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物理学原理简明教程(第二版)上册


作者:
许丽萍、田瑞生
定价:
32.80元
ISBN:
978-7-04-045405-5
版面字数:
5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暂无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6-08-15
物料号:
45405-00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物理学与天文学类
二级分类:
理工类专业物理学基础课程
三级分类:
大学物理学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第一篇 力学;第二篇 振动与波;第三篇 热学;第四篇 电磁学(电学部分)。下册内容包括:第四篇 电磁学(磁学部分及电磁场理论);第五篇 波动光学;第六篇 近代物理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理科非物理类专业选用。

  • 前辅文
  • 第0 章 绪论———物理学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0.1 何为物理
    • 0.2 素质内涵与素质平台
    • 0.3 科学素质平台的组成及物理学的作用
    • 0.4 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 0.5 物理学与技术的关系
  • 第一篇 力 学
    • 引言
    • 第1 章 质点运动学
      • 1.1 物理量及其量度
        • 1.1.1 单位制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 1.1.2 国际单位制
        • 1.1.3 时间
        • 1.1.4 长度
        • 1.1.5 质量
      • 1.2 参考系和坐标系
        • 1.2.1 参考系 坐标系 质点
        • 1.2.2 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位移
      • 1.3 速度和加速度
        • 1.3.1 速度
        • 1.3.2 加速度
      • 1.4 直线运动
        • 1.4.1 匀速直线运动
        • 1.4.2 匀变速直线运动
        • 1.4.3 自由落体
      • 1.5 抛体运动
        • 1.5.1 运动叠加原理
        • 1.5.2 抛体运动
      • 1.6 圆周运动
        • 1.6.1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
        • 1.6.2 变速圆周运动
        • 1.6.3 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 1.7 曲线运动
        • 1.7.1 曲线运动的自然坐标系表示
        • 1.7.2 质点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 1.8 相对运动
      • 1.9 应用拓展———风洞
      • 思考题
      • 习题
    • 第2 章 牛顿定律
      • 2.1 牛顿运动定律
        • 2.1.1 牛顿第一定律
        • 2.1.2 牛顿第二定律
        • 2.1.3 牛顿第三定律
        • 2.1.4 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 2.2 几种常见力
        • 2.2.1 物理学中基本的相互作用
        • 2.2.2 几种常见力
      • 2.3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举例
      • 2.4 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 2.4.1 非惯性系
        • 2.4.2 惯性力
      • 2.5 应用拓展
      • 思考题
      • 习题
    • 第3 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 3.1 动量与冲量 质点的动量定理
        • 3.1.1 质点的动量
        • 3.1.2 力的冲量
        • 3.1.3 质点的动量定理
      • 3.2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 3.2.1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 3.2.2 质点系的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 3.2.3 动量守恒定律
      • 3.3 功 动能 动能定理
        • 3.3.1 功
        • 3.3.2 动能 质点的动能定理
      • 3.4 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势能
        • 3.4.1 几种常见力的功
        • 3.4.2 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 3.4.3 势能
      • 3.5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 3.5.1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 3.5.2 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 3.5.3 机械能守恒定律
        • 3.5.4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3.6 碰撞
      • 3.7 应用拓展———火箭
      • 思考题
      • 习题
    • 第4 章 刚体的转动
      • 4.1 刚体运动学
        • 4.1.1 刚体和刚体的定轴转动
        • 4.1.2 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 4.1.3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 4.1.4 刚体绕定轴的匀速和匀变速转动
      • 4.2 力矩 转动惯量
        • 4.2.1 力矩M
        • 4.2.2 转动惯量
        • 4.2.3 平行轴定理
      • 4.3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
        • 4.3.1 转动定律
        • 4.3.2 转动定律的应用
      • 4.4 角动量 冲量矩 角动量守恒定律
        • 4.4.1 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 4.4.2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 4.5 力矩的功 刚体绕定轴转动中的动能定理
        • 4.5.1 力矩的功
        • 4.5.2 力矩的功率
        • 4.5.3 刚体绕定轴转动中的动能定理
        • 4.5.4 刚体的重力势能
      • 4.6 应用拓展———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 4.6.1 回转仪
        • 4.6.2 猫的空中转体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二篇 振动与波
    • 引言
    • 第5 章 机械振动
      • 5.1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 5.1.1 弹簧振子
        • 5.1.2 小角度摆动的单摆
        • ∗5.1.3 复摆
      • 5.2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
        • 5.2.1 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 5.2.2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描述
        • 5.2.3 振幅A 和初相φ 的确定
        • 5.2.4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 5.3 简谐振动的能量
      • 5.4 简谐振动的合成
        • 5.4.1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 5.4.2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合成拍
        • 5.4.3 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 ∗5.4.4 两个相互垂直的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合成 李萨如图
      • 5.5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 5.5.1 阻尼振动
        • 5.5.2 受迫振动
        • 5.5.3 共振
      • ∗5.6 非线性振动系统
      • 5.7 应用拓展
        • 5.7.1 太空秤
        • 5.7.2 声音频谱与频谱分析
        • 5.7.3 共振
      • 思考题
      • 习题
    • 第6 章 机械波
      • 6.1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
        • 6.1.1 机械波的形成
        • 6.1.2 横波和纵波
        • 6.1.3 描述波动的物理量
        • 6.1.4 波线 波前 波面
      • 6.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 6.2.1 平面简谐波函数的导出
        • 6.2.2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 6.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 6.3.1 波的能量
        • 6.3.2 能流密度
      • 6.4 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
        • 6.4.1 惠更斯原理
        • 6.4.2 原理应用
      • 6.5 波的干涉
        • 6.5.1 波的叠加原理
        • 6.5.2 波的干涉
      • 6.6 驻波
        • 6.6.1 驻波的产生
        • 6.6.2 半波损失
        • 6.6.3 弦振动的简正模式
        • 6.6.4 驻波的能量
      • 6.7 多普勒效应
        • 6.7.1 波源S 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速度vo 运动
        • 6.7.2 观察者静止不动,波源相对介质以速度vs 运动
        • 6.7.3 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
      • 6.8 声波 超声波与次声波
        • 6.8.1 声波
        • 6.8.2 超声波
        • 6.8.3 次声波
      • 6.9 应用拓展
        • 6.9.1 地震波
        • 6.9.2 拖曳阵列声呐
        • 6.9.3 多普勒检查
        • 6.9.4 次声武器
      • 思考题
      • 习题
  • 第三篇 热 学
    • 引言
    • 第7 章 气体动理论
      • 7.1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 7.1.1 平衡态
        • 7.1.2 状态参量和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 7.2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 7.2.1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 ∗7.2.2 压强公式的推导
        • 7.2.3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 7.3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
        • 7.3.1 自由度
        • 7.3.2 能量均分定理
        • 7.3.3 理想气体的内能
      • 7.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 7.4.1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 7.4.2 分子速率的三个统计值
      • 7.5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 7.6 应用拓展———负温度
      • 思考题
      • 习题
    • 第8 章 热力学基础
      • 8.1 热力学第一定律
        • 8.1.1 准静态过程
        • 8.1.2 功 热量 内能
        • 8.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 8.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的应用
        • 8.2.1 等体过程 摩尔定容热容
        • 8.2.2 等压过程 摩尔定压热容
        • 8.2.3 等温过程
        • 8.2.4 绝热过程
        • 8.2.5 绝热线与等温线
        • 8.2.6 四种热力学过程的比较
      • 8.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 8.3.1 循环过程
        • 8.3.2 热机和制冷机
        • 8.3.3 卡诺循环
      • 8.4 热力学第二定律
        • 8.4.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 8.4.2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 8.4.3 卡诺定理
        • 8.4.4 能量品质
      • 8.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熵 熵增加原理
        • 8.5.1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不可逆性的微观解释
        • 8.5.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 8.5.3 玻耳兹曼公式 熵增加原理
        • 8.5.4 熵变的计算
        • ∗8.5.5 克劳修斯熵的提出
      • ∗8.6 信息熵简介
        • 8.6.1 信息和熵的关系
        • 8.6.2 信息熵
      • 8.7 应用拓展
        • 8.7.1 永动鸟的永动奥秘
        • 8.7.2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解决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
      • 思考题
      • 习题
  • 第四篇 电磁学(电学部分)
    • 引言
    • 第9 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 9.1 库仑定律
        • 9.1.1 电荷守恒定律
        • 9.1.2 库仑定律
      • 9.2 电场强度
        • 9.2.1 电场强度
        • 9.2.2 场强叠加原理
      • 9.3 电场强度通量和高斯定理
        • 9.3.1 电场线
        • 9.3.2 电场强度通量
        • 9.3.3 高斯定理
      • 9.4 静电场环路定理 电势能
        • 9.4.1 静电场力做功
        • 9.4.2 静电场环路定理
        • 9.4.3 电势能
      • 9.5 电势
        • 9.5.1 电势
        • 9.5.2 点电荷激发电场的电势
        • 9.5.3 电势叠加原理
      • 9.6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 思考题
      • 习题
    • 第10 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 10.1 静电场中的导体
        • 10.1.1 静电平衡条件
        • 10.1.2 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 10.1.3 静电平衡时场强与电荷分布的关系
        • 10.1.4 静电屏蔽
      • 10.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10.2.1 电介质的极化
        • 10.2.2 电极化强度
        • 10.2.3 以电位移表示的高斯定理
      • 10.3 电容与电容器
        • 10.3.1 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 10.3.2 电容器
        • 10.3.3 电容器的并联与串联
      • 10.4 静电场的能量
      • 10.5 静电应用与危害
        • 10.5.1 静电应用
        • 10.5.2 静电危害
      • 10.6 应用拓展———压电效应
      • 思考题
      • 习题

物理学原理简明教程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数字课程涵盖丰富的动画资源,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媒体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与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