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合成孔径雷达地表形变测量


作者:
蒂莫•巴尔茨(Timo Balz),姜昊男,姚树一 著
定价:
128.00元
ISBN:
978-7-04-061790-0
版面字数:
1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4-04-12
物料号:
61790-0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自然科学
二级分类:
地球科学
三级分类:
测绘科学技术

暂无
  • 前辅文
  • 第一部分 SAR基本原理
    • 第1章 雷达遥感历史
    • 第2章 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 2.1 船舶检测遥感系统的技术构思
        • 2.1.1 电磁波谱
        • 2.1.2 微波散射规律
      • 2.2 船舶尺寸与雷达后向散射的关系
        • 2.2.1 雷达方程
        • 2.2.2 船舶的雷达后向散射控制
        • 2.2.3 雷达遥感系统船舶检测所需技术指标示例
      • 2.3 利用雷达遥感系统区分不同的船舶
        • 2.3.1 雷达系统的分辨率
        • 2.3.2 机载侧视雷达系统
        • 2.3.3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 2.4 SAR的目标定位
        • 2.4.1 SAR的距离向几何
        • 2.4.2 SAR定位的几何模型
        • 2.4.3 SAR成像中的几何畸变
      • 2.5 斑点效应
        • 2.5.1 斑点统计和多视
        • 2.5.2 斑点滤波
      • 2.6 星载SAR系统的船舶检测
        • 2.6.1 信噪比
        • 2.6.2 脉冲重复频率
        • 2.6.3 卫星轨道和重访周期
        • 2.6.4 SAR工作模式
      • 2.7 SAR极化测量
      • 2.8 SAR船舶探测系统小结
  • 第二部分 DEM生成
    • 第3章 SAR干涉测量
      • 3.1 SAR干涉测量简介
        • 3.1.1 SAR图像中的振幅和相位分量
        • 3.1.2 基于相位差的高程获取
      • 3.2 SAR干涉测量的步骤
        • 3.2.1 SAR干涉测量的数据选择
        • 3.2.2 SAR图像配准
        • 3.2.3 由粗到精的配准
        • 3.2.4 基于轨道和DEM的配准
        • 3.2.5 干涉图生成
        • 3.2.6 平地相位的去除
        • 3.2.7 高程模糊度
        • 3.2.8 地形相位移除
        • 3.2.9 相干性估计
        • 3.2.10 相位解缠
        • 3.2.11 DSM生成
      • 3.3 聚束模式和TOPS模式下的SAR干涉测量
      • 3.4 误差源
        • 3.4.1 相干性损失
        • 3.4.2 时间失相干
        • 3.4.3 大气延迟
        • 3.4.4 轨道误差
      • 3.5 小结
    • 第4章 StereoSAR
      • 4.1 StereoSAR简介
      • 4.2 同名像点搜索
      • 4.3 相对高程信息获取
      • 4.4 DSM生成
      • 4.5 绝对高程信息的获取
      • 4.6 StereoSAR在嵩山的应用示例
      • 4.7 小结
  • 第三部分 地表形变测量
    • 第5章 差分SAR干涉测量
      • 5.1 二轨法D-InSAR
      • 5.2 三轨法D-InSAR
      • 5.3 缠绕差分干涉图的解译
      • 5.4 解缠差分干涉图的形变测量
      • 5.5 示例: 巴姆地震同震形变干涉测量
        • 5.5.1 二轨法D-InSAR示例
        • 5.5.2 三轨法D-InSAR示例
      • 5.6 小结
    • 第6章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 6.1 识别PS
      • 6.2 预处理步骤
      • 6.3 PS网络生成
      • 6.4 大气相位屏估计
        • 6.4.1 地形误差和形变速率估计
        • 6.4.2 网络解缠
        • 6.4.3 APS估计
      • 6.5 估计所有PS的位移速率和残余高程
      • 6.6 采用其他形变模型
      • 6.7 时间相干性
      • 6.8 示例
    • 第7章 其他PSI方法
      • 7.1 时空解缠网络
        • 7.1.1 STUN观测点选取
        • 7.1.2 稀疏网络创建
        • 7.1.3 基于LAMBDA求解方程
        • 7.1.4 网络加密
        • 7.1.5 示例
      • 7.2 PSP技术
      • 7.3 StaMPS
        • 7.3.1 StaMPS中的PS选取
        • 7.3.2 三维相位解缠
        • 7.3.3 空间相关的相位项
    • 第8章 分布式散射体干涉测量
      • 8.1 小基线集技术
      • 8.2 QPS技术
      • 8.3 SqueeSAR
    • 第9章 像元追踪和点目标偏移追踪
      • 9.1 像元追踪
      • 9.2 点目标偏移追踪
    • 第10章 利用SAR绝对定位测量位移
      • 10.1 SAR图像定位
      • 10.2 影响定位的因素
        • 10.2.1 静态影响因素
        • 10.2.2 动态影响因素
        • 10.2.3 亚像元定位精度
      • 10.3 采用立体雷达配置进行绝对三维定位
      • 10.4 对比绝对定位方法和相对方法
      • 10.5 基于SAR绝对定位测量形变
      • 10.6 实际中的SAR绝对定位
        • 10.6.1 寻找适合的测量点
        • 10.6.2 地球动力学影响校正
        • 10.6.3 动态大气影响的校正
  • 参考文献
  • 索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