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第一卷·概念)


作者:
李忠军等著
定价:
270.00元
ISBN:
978-7-04-062274-4
版面字数:
3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4-07-05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二级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级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全四卷)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概念、范畴、内容、方法四卷,着重对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或者间接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范畴、内容和方法等相关论述思想加以研究阐释,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系统、范畴基础、内容框架和方法体系。本书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 前辅文
  • 导论
    • 一、在文本贯通考察中追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脉络
    • 二、在学科辨析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内涵
    • 三、在关系结构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 第一章 思想
    • 一、思想的内涵维度
      • 1.激情和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 2.观念的价值尺度中隐藏着坚硬货币
      • 3.生活内容的精神要素驱动着不可阻挡的运动
      • 4.从“理想的意图”到“理想的力量”
    • 二、思想的表现形式
      • 1.个体意识
      • 2.阶级意识
      • 3.群众意识
      • 4.国家意志
    • 三、思想的建构功能
      • 1.建构无产阶级世界观
      • 2.自由发挥思想效力
      • 3.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 第二章 政治
    • 一、政治意识形态
      • 1.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
      • 2.政治意识形态的内涵
      • 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与无产阶级意识觉醒
    • 二、政治解放
      • 1.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已经把政治精神激发出来
      • 2.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在于揭露其塑造的抽象政治人
      • 3.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是为了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
    • 三、政治立场
      • 1.无产阶级的立场
      • 2.独立政党的立场
      • 3.不断革命的立场
    • 四、政治理论
      • 1.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
      • 2.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 3.把工人接受正确的理论原理这一事实看作良好的预兆
    • 五、政治教育
      • 1.唤醒革命意识
      • 2.认清阶级利益
      • 3.传授斗争策略
    • 六、政治纲领
      • 1.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 2.原则性的和策略的纲领
      • 3.坚决而有觉悟的工人政党的准则
    • 七、政治行动
      • 1.充分运用组织和宣传手段
      • 2.不断进行革命鼓动
      • 3.组织起真正革命的党
  • 第三章 教育
    • 一、教育的政治品格
      • 1.坚持无产阶级本质
      • 2.掌握无产阶级革命武器
      • 3.塑造革命群众核心力量
    • 二、教育的主要任务
      • 1.培养新生的人
      • 2.启发天赋和才能
      • 3.塑造社会的头脑和心脏
    • 三、教育的方法要求
      • 1.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
      • 2.教育者本人受教育
      • 3.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
  • 第四章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一、积极扬弃
      • 1.被扬弃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
      • 2.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 3.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 二、现实运动
      • 1.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
      • 2.不是教条,而是运动
      • 3.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 三、解放学说
      • 1.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
      • 2.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 3.不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
    • 四、自由王国
      • 1.建立真正的共同体
      • 2.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
      • 3.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 第五章 实践
    • 一、原则高度的实践
      • 1.人的高度
      • 2.理论高度
      • 3.世界历史高度
    • 二、主体力量的实践
      • 1.无产阶级实践力量的历史确证
      • 2.无产阶级实践力量的现实束缚
      • 3.无产阶级实践力量的自觉发挥
    • 三、不断革命的实践
      • 1.改变环境
      • 2.改变自我
      • 3.革命的实践
  • 第六章 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的生成条件
      • 1.物质条件
      • 2.精神条件
      • 3.时代条件
    • 二、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 1.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
      • 2.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
      • 3.致力于不同阶级的思想改造
    • 三、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 1.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
      • 2.意识到社会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
      • 3.承认现存生产方式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
    • 四、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任务
      • 1.促进剥削阶级旧思想的逐步瓦解
      • 2.帮助人民群众接受正确的理论原理
      • 3.推动革命宣传媒介占领社会舆论阵地
  • 第七章 群众
    • 一、群众创造历史
      • 1.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 2.历史的思想是群众的思想
      • 3.群众的动机推动历史的变革
    • 二、理论掌握群众
      • 1.在群众中“激起瞬间的狂热”
      • 2.培养群众的理论思维
      • 3.树立群众“现代社会主义必获胜利的信心”
    • 三、汇聚群众合力
      • 1.一切为了群众
      • 2.一切相信群众
      • 3.一切依靠群众
  • 第八章 道德
    • 一、道德在意识形态中的结构分析
      • 1.基本意涵
      • 2.制约关系
      • 3.主要功能
    • 二、资产阶级道德的意识形态本质剖析
      • 1.受抽象统治
      • 2.提供伪善保证
      • 3.充斥龌龊的良心的不自觉叫喊
      • 4.亵渎一切神圣的东西
    • 三、无产阶级道德的理论阐发和实践转化
      • 1.无产阶级道德的本质特征
      • 2.无产阶级道德的革命使命
      • 3.无产阶级道德的实践培育
  • 第九章 世界观
    • 一、世界观的整体理解
      • 1.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 2.此岸世界的真理
      • 3.唯物主义历史观
    • 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条件
      • 1.无产阶级被戴上了彻底的锁链
      • 2.共产党有了新的科学的世界观
      • 3.形成新世界观需要发展和培养
    • 三、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利益原则
      • 1.无产阶级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根本对立
      • 2.无产阶级内部的个体利益不断趋于一致
      • 3.无产阶级利益与全人类利益高度统一
      • 4.无产阶级利益生成无产阶级原则
      • 5.无产阶级原则统摄无产阶级利益
  • 第十章 人生观
    • 一、人的本质
      • 1.人的物质性本质
      • 2.人的精神性本质
      • 3.人的社会性本质
      • 4.人的实践性本质
      • 5.人的历史性本质
    • 二、对资本主义人生观本质的批判
      • 1.“人变成了物的奴隶”
      • 2.“对生活乃至人的一切需要都加以节制”
      • 3.“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内在追求
      • 1.促进“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 2.实现“活动着的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
      • 3.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 第十一章 价值观
    • 一、价值观的基本定位
      • 1.体现商品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
      • 2.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 3.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
    • 二、价值观的阶级特质
      • 1.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主要特质
      • 2.无产阶级价值观的主要特质
      • 3.小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主要特质
    • 三、价值观的培育原则
      • 1.把握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 2.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3.协调价值观的多元发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