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在第三版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标准,结合相应教学改革实际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对老化的理解。包括老年人的生理改变、心理改变、认知功能改变和患病特征及治疗原则。中篇为老年护理技能。包括老年护理、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老年人常见意外的预防与急救、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护理、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老年人的家庭护理、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老年人的临终关怀及养老模式。下篇为常见老年病临床护理问题与措施。包括老年人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教材内容体现专业,注重技能。各单元有学习目标、小结和自测题,部分单元还有案例分析题。本书配套建设数字化辅教辅学资源,可扫描书中二维码或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Abook新形态教材网(http://abook.hep.com.cn)获取各单元教学课件、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补充知识。
本教材可供全国职业院校医药卫生类护理、助产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老年护理岗位培训、养老护理员资格培训及老年护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 前辅文
- 上篇 对老化的理解
- 第一单元 总论
- 第一节 老年和老化
- 第二节 老年病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单元 老年人的生理改变
- 第一节 脏器的生理改变
- 第二节 感觉的生理改变
- 第三节 运动系统的生理改变
- 第四节 免疫系统的生理改变
- 第三单元 老年人的心理改变
-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评估
- 第二节 老年人的焦虑心理
- 第三节 老年人的抑郁心理
- 第四节 老年人的其他心理问题
- 第五节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 第四单元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改变
- 第一节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特点与评价
- 第二节 老年期痴呆
- 第三节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增进与维护
- 第五单元 老年人的患病特征及治疗原则
- 中篇 老年护理技能
- 第六单元 老年护理
- 第一节 老年护理的概述
- 第二节 老年护理的方法
- 第三节 老年护理的伦理问题
- 第七单元 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
- 第一节 沟通的概念
- 第二节 与老年人沟通的特点与方式
- 第三节 与老年人沟通的目的和技巧
- 第八单元 老年人常见意外的预防与急救
- 第一节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
- 第二节 老年人常见意外的预防及急救
- 第九单元 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护理
- 第一节 休息、睡眠的护理
- 第二节 活动的护理
- 第三节 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 第四节 排泄护理
- 第五节 清洁护理
- 第十单元 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 第一节 老年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 第二节 老年健康教育的方法
- 第十一单元 老年人的家庭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老年人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 第三节 对家庭护理照料者的支持
- 第四节 对家庭护理照料者的指导
- 第十二单元 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
- 第一节 老年康复护理的内容
- 第二节 老年性疾病康复的层次
- 第三节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
- 第十三单元 老年人的临终关怀
-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概述
-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护理内容
-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护理方法
- 第十四单元 养老模式
- 第一节 国内外养老模式概况
- 第二节 我国养老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护理人员在各类养老模式中的职责与作用
- 下篇 常见老年病临床护理问题与措施
- 第十五单元 老年人泌尿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泌尿系统的改变
- 第二节 前列腺增生症
- 第三节 尿路感染
- 第四节 慢性肾衰竭
- 第十六单元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心血管的变化
- 第二节 心绞痛
-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
-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第五节 高血压
- 第十七单元 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胃肠系统的变化
- 第二节 慢性胃炎
-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 第四节 胆囊炎、胆结石
- 第五节 便秘
- 第六节 消化道肿瘤
- 第十八单元 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
- 第二节 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和健康问题
- 第三节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 第四节 老年人肺炎
- 第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第六节 老年肺气肿
- 第十九单元 老年人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变化
-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第三节 糖尿病
-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
- 第二十单元 老年人精神、神经系统的变化和护理
- 第一节 老年人神经系统的生理性衰老表现
- 第二节 脑血管疾病
- 第三节 帕金森病
本数字课程是老年护理(第四版)纸质教材的配套资源,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出版形式,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分为教材使用建议、教学设计、全书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其他拓展资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