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音乐欣赏》配套教学用书,由天津音乐学院资深教授、我国著名的笛箫演奏家、音乐学家王建欣博士主编。全书分为“中国音乐赏析”“西方音乐赏析”上、下两篇。上篇分两章简要介绍中国音乐的历史和民歌、曲艺、戏曲、器乐的欣赏方法,重视对中国音乐艺术体裁介绍与名作的赏析,着力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下篇分为七章,以时间为线索,介绍西方音乐的主要流派、作曲家及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遴选不同时期的名家名作,配以曲谱和歌词,便于学生参照演绎。
本书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审美情趣非常有价值,并配有在线开放课程,使用者可登录“智慧职教”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如需获取本书授课用PPT,请登录“高教社产品信息检索系统”(https://xuanshu.hep.com.cn)免费下载。
本书既可供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学生使用,亦可供音乐爱好者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章 漫步中国音乐史长廊
- 第一节 八音克谐
- 第二节 盛唐歌舞
- 第三节 小红低唱
- 第四节 花雅之争
- 第五节 西乐东渐
- 一、学堂乐歌
- 二、专业音乐教育
- 三、音乐与抗日救亡
- 四、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
- 五、“样板戏”的音乐成就
- 六、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发展
- 第二章 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
- 第一节 “思无邪”——民歌
- 第二节 “负鼓盲翁正作场”——曲艺
- 第三节 “血气为之动荡”——戏曲
- 第四节 “洋洋乎盈耳”——器乐
- 一、琴
- 二、筝
- 三、琵琶
- 四、二胡
- 五、笛
- 六、笙
- 七、唢呐
- 八、江南丝竹
- 九、广东音乐
- 上篇结语
- 第三章 阿波罗的馈赠——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 第一节 里拉与诗人——古希腊音乐
- 第二节 鼓号与武士——古罗马音乐
- 第四章 音乐奥秘的探寻——中世纪音乐
- 第一节 虔敬与严谨——专业化音乐的初建
- 一、最早的留存乐谱
- 二、教会音乐理论
- 三、格里高利圣咏的发展
- 第二节 艺术的萌芽——多声音乐的形成和世俗音乐的发展
- 第三节 “新艺术”
- 第五章 自然与爱的和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 第一支大师队伍——英国、勃艮第、法- 佛兰德乐派
- 第二节 清新的田园牧歌——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
- 一、意大利世俗声乐作品
- 二、法国及其他国家世俗声乐作品
- 三、16世纪的乐器和器乐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晚期的宗教音乐
- 第六章 激情与理性的建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 巴洛克音乐风格概述
- 第二节 帷幕升起——巴洛克歌剧及其他大型声乐体裁
- 一、歌剧的诞生
- 二、意大利歌剧
- 三、法、英、德国歌剧
- 四、其他大型声乐体裁
- 第三节 键盘与丝弦的共鸣——巴洛克器乐
- 第四节 巴洛克艺术巅峰——巴赫和亨德尔
- 第七章 理想主义的光辉——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 探索时代——前古典时期
- 一、正歌剧的改革和喜歌剧的兴起
- 二、器乐风格的转型和交响曲体裁的奠基
- 第二节 交响时代——古典主义盛期
- 一、交响乐之父——海顿
- 二、永恒的阳光——莫扎特
- 三、用痛苦换来欢乐——贝多芬
- 第八章 狄奥尼索斯的狂喜——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 第一节 音乐的述说——标题音乐、综合艺术和纯音乐
- 第二节 人生的咏叹——歌剧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 第三节 纺车旁的心曲——歌曲与小型器乐曲
- 第四节 绚烂的田野——民族乐派的兴起
- 第五节 告别——浪漫风格晚期以及对传统的背离
- 第九章 多元时代——20世纪音乐
-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的音乐
- 一、揭示人生的苦难——表现主义音乐
- 二、大地深处——民族主义音乐
- 三、向传统致敬——新古典主义音乐
- 第二节 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
- 一、整体序列主义
- 二、偶然音乐
- 三、电子音乐
- 四、简约派
- 五、拼贴音乐
- 六、新浪漫主义
- 七、第三潮流
- 下篇结语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