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桥梁工程(下册)第2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强士中
定价:
31.30元
ISBN:
978-7-04-030890-7
版面字数:
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1-01-13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土建水利类
二级分类:
交通土建类核心课
三级分类:
桥梁工程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在2004年第1版的基础上从“大土木”的专业要求出发,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新修订的土木工程专业规范的指导思想,对各章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订。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内容为第1~9章,具体包括绪论、桥梁的设计与规划、桥梁设计荷载、桥梁材料、桥面构造、混凝土简支梁桥、钢桥、桥梁支座、桥梁墩台。下册内容为第10~14章,具体包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拱桥、城市立交桥、斜拉桥、悬索桥。每章后设有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可根据需要选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桥梁工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桥梁工程研究、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前辅文
  •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
    • 10.1 概述
      • 10.1.1 孔跨分布
      • 10.1.2 截面形式
      • 10.1.3 预应力钢筋的形式
    • 10.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结构构造
      • 10.2.1 支架上施工的连续梁
      • 10.2.2 平衡悬臂灌筑法施工的连续梁
      • 10.2.3 顶推法施工的连续梁
    • 10.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与计算
      • 10.3.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10.3.2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 10.3.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次内力的计算
      • 10.3.4 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梁的抗剪计算
    • 10.4 混凝土刚构桥的构造与计算特点
      • 10.4.1 概述
      • 10.4.2 刚构桥的类型
      • 10.4.3 刚构桥的构造特点
      • 10.4.4 刚构桥的结构构造
      • 10.4.5 刚构桥的设计计算特点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11章 拱桥
    • 11.1 概述
      • 11.1.1 拱桥的发展
      • 11.1.2 拱桥的受力特点
    • 11.2 拱桥的结构体系和分类
    • 11.3 拱桥构造
      • 11.3.1 主拱圈的构造
      • 11.3.2 拱上建筑的构造
      • 11.3.3 其他细部构造
      • 11.3.4 其他类型拱的构造
    • 11.4 拱桥的设计
      • 11.4.1 拱桥的总体布置
      • 11.4.2 拱桥拱轴线的选择
      • 11.4.3 拱桥横截面设计
    • 11.5 拱桥的计算
      • 11.5.1 悬链线无铰拱的内力计算
      • 11.5.2 拱桥计算的有限单元法
      • 11.5.3 拱桥强度与稳定性验算
      • 11.5.4 拱桥内力调整
    • 11.6 拱桥施工
      • 11.6.1 拱桥的就地浇筑施工
      • 11.6.2 拱桥的装配式施工和无支架施工方法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12章 城市立交桥
    • 12.1 概述
    • 12.2 立交桥的基本特点与布置
      • 12.2.1 立交的基本组成
      • 12.2.2 立交的分类
      • 12.2.3 常用的立交形式及特点
      • 12.2.4 立交桥的总体布置及构造
    • 12.3 曲线梁桥
      • 12.3.1 曲线梁桥的分类
      • 12.3.2 曲线梁桥的力学特性
      • 12.3.3 曲线梁桥的常用分析方法
      • 12.3.4 曲线梁桥预应力钢筋配置中的若干问题
    • 12.4 斜梁桥
      • 12.4.1 斜桥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12.4.2 斜梁桥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13章 斜拉桥
    • 13.1 概述
      • 13.1.1 斜拉桥得以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 13.1.2 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 13.1.3 斜拉桥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2 斜拉桥的总体布置
      • 13.2.1 孔跨布置
      • 13.2.2 主梁的支承体系
      • 13.2.3 斜拉索的布置
      • 13.2.4 斜拉索的索面形状
      • 13.2.5 斜拉索疏密度的选择
      • 13.2.6 索塔的布置
    • 13.3 主梁截面的选择和设计
      • 13.3.1 混凝土梁
      • 13.3.2 钢梁、结合梁和混合梁
    • 13.4 索塔的截面设计
    • 13.5 斜拉索的构造、锚固和防腐
      • 13.5.1 斜拉索的构造
      • 13.5.2 斜拉索的锚固
      • 13.5.3 斜拉索的防腐
    • 13.6 斜拉桥的计算分析
      • 13.6.1 斜拉桥内力的整体分析
      • 13.6.2 索力初拟
      • 13.6.3 斜拉桥施工内力的计算方法
      • 13.6.4 斜拉桥的非线性问题
      • 13.6.5 斜拉桥计算的其他问题
    • 13.7 斜拉桥的施工
    • 13.8 桥例
      • 13.8.1 苏通长江大桥
      • 13.8.2 日本多多罗大桥
      • 13.8.3 湖北鄂东长江大桥
      • 13.8.4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 13.8.5 武汉长江公路桥(武汉长江二桥)
      • 13.8.6 上海杨浦大桥
    • 13.9 斜拉桥的发展前景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第14章 悬索桥
    • 14.1 概述
    • 14.2 悬索桥的发展过程
      • 14.2.1 古代悬索桥
      • 14.2.2 现代悬索桥的开端
      • 14.2.3 世界各国大跨悬索桥
    • 14.3 悬索桥的主要构件
    • 14.4 重力刚度的概念以及悬索桥的建造
      • 14.4.1 重力刚度的概念
      • 14.4.2 悬索桥的施工步骤
    • 14.5 悬索桥的设计计算
      • 14.5.1 大缆曲线形状
      • 14.5.2 悬索桥的设计计算理论
    • 14.6 桥例
      • 14.6.1 明石海峡大桥
      • 14.6.2 西堠门大桥
      • 14.6.3 润扬长江大桥
      • 14.6.4 江阴长江大桥
      • 14.6.5 香港青马大桥
    • 14.7 悬索桥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与习题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