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修订版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技能鉴定规范,结合本课程近几年的实际教学情况修订而成。
本书内容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分别从形态变化和功能代谢的角度来阐明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第三版增加了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第五节(心力衰竭);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的第四节(呼吸衰竭);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的第四节(肝性脑病);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三节(急性肾衰竭);删减替换了文中过时的病案分析及链接。
与第二版相比,本书有以下特点:替换了文中的过时病案;更新了习题、增加了大量的动手动脑题;将书后光盘内容修订后变为学习卡网上资源;书中增设了二维码资源,包括知识拓展、标本展示、切片照片、视频、动画、教材演示文稿、在线测试;本书在http://abook.hep.com.cn(利用书后所附学习卡登录)上提供网络课程、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库、习题库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护理类、医学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管理类各专业使用。
- 前辅文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病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 第二节 病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
- 第三节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学习病理学的方法
- 第五节 参观实验室
-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 第三节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 第三章 组织损伤与修复
- 第一节 组织轻微损伤(适应)
- 第二节 组织轻度损伤(变性)
- 第三节 组织重度损伤(死亡)
- 第四节 组织的修复
-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第一节 充血
- 第二节 血栓形成
- 第三节 栓塞
- 第四节 梗死
- 实验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第五章 炎症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 第四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 第五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 实验二 炎症
- 第六章 肿瘤
-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 第三节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 第五节 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
- 第六节 常见肿瘤举例
- 第七节 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及控制
- 第八节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
- 实验三 肿瘤
-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第一节 风湿病
- 第二节 慢性心瓣膜病
-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
-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五节 心力衰竭
- 实验四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肺炎
-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第四节 呼吸衰竭
- 实验五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
-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 第三节 门脉性肝硬化
- 第四节 肝性脑病
- 实验六 消化系统疾病
-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
-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 第二节 肾盂肾炎
-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
- 实验七 泌尿系统疾病
- 第十一章 传染病
- 第一节 结核病
- 第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四节 伤寒
-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 实验八 传染病
- 第十二章 发热
- 第一节 发热的概念
-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及分类
- 第三节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特点
-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改变
-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 第十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第十四章 水肿
- 第一节 水肿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 第二节 水肿的病变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
- 第十五章 休克
-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代谢与器官功能的变化
- 第十六章 缺氧
- 第一节 缺氧的概念及常用的血氧指标
-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及特点
-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本数字课程是《病理学基础(第三版)》纸质教材的配套资源,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出版形式,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分为全书教案、教学课件、练习题、补充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13.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文档pptx
详见纸质图书
13.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文档pptx
详见纸质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