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植物学(第3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廖文波 刘蔚秋 冯虎元 辛国荣 石祥刚
定价:
58.00元
ISBN:
978-7-04-054696-5
版面字数:
66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20-12-0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植物学/植物生物学

全书由结构植物学和系统演化植物学两篇组成。上篇介绍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个体发育等内容。下篇叙述了林奈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分类依据、生活史、代表属种及其生态习性,包括藻类、菌物、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类群的系统编排主要依据分子系统学、分支系统学原理与方法,以及所构建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概念,划分各单系群和姐妹群,并结合形态演化证据扼要地讨论了相关类群的起源和系统化。教材最后一章概述了被子植物的系统进化理论和观点,结合地质演化历程,归纳了植物界各类群的系统发育进程。

本书适合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专业,以及农林院校、医学院校的农学、林学、园艺学、中药学、药学和医学等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植物保护工作者及野外植物爱好者参考。

  • 前辅文
  • 绪论
    • 一、植物学的萌芽和兴起
    • 二、生物分界与分类阶元
    • 三、植物多样性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 四、植物学的分支学科
  • 上篇 结构植物学
    • 第一章 植物细胞
      •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一、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 三、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 一、有丝分裂
        • 二、减数分裂
      •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
        • 二、植物细胞的分化
    • 第二章 植物组织
      •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
      •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系统和维管组织
    •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 第一节 根
        • 一、根的功能
        • 二、根与根系
        • 三、根尖的结构与发育
        • 四、根的初生结构
        • 五、侧根与不定根的形成
        • 六、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 七、根瘤与菌根
        • 八、特化的根
      • 第二节 茎
        • 一、茎的功能
        • 二、茎的形态
        • 三、茎尖的结构与发育
        • 四、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 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 六、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 七、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 八、特化的茎
      • 第三节 叶
        • 一、叶的生理功能
        • 二、叶的形态
        • 三、叶的起源和发育
        • 四、叶的结构
        • 五、叶的生态类型
        • 六、叶的衰老与落叶
        • 七、特化的叶
      •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 一、根与茎的联系
        • 二、茎与分枝及叶的联系
        • 三、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 第一节 花
        • 一、花的形态和结构
        • 二、花序
        • 三、花芽分化
      •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 一、花药的发育
        • 二、花粉粒的发育
        • 三、花粉粒的形态及内含物
      •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
        • 一、胚珠的发育
        • 二、胚囊的形成
      • 第四节 开花与传粉
        • 一、开花
        • 二、传粉
      • 第五节 受精作用
        • 一、花粉粒的萌发与生长
        • 二、双受精作用
        • 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 第六节 种子和果实
        • 一、种子
        • 二、果实
        •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 下篇 系统演化植物学
    • 第五章 藻类(Algae)
      • 第一节 藻类概论
        • 一、生境
        •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
        • 三、藻类分门
      • 第二节 蓝藻门(Cyan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繁殖
        • 三、分类及代表
        • 四、蓝藻门在生物界的地位
      • 第三节 红藻门(Rhod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繁殖
        • 三、分类及代表
        • 四、红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 第四节 绿藻门(Chlor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繁殖
        • 三、分类及代表
        • 四、绿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 第五节 灰藻门(Glaucocyst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繁殖
        • 三、分类及代表
        • 四、灰藻门在藻类进化中的地位
      • 第六节 裸藻门(Euglen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繁殖
        • 三、分类及代表
        • 四、裸藻门在生物界的地位
      • 第七节 隐藻门(Cryptophyta)
      • 第八节 不等鞭毛门(Heterokontophyta)
        • 一、金藻纲(Chrysophyceae)
        • 二、黄群藻纲(Synurophyceae)
        • 三、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
        • 四、黄藻纲(Xanthophyceae)
        • 五、褐枝藻纲(Phaeothamniophyceae)
        • 六、褐藻纲(Phaeophyceae)
      • 第九节 甲藻门(Pyrr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繁殖
        • 三、分类及代表
        • 四、甲藻门在植物界的地位
      • 第十节 藻类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 一、依内共生理论建立的藻类植物系统树
        • 二、藻类体型及生活史的进化
    • 第六章 菌物(fungi)
      • 第一节 黏菌门(Myxomycota)
        • 一、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二节 植黏菌门(Phytomyxea)
        • 一、主要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三节 卵菌门(Oomycota)
        • 一、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四节 真菌界(Fungi)概述
        • 一、特征
        • 二、繁殖及生活史
        • 三、分类
        • 四、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 第五节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 一、主要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六节 捕虫霉菌门(Zoopagomycota)
        • 一、主要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七节 毛霉菌门(Mucoromycota)
        • 一、主要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八节 子囊菌门(Ascomycota)
        • 一、主要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九节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 一、主要特征
        • 二、主要类群
      • 第十节 菌物进化
    • 第七章 地衣(Lichen)
      • 一、地衣及其特征
      • 二、形态及构造
      • 三、繁殖
      • 四、分类及代表类群
      • 五、生态学意义及经济价值
    • 第八章 苔藓植物(Bryophyte)
      • 第一节 苔藓植物概论
        • 一、基本特征
        •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
      • 第二节 苔类植物门(Marchanti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主要类群
      • 第三节 角苔植物门(Anthocerot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主要类群
      • 第四节 藓类植物门(Bryophyta)
        • 一、形态结构
        • 二、主要类群
      • 第五节 苔藓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 一、起源和进化
        • 二、苔藓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 第九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e)
      • 第一节 维管植物的概念与中柱的类型
        • 一、中柱类型及其进化
        • 二、维管植物的分类
      •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 一、孢子体
        • 二、孢子囊与孢子
        • 三、配子体
        • 四、生活史
        • 五、蕨类植物的分类
      • 第三节 石松纲(Lycopodiopsida)
        • 一、石松目(Lycopodiales)
        • 二、水韭目(Isoetales)
        • 三、卷柏目(Selaginellales)
      • 第四节 水龙骨纲(Polypodiopsida)
        • 一、木贼亚纲(Equisetidae)
        • 二、瓶尔小草亚纲(Ophioglossidae)
        • 三、合囊蕨亚纲(Marattiidae)
        • 四、水龙骨亚纲(Polypodiidae)
      • 第五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 一、蕨类植物经历的地质年代
        • 二、化石蕨类植物的主要类群
        • 三、蕨类植物的起源和进化概述
    • 第十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 第一节 种子植物概论
      •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
        • 一、苏铁纲(Cycadopsida)
        • 二、银杏纲(Ginkgopsida)
        • 三、买麻藤纲(Gnetopsida)
        • 四、松柏纲(Coniferopsida)
      • 第四节 裸子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 一、胚珠的起源
        • 二、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 第一节 被子植物概述
        • 一、被子植物的特征
        •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
      • 第二节 被子植物(一)基部类
        • 一、无油樟目(Amborellales)
        • 二、睡莲目(Nymphaeales)
        • 三、木兰藤目(Austrobaileyales)
      • 第三节 被子植物(二)木兰类
        • 一、白樟目(Canellales)
        • 二、胡椒目(Piperales)
        • 三、木兰目(Magnoliales)
        • 四、樟目(Laurales)
      • 第四节 被子植物(三)金粟兰类
      • 第五节 被子植物(四)单子叶类
        • 一、菖蒲目(Acorales)
        • 二、泽泻目(Alismatales)
        • 三、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
        • 四、薯蓣目(Dioscoreales)
        • 五、露兜树目(Pandanales)
        • 六、百合目(Liliales)
        • 七、天门冬目(Asparagales)
        • 八、棕榈目(Arecales)
        • 九、鸭跖草目(Commelinales)
        • 十、姜目(Zingiberales)
        • 十一、禾本目(Poales)
      • 第六节 被子植物(五)金鱼藻类
      • 第七节 被子植物(六)真双子叶类
        • 一、真双子叶类基部群(Basal Eudicots)
        • 二、核心真双子叶类基部群(Basalcore Eudicots)五桠果科(Dilleniaceae)
        • 三、超级蔷薇类基部群(Basalsuperrosids)
        • 四、蔷薇类基部群(Basal Rosids)
        • 五、蔷薇群(Rosids)
        • 六、超级菊类基部群(Basal Superasterids)
        • 七、菊类基部群(Basal Asterids)
        • 八、菊群(Asterids)
      • 第八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 二、被子植物发生的方式
        • 三、被子植物常见分类系统
    • 第十二章 植物系统学概要及其发展动态
      • 第一节 植物的系统发育
        • 一、地球的进化及植物的系统发育历程
        • 二、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建立
      • 第二节 植物系统学的发展动态简介
        • 一、植物分子系统学
        • 二、分支系统学
  • 参考文献

本数字课程与《植物学》(第3版)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所列资源有每章的名词术语和教学PPT,以及知识点拓展,以便读者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知识点的讲解视频参见本数字课程(定制版)(http://icc.hep.com.cn/sysn/zwx)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