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第二卷·范畴)


作者:
李忠军等著
定价:
7.00元
ISBN:
978-7-04-062274-4
版面字数:
29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4-06-28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全四卷)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概念、范畴、内容、方法四卷,着重对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或者间接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内容和方法等相关论述思想加以研究阐释,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系统、范畴基础、内容框架和方法体系。本书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 前辅文
  • 导论
    • 一、关于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 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中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方法原则
    • 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的内在逻辑
  • 第一章 个人与社会
    • 一、个人
      • 1. 社会关系的总和
      • 2. 实际的感性过程
      • 3. 从孤立和异化走向自由全面发展
    • 二、社会
      • 1. 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全部物质交往
      •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
      • 3. 社会经济形态的衡量以生产力发展程度为根本
    • 三、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 1. 个人是推动社会生成发展的主体
      • 2. 社会是保障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
      • 3. 个人与社会在革命实践中寻求统一
  • 第二章 思想与利益
    • 一、思想
      • 1. 思想根源于群众的物质生活
      • 2. 思想发展于现实的物质生产
      • 3. 思想运用于具体实践
    • 二、利益
      • 1. 利益应当合乎现实世界物质生活的需要
      • 2. 利益根本上是群众的、现实的和历史的
      • 3.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应当力求辩证统一
    • 三、思想与利益的基本关系
      • 1. 利益是思想形成发展之基
      • 2. 思想能动地引导利益实现
      • 3.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
  • 第三章 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
    • 一、物质武器
      • 1. 无产阶级是革命实践的物质武器
      • 2. 物质武器具有普遍性、先进性和革命性
      • 3. 物质武器在理论武装与实践淬炼中发展壮大
    • 二、精神武器
      • 1. 精神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
      • 2. 精神武器具有科学性、彻底性和革命性
      • 3. 精神武器引领和深化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 三、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的基本关系
      • 1. 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相互转化
      • 2. 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相互影响
      • 3. 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共同推进彻底革命
  • 第四章 能动与受动
    • 一、能动
      • 1. 能动性是主体的、现实的和有对象的
      • 2. 能动表现于主体认识与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
      • 3. 能动性是人存在发展的确证和基础
    • 二、受动
      • 1. 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 2. 受动性表现于人与环境的关系
      • 3. 受动性来源于对象世界和主体自身
    • 三、能动与受动的基本关系
      • 1. 人的社会存在条件决定人的受动性
      • 2. 人的能动性可以逐步破除受动性制约
      • 3. 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
  • 第五章 理性与非理性
    • 一、理性与非理性的基本属性
      • 1. 理性与非理性具有现实性
      • 2. 理性与非理性具有阶级性
      • 3. 理性与非理性具有历史性
    • 二、理性与非理性的相对区别
      • 1. 理性是主体性的思维形式
      • 2. 非理性是主体性的心理形式
    • 三、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合机制
      • 1. 理性在人的活动中发挥主要规制作用
      • 2. 非理性在人的活动中发挥必要补充作用
      • 3. 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构成人的精神世界
  • 第六章 理论与实践
    • 一、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 1. 理论是主体观念意识的升华
      • 2. 实践是主体对现实世界的感性活动
    • 二、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 1. 分离问题源自思维与存在难题
      • 2. 分离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矛盾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1. 在解决“苦恼的疑问”中剖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2. 理论与实践的真正和解实现于思想与现实的相互趋近
      • 3. 在人的实践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把握运用理论
  • 第七章 教育与环境
    • 一、教育
      • 1.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产与再生产的实践活动
      • 2. 教育具有传递性、历史性、社会性和相对独立性
      • 3. 教育具有重要的个体与社会功能
    • 二、环境
      • 1. 环境是作用于人并成为人的对象的外在条件
      • 2. 环境具有动态性、对象性、特定性和可变性
      • 3. 环境与人是相互作用的整体
    • 三、教育与环境的本质联系
      • 1. 环境深刻地影响教育
      • 2. 教育能动地改造环境
      • 3. 教育与环境统一于实践
  • 第八章 副本与原本
    • 一、副本
      • 1. 副本在本质上是生成于社会实践的意识形态
      • 2. 副本主要采取宗教、政治和哲学等意识形式
      • 3. 副本批判是意识形态批判的有力武器
    • 二、原本
      • 1. 原本指向社会现实状况本身
      • 2. 原本主要包含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形式
      • 3. 原本批判是深化意识形态批判的本质追求
    • 三、副本批判与原本批判的理论联系
      • 1. 副本批判与原本批判相互交融
      • 2. 副本批判与原本批判相辅相成
      • 3. 两种批判共同指向彻底的批判
  • 第九章 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
    • 一、神圣形象
      • 1. 神圣形象的核心构成是宗教意识形态
      • 2. 神圣形象嵌入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
      • 3. 神圣形象批判要以现实批判为根本
    • 二、非神圣形象
      • 1. 非神圣形象的核心内涵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 2. 非神圣形象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现代意识形态
      • 3. 非神圣形象批判要在现实斗争中深入展开
    • 三、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的意识形态联系
      • 1. 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彼此嵌入
      • 2. 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相互支撑
      • 3. 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构成意识形态批判的双重维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