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改革的经验,而编写的一本具有新型体系的实验教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分为三章,第一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误差、不确定度的基础知识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第三章介绍了系统误差的消除以及设计性实验的思路。中篇为第四章,收入了18个涉及力学、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的实验,供学生在第一学期中选用。下篇为第五章,安排了37个综合提高和设计性实验,供学生在第二学期中选择使用。本书在编写时贯彻了“层次梯度鲜明”和“注重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配套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将AR与实验项目相融合,拓展了教材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读者参考。
- 前辅文
- 上篇
- 绪论
- 第一章 测量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
- 1.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 1.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1.3有效数字及其表示
- 1.4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 1.5练习
- 第二章物理实验基本操作
- 2.1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
- 2.2物理实验的基本仪器
- 2.3物理实验中的基本调整与操作技术
- 2.4计算机与微型计算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 第三章设计性实验
- 3.1设计性实验的性质与任务
- 3.2处理系统误差的一般知识
- 3.3实验方案的选择和实验仪器的配套
- 中篇
- 第四章实验
- 实验4-1长度的基本测量
- 实验4-2物体密度的测定
- 实验4-3扭摆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 实验4-4三线摆
- 实验4-5扭秤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 实验4-6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 实验4-7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 实验4-8热电偶温度计测金属冷却曲线和熔点
- 实验4-9伏安法测电阻与元件的伏安特性
- 实验4-10多量程电表的设计
- 实验4-11直流电桥测电阻
- 实验4-12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 实验4-13静电场的模拟描迹
- 实验4-14用读数显微镜观察盐类结晶过程
- 实验4-15薄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 实验4-16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的组装
- 实验4-17分光计的调节
- 实验4-18数码摄影技术
- 下篇
- 第五章实验
- 实验5-1用传感器测空气相对压力系数
- 实验5-2重力加速度的研究
- 实验5-3霍尔效应
- 实验5-4磁场分布的测量
- 实验5-5简谐振动的研究
- 实验5-6动量守恒定律
- 实验5-7动态法测材料的杨氏模量
- 实验5-8声速测量
- 实验5-9等厚干涉(牛顿环、劈尖、干涉)
- 实验5-10用双棱镜干涉测钠光波长
- 实验5-11测定三棱镜的色散
- 实验5-12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 实验5-13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及其使用
- 实验5-14F-P干涉仪测波长差
- 实验5-15氩原子第一激发电势的测定
- 实验5-16电子比荷的测定
- 实验5-17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 实验5-18氢原子光谱的研究
- 实验5-19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
- 实验5-20光纤传输技术
- 实验5-21光栅光谱仪的应用
- 实验5-22塞曼效应
- 实验5-23仿真实验
- 实验5-24光学薄膜厚度和折射率测量
- 实验5-25超声波的应用
- 实验5-26用冲击电流计测量电容和高阻
- 实验5-27色度学实验
- 实验5-28全息照相与观察
- 实验5-29毛细管法测量液体黏度
- 实验5-30红外通信特性实验
- 实验5-31 RLC电路特性的研究
- 实验5-32温度-电压变换及其特性研究
- 实验5-33巨磁电阻效应及其应用
- 实验5-34声光效应与超声光栅实验
- 实验5-35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
- 实验5-36 LED特性实验
- 实验5-37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