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现代动物学


作者:
李进华主编; 方杰 朱勇副主编
定价:
70.00元
ISBN:
978-7-04-058586-5
版面字数:
48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22-07-18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动物学/动物生物学

动物是自然界中最活跃、最显著、最复杂的生物,也是人类最关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动物形态的多样性、动物结构的复杂性、动物行为的趣味性和动物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性,堪称生物的典范。

本书紧扣动物的生命活动与原理,以动物进化为主线,系统阐明动物的类群与进化、结构与功能、活动与调节、生态与适应,力求展示动物“动”的生命特征,为深入揭示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奠定科学基础。同时也为学习生物学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从事动物学教学、研究、保护、开发、管理和疾病防控、虫害防治、检验检疫、人口健康、自然保护、科普宣传等工作打下基础。

本书结构编排新颖,知识体系完整,内容活泼精炼,图表实用美观,案例优选本土,对接课程思政,并配有知识窗、数字课程学习等拓展内容,是一本全新的现代动物学教材,适合高等学校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师生选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动物的基本特征与学科发展
    • 1.1 生物的分界
    • 1.2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 1.3 动物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结构最复杂、活动最明显的生物类群
    • 1.4 动物的基本特征
    • 1.5 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
    • 1.6 现代动物学的发展
      • 1.6.1 系统动物学重建动物进化历程
      • 1.6.2 行为生态学阐明动物的生存策略
      • 1.6.3 神经与认知科学揭示思维奥秘
      • 1.6.4 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干细胞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 1.6.5 动物基因工程与克隆改写生命历史
      • 1.6.6 保护生物学为拯救生物多样性带来新希望
    • 1.7 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 1.8 动物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 1.8.1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 1.8.2 遵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 1.8.3 动物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与进化
    • 2.1 原生动物门(Protozoa):真核、单细胞动物
      • 2.1.1 进化地位
      • 2.1.2 主要特征
      • 2.1.3 分类概况
      • 2.1.4 价值
    • 2.2 海绵动物门(Spongia):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 2.2.1 进化地位
      • 2.2.2 主要特征
      • 2.2.3 分类概况
      • 2.2.4 价值
    • 2.3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组织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 2.3.1 进化地位
      • 2.3.2 主要特征
      • 2.3.3 分类概况
      • 2.3.4 价值
    • 2.4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器官系统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 2.4.1 进化地位
      • 2.4.2 主要特征
      • 2.4.3 分类概况
      • 2.4.4 价值
    • 2.5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盲支
      • 2.5.1 进化地位
      • 2.5.2 主要特征
      • 2.5.3 分类概况
      • 2.5.4 价值
    • 2.6 环节动物门(Annelida):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 2.6.1 进化地位
      • 2.6.2 主要特征
      • 2.6.3 分类概况
      • 2.6.4 价值
    • 2.7 软体动物门(Mollusca):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
      • 2.7.1 进化地位
      • 2.7.2 主要特征
      • 2.7.3 分类概况
      • 2.7.4 价值
    • 2.8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无脊椎动物成功进化到陆生的一个类群
      • 2.8.1 进化地位
      • 2.8.2 主要特征
      • 2.8.3 分类概况
      • 2.8.4 价值
    • 2.9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 2.9.1 进化地位
      • 2.9.2 主要特征
      • 2.9.3 分类概况
      • 2.9.4 价值
    • 2.10 脊索动物门(Chordata):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鰓裂的高等动物
      • 2.10.1 进化地位
      • 2.10.2 尾索动物亚门
      • 2.10.3 头索动物亚门
      • 2.10.4 脊椎动物亚门
    • 2.11 圆口纲(Cyclostomata):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 2.11.1 进化地位
      • 2.11.2 主要特征
      • 2.11.3 分类概况
      • 2.11.4 价值
    • 2.12 鱼纲(Pisces):适应水中游泳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
      • 2.12.1 进化地位
      • 2.12.2 主要特征
      • 2.12.3 分类概况
      • 2.12.4 价值
    • 2.13 两栖纲(Amphibia):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 2.13.1 进化地位
      • 2.13.2 主要特征
      • 2.13.3 分类概况
      • 2.13.4 价值
    • 2.14 爬行纲(Reptilia):真正意义的陆生脊椎动物
      • 2.14.1 进化地位
      • 2.14.2 主要特征
      • 2.14.3 分类概况
      • 2.14.4 价值
    • 2.15 鸟纲(Aves):适应空中飞翔生活的恒温脊椎动物
      • 2.15.1 进化地位
      • 2.15.2 主要特征
      • 2.15.3 分类概况
      • 2.15.4 价值
    • 2.16 哺乳纲(Mammalia):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 2.16.1 进化地位
      • 2.16.2 主要特征
      • 2.16.3 分类概况
      • 2.16.4 价值
  • 第三章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 3.1 皮肤系统:外部屏障与保护
      • 3.1.1 无脊椎动物的体表结构及其演化
      • 3.1.2 脊椎动物的皮肤系统及其演化
    • 3.2 骨骼系统:支持身体
      • 3.2.1 动物支持骨架的几种形式
      • 3.2.2 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及其演化
    • 3.3 肌肉系统:运动的力量
      • 3.3.1 肌肉组织尚未分化形成
      • 3.3.2 中胚层来源的肌肉系统的初步分化
      • 3.3.3 肌肉系统进一步分化和发达
      • 3.3.4 肌肉系统发达分化为体节肌、鳃节肌和皮肤肌
    • 3.4 消化系统:食物加工与营养吸收
      • 3.4.1 消化管的结构及其演化
      • 3.4.2 消化腺
    • 3.5 呼吸系统:体内与体外的气体交换
      • 3.5.1 呼吸器官的演化
      • 3.5.2 呼吸的机械装备逐渐完善
      • 3.5.3 呼吸道和消化管逐渐分开
    • 3.6 循环系统:代谢物质的体内运输
      • 3.6.1 动物体内运输的形式
      • 3.6.2 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化
    • 3.7 排泄系统:含氮代谢废物的处理
      • 3.7.1 无脊椎动物排泄器官的类型
      • 3.7.2 脊椎动物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化
      • 3.7.3 含氨废物的类型及其适应
    • 3.8 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信息与定位
      • 3.8.1 光感受器
      • 3.8.2 平衡器与听觉器
      • 3.8.3 其他物理感受器
      • 3.8.4 化学感受器
    • 3.9 神经系统:指挥与协调中心
      • 3.9.1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演化
      • 3.9.2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演化
    • 3.10 生殖系统与个体发育:种族繁衍
      • 3.10.1 动物的繁殖方式
      • 3.10.2 生殖系统与繁殖方式的演化
      • 3.10.3 动物发育的一般规律
      • 3.10.4 动物的个体发育
  • 第四章 动物的活动与调节
    • 4.1 觅食与消化
      • 4.1.1 觅食行为与食物选择
      • 4.1.2 食物的消化
      • 4.1.3 食物的吸收
      • 4.1.4 觅食与消化的调节
      • 4.1.5 动物的营养需要
    • 4.2 呼吸与代谢
      • 4.2.1 动物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
      • 4.2.2 外呼吸与呼吸运动
      • 4.2.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4.2.4 内呼吸与氧化代谢
      • 4.2.5 呼吸的调节
    • 4.3 排泄与稳态
      • 4.3.1 含氮废物的排泄
      • 4.3.2 动物的主要排泄方式及其适应
      • 4.3.3 动物水盐平衡调节
    • 4.4 防御与免疫
      • 4.4.1 动物的外部防御
      • 4.4.2 动物的内部防御(免疫)
      • 4.4.3 免疫系统的进化
    • 4.5 交配与繁殖
      • 4.5.1 动物的交配
      • 4.5.2 动物的交配制度
      • 4.5.3 动物的繁殖周期
      • 4.5.4 动物的育幼与照料
      • 4.5.5 动物繁殖策略
    • 4.6 探究与学习
      • 4.6.1 动物学习的过程
      • 4.6.2 动物的学习方式
      • 4.6.3 学习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
    • 4.7 迁徙与定向
      • 4.7.1 动物迁徙的原因
      • 4.7.2 动物迁徙的类型
      • 4.7.3 迁徙中的导航与定向
    • 4.8 集群与社会
      • 4.8.1 集群的利与弊
      • 4.8.2 社会等级制度
      • 4.8.3 合作与利他
      • 4.8.4 通信与交流
      • 4.8.5 集体决策
  • 第五章 动物的生态与适应
    • 5.1 动物生态学的层次结构
    • 5.2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 5.3 生态因子对动物的影响
      • 5.3.1 非生物因子的影响
      • 5.3.2 生物因子的影响
    • 5.4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一一动物的生态类群
    • 5.5 动物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 5.5.1 种群统计学特征
      • 5.5.2 种群增长
      • 5.5.3 种群调节
    • 5.6 动物的种间关系
    • 5.7 全球气候变化与动物的未来
  • 附录1 以动物为研究对象(材料)获得的诺贝尔奖
  • 附录2 我国动物学领域“两院”院士
  • 附录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索引

“现代动物学”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包含书中各章的教学课件、自测题等资源,不定期更新。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