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专业积极服务于新疆农村能源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依托国家“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沼气国债”等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教学与项目建设过程相结合的“项目导向,教学建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把三年六个学期分为四个学习阶段:第一、二、三学期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第四学期为训练岗位综合技能的学建实习阶段;第五学期为返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阶段;第六学期为训练职业能力的顶岗实习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作为企业的技术支撑参与国家项目申报;专业教师参与项目建设,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学生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学建实习、顶岗实习,直接参与项目施工,接受培训和操作训练,掌握技能并指导施工、检查工程质量。通过这种建中学、学中建的“教学建合一”培养模式,学生直接获得项目工作能力,成为国家项目建设的骨干力量。本书以上述“项目导向,教学建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对构建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强化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建立校企合作制度等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和详细的阐述。
本方案可以在国内职业院校的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推广使用,适合职业院校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