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下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作者:
《中国近代史》编写组
定价:
36.70元
ISBN:
978-7-04-052655-4
版面字数:
31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出版时间:
2020-01-16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历史
二级分类:
历史学
三级分类:
历史学

暂无
  • 第八章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一、《新青年》杂志与“德”“赛”二先生
      • 二、文学革命
      • 三、对儒学的批判和儒学的衰落
    • 第二节 五四运动
      • 一、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的失败
      •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及意义
      • 三、各种新思潮的涌入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
      •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三、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 四、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
  • 第九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
      •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国内外形势
      • 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的逐步形成
      • 三、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方针的确立
      • 四、中国国民党的改组
    • 第二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 一、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 二、黄埔军校与广州国民政府建立
      • 三、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
    • 第三节 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的高涨
      • 一、北洋军阀混战与北伐前的北京政局
      • 二、北伐胜利进军
      • 三、工农运动的深入开展
      • 四、武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 第四节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 一、国共统一战线的分化与斗争
      • 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三、武汉“分共”与国民革命夭折
  • 第十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与土地革命战争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二、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 三、改组派的反蒋活动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 五、废约外交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
      • 一、发动武装起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
      • 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与苏区土地革命
      • 四、“围剿”与反“围剿”
      • 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六、红军长征
    • 第三节 30年代前后的社会、思想和文化
      • 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
      • 二、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 三、教育与科学研究
      • 四、乡村建设运动
      • 五、中间政派与蒋介石集团的争斗
  • 第十一章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与中国局部抗战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 二、“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
      • 三、热河沦陷与长城抗战
      • 四、察哈尔抗战与福建事变
      • 五、国民党政府坚持“安内攘外”方针
    • 第二节 华北事变与全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一、华北事变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 二、“一二·九”学生运动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第三节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 一、瓦窑堡会议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初步确立
      • 二、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调整
      • 三、“两广事变”与绥远抗战
      •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第二次合作
  • 第十二章 全民族抗战的坚持与胜利
    • 第一节 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 一、卢沟桥事变与全国抗战开始
      • 二、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 三、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
      • 四、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战局与政局
      •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 四、国民党反共与皖南事变
      • 五、民主宪政运动和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
      • 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 第三节 全国抗战时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 一、国民党的战时经济政策与大后方的建设
      •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 三、延安整风运动
      • 四、抗战时期的学术研究与教育
    • 第四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 一、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 二、日本扶持华北伪政权和汪伪政权
      • 三、沦陷区民众的反侵略斗争
    •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的国际局势
      • 二、中美、中英“新约”签订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三、豫湘桂战役的溃败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 四、滇缅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攻势作战
      • 五、中共七大的召开及其重要影响
      • 六、日本无条件投降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 七、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 第十三章 国共谈判与全面内战的爆发
    • 第一节 战后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动向
      • 一、国民党坚持独裁与力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
      • 二、中共主张和平建国方针以及在华北华东的接收
      • 三、民主党派的政治活动
    • 第二节 和平谈判与政治协商
      • 一、国共重庆和平谈判
      •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三、停战谈判与美国调处国共冲突
    • 第三节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 一、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 二、国共关系全面破裂
      • 三、人民爱国民主运动与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第四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
      • 一、解放区工作的拓展
      • 二、土地改革
      •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四、夺取全国胜利纲领的制定和实施
      • 五、各大战场继续推进
  • 第十四章 国民党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第一节 国统区的全面危机
      • 一、国民党政治危机的加剧
      • 二、国统区经济状况的急剧恶化
      • 三、财政金融危机的总爆发
      • 四、国民党腐败的加剧
    • 第二节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 一、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
      •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与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一、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局面基本形成
      •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 阅读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第一版后记
  • 第二版后记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HTML
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
HTML
上海银行公会改组风波(1929—1931)
HTML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
HTML
详见纸质图书
关于抗日战争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HTML
详见纸质图书
战与和的变奏——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的中国政局演变
HTML
详见纸质图书
三大战略决战中的毛泽东和蒋介石
HTML
详见纸质图书
论“紫石英”号事件
HTML
详见纸质图书
阅读文献
HTML
详见纸质图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