反正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开辟
      •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轮廓的初步形成
      • 四、改革的深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
      • 一、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
      • 二、非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 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 结束语
  • 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