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研究


作者:
韩建旭 胡树祥
定价:
46.00元
ISBN:
978-7-04-063578-2
版面字数:
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4-12-19
物料号:
63578-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本书旨在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跨学科等研究方法,在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一般原理基础上,科学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网络强国建设的历程和理论贡献,深入探究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通过深刻理解网络强国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从学理上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网络强国、怎样有力有效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资源。

  • 前辅文
  • 第一章 网络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与网络强国
      • 一、互联网的本质属性
      • 二、网络强国的定义及特征
    • 第二节 世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与发展模式
      • 一、美国独霸网络的时代
      • 二、欧洲互联网崛起
      • 三、新兴国家信息化发展后来居上
      • 四、中国互联网建设及其新形态
    • 第三节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技理论
      • 二、毛泽东的科技理论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理论
  •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 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我国亟待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 第二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1982—1994年的萌芽期:信息理念萌发与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思考
      • 二、1994—2007年的雏形期:网络强省战略的探索
      • 三、2007—2012年的准备期:网络强国战略提出的前夜
      • 四、2012—2017年的确立期: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形成
      • 五、2017年至今的完善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思想品格
      • 一、高超的政治谋略
      • 二、深厚的人民情怀
      • 三、理性的科学精神
      • 四、坚定的实践导向
      • 五、宽广的国际视野
    • 第四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
      • 一、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
      • 二、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思想的最新成果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五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领导干部懂网治网用网的重要指引
      • 二、凝聚共识建设新时代网络强国的基本遵循
      • 三、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第三章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面临信息化发展机遇
    • 第一节 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 一、人类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标志性生产工具的信息时代
      • 二、信息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
      • 三、信息化与现代化联系更紧密
    • 第二节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掀起新一轮
      •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发展
      • 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要抓住信息化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 一、西方发达国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启迪
      • 二、赶超世界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得机遇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 第一节 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始终
      • 一、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需要党的领导
      •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离不开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支撑
    • 第二节 党的领导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中的体现
      • 一、总揽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全局
      • 二、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 三、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塑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 第三节 切实加强党对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领导
      • 一、将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纳入中央和地方的重点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
      • 二、处理好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
      • 三、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中的优势
      • 四、全面从严管好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干部队伍
  • 第五章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第一节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念
      • 一、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发展理念的迭代升级
      • 二、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涵
      • 一、坚持把人民作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的
      • 二、坚持把人民作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
      • 三、坚持把人民作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评价主体和价值归宿
    • 第三节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网络强国的路径选择
      • 一、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互联网获得感
      • 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 第六章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
    • 第一节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最大的“命门”
      • 一、中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
      • 二、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地位与价值
    • 第二节 在三类互联网核心技术上争取实现弯道超车
      • 一、努力抓好兜底性的“基础技术、通用技术”
      • 二、着力构筑制胜性的“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
      • 三、提前部署前瞻性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 第三节 走中国特色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道路
      • 一、坚持网络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统一
      • 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技术创新优势
      • 三、改革完善互联网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 第七章 以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 第一节 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 一、数字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 二、数字经济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 第二节 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一、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 二、推动中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
    • 第三节 培育和壮大数字经济的基本路径
      • 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信息消费
      • 三、让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四、激发各类数字经济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
  • 第八章 繁荣网络文化是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之魂
    • 第一节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 一、互联网带来了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方式的革命
      • 二、网络空间对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 三、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二节 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网络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主题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网络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血脉
      • 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新时代网络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补充
    • 第三节 繁荣网络文化和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策略
      •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网络空间
      • 二、做好网上正面舆论引导工作
      • 三、优化网络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机制体制
      • 四、创新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第九章 网络安全为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 第一节 网络安全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一、中国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二、辩证处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关系
    •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 一、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
      • 二、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 三、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 四、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五、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
    • 第三节 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举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 一、搭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体系
      • 二、推进多主体参与网络安全治理
      • 三、采取多种手段维护网络安全
  • 第十章 网信军民融合是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与前沿
      • 一、军民融合与网信军民融合
      • 二、网信军民融合旨在打好信息化战争
    • 第二节 网信军民融合的基本原则
      • 一、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 二、将当前信息技术变革和新军事变革结合起来
      • 三、深刻理解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在网信军民融合中的不同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 一、形成全要素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 二、形成多领域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 三、形成高效益网信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 第十一章 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国际合作视野
    • 第一节 坚持和尊重网络主权的理念
      • 一、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 二、网络霸权侵害着广大国家的正当权益
      • 三、坚持和尊重网络主权是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 一、网络空间对抗性思维盛行
      • 二、在网络空间树立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新理念
      • 三、坚持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准则
      • 四、在联合国框架内重构全球互联网治理机制
    • 第三节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愿景
      • 一、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五点主张”
      • 三、“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 结语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 奋力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 一、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
    • 二、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
    • 三、全面系统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践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