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历史新编 古代史(上册)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张岂之
定价:
69.00元
ISBN:
978-7-04-034093-8
版面字数:
568.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566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3-03-12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历史
二级分类:
历史学
三级分类:
历史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历史新编》的第一卷。

本书叙述了中国古代自上古至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艺术、宗教、学术思想、民族关系等史实,既清晰地叙述了纷繁复杂的史实脉络,又介绍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先秦部分重视介绍考古学的进展,并对礼制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内容推陈出新。秦汉部分不仅将历史过程叙述出来,更注意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深刻独到。魏晋南北朝部分用较短的篇幅将这段变动复杂的历史清晰地介绍给读者,文字简练清楚。

本书可供高校历史专业师生和专业工作者、社会读者学习参考。

  • 前辅文
  • 第一章 原始人群及其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 一、关于人类起源的探索
      • 二、直立人
      • 三、早期智人
      • 四、晚期智人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文化
      • 一、旧石器遗址
      • 二、旧石器文化的特点
      • 三、中石器时代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
    • 第一节 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与分布
      • 一、文化区系
      • 二、裴李岗文化
      • 三、仰韶文化
      • 四、龙山文化
      • 五、马家窑文化
      • 六、其他新石器遗址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
      • 一、农业
      • 二、制陶
      • 三、治玉
      • 四、纺织
      • 五、造船
    •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精神文化
      • 一、原始思维
      • 二、观象授时
      • 三、美术工艺
      • 四、音乐舞蹈
    • 第四节 新石器晚期的文明因素
      • 一、冶金
      • 二、刻画符号
      • 三、城邑
      • 四、社会形态
  • 第三章 夏朝
    • 第一节 文献所见的夏朝
      • 一、大禹建夏
      • 二、太康失国 少康复国
      • 三、孔甲淫乱 夏桀失国
    • 第二节 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
      • 一、关于夏文化的探索
      • 二、二里头遗址
      • 三、东下冯遗址
  • 第四章 商朝
    • 第一节 文献所见的商代历史
      • 一、商族的起源
      • 二、殷人的先公
      • 三、汤武革命
      • 四、殷道兴衰
      • 五、商纣亡国
    • 第二节 殷墟考古与发掘
      • 一、甲骨的发现与殷墟地望的确定
      • 二、甲骨的科学发掘与整理
      • 三、武官村大墓与殷墟妇好墓
      • 四、洹北商城
    • 第三节 商朝的都邑
      • 一、偃师商城
      • 二、郑州商城
      • 三、小双桥遗址
      • 四、藁城台西遗址
    • 第四节 商王权的发展与政治制度
      • 一、商代的王权
      • 二、宗族组织
      • 三、官制
      • 四、军制和刑罚
      • 五、宗庙祭祀
  • 第五章 西周
    • 第一节 周人的兴起
      • 一、后稷
      • 二、公刘迁豳
      • 三、太王迁岐
      • 四、文王兴周
    • 第二节 武王克商与周公摄政
      • 一、武王克商
      • 二、牧野之战
      • 三、迁都于镐
      • 四、管蔡之乱
      • 五、周公东征
      • 六、营建洛邑
    • 第三节 西周的典章制度
      • 一、封建制度
      • 二、嫡长子继承制
      • 三、宗法制度
      • 四、同姓不婚制
      • 五、国野制度
      • 六、教育制度
    • 第四节 西周的经济与生活
      • 一、土地分配与赋税制
      • 二、工商食官制
      • 三、城市生活
      • 四、都城建设
    • 第五节 西周的治乱
      • 一、成康之治
      • 二、昭王南巡
      • 三、穆王西游
      • 四、厉王止谤
      • 五、幽王失国
  • 第六章 春秋
    • 第一节 春秋十二诸侯
      • 一、平王东迁
      • 二、周郑交质
      • 三、诸侯不朝
      • 四、天子求赙
    • 第二节 五霸迭兴
      • 一、齐桓首霸
      • 二、宋楚泓之战
      • 三、晋楚城濮之战
      • 四、秦霸西戎
      • 五、向戌弭兵
    • 第三节 列国政权的下移
      • 一、三桓专鲁
      • 二、田氏代齐
      • 三、三家分晋
    • 第四节 春秋疆域
      • 一、东夷
      • 二、戎狄
      • 三、百濮
      • 四、百越
      • 五、巴蜀
  • 第七章 战国
    • 第一节 列国的变法与改革
      • 一、魏国李悝变法
      • 二、楚国吴起变法
      • 三、秦国商鞅变法
    • 第二节 大国争霸局面的形成
      • 一、七雄争强
      • 二、魏国崛起
      • 三、齐秦并雄
      • 四、赵国的盛衰
      • 五、秦兼并六国
    • 第三节 学术思想
      • 一、百家争鸣
      • 二、儒家
      • 三、墨家
      • 四、道家
      • 五、法家
      • 六、名家
      • 七、兵家
      • 八、阴阳家及其他
    • 第四节 科技和文化
      • 一、天文历算
      • 二、物理学
      • 三、地理学
      • 四、医学
      • 五、诗文
      • 六、书画
      • 七、乐舞
  • 第八章 秦的兴亡
    • 第一节 秦帝国的成立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奠基
      • 一、秦的统一
      • 二、郡县制度的确立
      • 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 第二节 秦王朝的经济管理
      • 一、秦经济制度的苛酷风格
      • 二、秦帝国的区域经济政策
    • 第三节 秦王朝的文化政策
      • 一、“书同文”的文化规划
      • 二、焚书坑儒
    • 第四节 秦王朝的覆亡
      • 一、秦末政治危局
      • 二、反秦武装斗争的胜利
  • 第九章 西汉帝国与王莽的新朝
    • 第一节 汉并天下
      • 一、楚汉战争
      • 二、汉初政治形势
    • 第二节 文景之治
      • 一、文景时期的施政原则
      • 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第三节 汉武帝时代
      • 一、帝权的加强
      • 二、军事成功与汉帝国的疆域扩张
      • 三、以儒学为基石的文化建构
      • 四、服务于大一统政治的经济政策
      • 五、晚年汉武帝与“巫蛊之祸”
    •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 一、昭宣中兴
      • 二、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 第五节 王莽和新朝政权
      • 一、王莽改制
      • 二、赤眉、绿林起义
  • 第十章 东汉帝国的兴衰
    • 第一节 汉光武帝的政治实践
      • 一、东汉王朝的建立
      • 二、刘秀帝业的基础
      • 三、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 第二节 东汉政治形态与社会结构的新格局
      • 一、豪强的兴起
      • 二、门阀大族的出现和影响
      • 三、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权力争夺
    • 第三节 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东移
      • 一、基本经济区地位的变化
      • 二、江南经济的高速度开发
      • 三、岭南经济的进步
    • 第四节 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 一、对北匈奴的战争
      • 二、羌人起义与“破羌”战争
      • 三、乌桓与鲜卑
      • 四、中原文化与东南民族文化的交融
    • 第五节 东汉王朝的衰败与黄巾起义
      • 一、东汉末年的政治危局
      • 二、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 第十一章 秦汉社会的文化形态
    • 第一节 秦汉宗教文化与民间礼俗
      • 一、宗教格局
      • 二、民间礼俗迷信
    • 第二节 学术文化
      • 一、儒学的地位
      • 二、史学和子学的成就
      • 三、文学丰收
    • 第三节 科学发明
      • 一、实用之学的进步
      • 二、纸的发明和普及
  • 第十二章 三国西晋
    • 第一节 三国鼎立
      • 一、董卓之乱
      • 二、曹操统一中原
      • 三、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
    • 第二节 魏国
      • 一、政治变革和制度创新
      • 二、屯田制和经济复苏
      • 三、九品官人法和司马氏夺权
    • 第三节 蜀国
      • 一、刘备乱世起家,终成帝业
      • 二、诸葛亮内修政理,外抚夷越
      • 三、北伐与蜀国衰亡
    • 第四节 吴国
      • 一、孙氏江东建国
      • 二、镇抚山越,开发江东
      • 三、孙吴大族与吴的衰亡
    • 第五节 西晋建立与统一全国
      • 一、西晋的建立与皇权弱化
      • 二、西晋灭吴与统一全国
      • 三、占田制与小农经济
    • 第六节 门阀士族的形成
      • 一、门阀士族的形成
      • 二、占田荫客制与依附关系的发展
      • 三、少数民族的内迁
    • 第七节 八王之乱
      • 一、宗王分封与出镇
      • 二、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
      • 三、西晋的灭亡
  • 第十三章 东晋十六国
    • 第一节 东晋的建立
      • 一、江东大族的动向
      • 二、东晋的建立
      • 三、祖逖北伐
    • 第二节 东晋门阀政治
      • 一、王与马,共天下
      • 二、东晋的政治经济制度
      • 三、侨置郡县与土断
    • 第三节 桓温北伐与淝水之战
      • 一、桓温三次北伐
      • 二、淝水之战
    • 第四节 东晋的衰亡
      • 一、淝水战后东晋的内争
      • 二、孙恩、卢循起义
      • 三、刘裕代晋称帝
    • 第五节 十六国前期
      • 一、成汉
      • 二、汉 前赵
      • 三、后赵
    • 第六节 十六国中期
      • 一、前燕
      • 二、前秦
      • 三、前凉
    • 第七节 十六国后期
      • 一、后燕 南燕 北燕
      • 二、后秦 夏
      • 三、西秦 后凉 南凉 北凉 西凉
  • 第十四章 南北朝
    • 第一节 宋齐梁陈的更替
      • 一、宋
      • 二、齐
      • 三、梁
      • 四、陈
    • 第二节 南朝的社会经济
      • 一、经济开发与发展的成就
      • 二、大族经济与依附民
      • 三、小农的困境
      • 四、南方蛮、俚、僚等少数民族
    • 第三节 士族衰落与寒人兴起
      • 一、士族的衰落
      • 二、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 三、寒人掌机要
      • 四、寒人武将的崛起
    • 第四节 南北的和与战
      • 一、南北战争
      • 二、通使往来
      • 三、和战交替
    • 第五节 北魏统一北方
      • 一、拓跋鲜卑的兴起
      • 二、北魏的建立
      • 三、北魏前期社会
    • 第六节 冯太后与孝文帝改革
      • 一、均田制与三长制
      • 二、迁都洛阳
      • 三、汉化改革
    • 第七节 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
      • 一、北魏后期政治的腐败
      • 二、鲜卑族的贵贱、贫富分化
      • 三、从六镇开始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 第八节 东魏与西魏
      • 一、东、西魏的对峙
      • 二、东魏:吏治崩坏与整顿
      • 三、西魏:关中本位政策
    • 第九节 北齐与北周 隋统一全国
      • 一、北齐衰落
      • 二、北周统一北方
      • 三、隋代周与统一全国
  • 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 第一节 哲学和宗教
      • 一、 魏晋玄学
      • 二、佛教与道教
      • 三、无神论
    • 第二节 史学、文学和艺术
      • 一、史学
      • 二、文学
      • 三、艺术
    • 第三节 科学技术
      • 一、数学和天文历法
      • 二、医学、化学
      • 三、农学、地理学
  • 附表
    • 附表一 原始社会分期简表
    • 附表二 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表
    • 附表三 夏商周三代年表
    • 附表四 春秋战国列国世系对照表
    • 附表五 秦汉魏晋南北朝帝王世系表
    • 附表六 十六国兴亡表
    • 附表七 大事年表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