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作者:
《伦理学》编写组
定价:
35.10元
ISBN:
978-7-04-033835-5
版面字数:
3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4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出版时间:
2012-05-1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哲学
二级分类:
哲学
三级分类:
哲学

编写课题组由18 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清华大学万俊人、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和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
       本书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材的首席专家和编写成员由国内伦理学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组成。全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对伦理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阐述,讲述并分析了伦理思想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道德起源与发展、结构与功能、规范与范畴、道德建设、价值与修养,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等内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评价,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本书可作为高校哲学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思政等专业的学生使用和社会读者学习参考。

  • 前辅文
  • 导言
    •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 二、伦理学的性质和使命
    • 三、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 四、学习伦理学的意义和要求
  • 第一章 伦理思想传统
    • 第一节 正确看待伦理思想传统
      • 一、伦理思想传统的形成
      • 二、伦理思想传统的继承
      • 三、伦理思想传统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传统
      • 一、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
      • 二、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派别
      • 三、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西方伦理思想传统
      • 一、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
      • 二、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派别
      • 三、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其革命变革
      •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革命变革与重大意义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伦理学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
      • 二、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伦理学创新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
      • 一、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几种道德起源说
      •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演变
      • 一、原始社会道德
      • 二、奴隶社会道德
      • 三、封建社会道德
      • 四、资本主义社会道德
      • 五、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 一、道德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二、道德在善恶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发展
      • 三、道德在批判继承中发展
  • 第四章 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
      • 一、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
      •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 第二节 道德的结构
      • 一、社会道德结构
      • 二、个体道德结构
      • 三、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
    • 第三节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 三、道德功能作用发挥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 第一节 道德原则的界定及其依据
      • 一、道德原则及其历史形态
      • 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和架构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要义
      •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依据
      •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 一、人权与人道主义
      •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
      • 一、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要义
      • 二、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依据
      • 三、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实践
  • 第六章 道德规范
    • 第一节 道德规范的内涵与作用
      • 一、道德规范的内涵
      • 二、道德规范的作用
    • 第二节 道德规范的运行过程
      • 一、道德规范内化的必要
      • 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 三、道德规范由他律转向自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 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
      •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 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层次性
  • 第七章 道德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善恶
      • 一、善恶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
      • 二、道德善与道德正当
      • 三、趋善避恶
    • 第二节 道德义务
      • 一、道德义务的内涵与实质
      • 二、道德义务的特征
      • 三、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 第三节 良心
      • 一、良心的内涵和作用
      • 二、良心与德性
      • 三、坚守良心
    • 第四节 荣辱
      • 一、道德荣誉与道德耻辱
      • 二、荣辱感
      • 三、明荣知耻
    • 第五节 幸福
      • 一、正确理解幸福
      • 二、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 三、追求幸福
  • 第八章 道德心理和道德情感
    • 第一节 道德心理及其形成
      • 一、何为道德心理
      • 二、道德心理的形成
      • 三、道德心理的特征
    • 第二节 道德认识
      • 一、道德认识的含义
      • 二、道德认识的功能
      • 三、道德认识的阶段
      • 四、道德认识的目的
    • 第三节 道德情感
      • 一、道德情感的特性及其体验
      • 二、道德情感的功能
      • 三、四种基本道德情感
    • 第四节 道德意志
      • 一、道德意志的定义
      • 二、道德意志的磨砺
      • 三、道德意志自由的实现
  • 第九章 道德价值和道德评价
    • 第一节 道德价值
      • 一、价值与道德价值
      • 二、道德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道德价值的多样取向与一元导向
    • 第二节 道德选择
      •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选择
      • 二、道德选择中的自由与必然
      • 三、道德冲突的类型及解决
      • 四、道德境遇与道德选择
    • 第三节 道德评价
      • 一、道德评价的标准
      • 二、道德评价的依据
      • 三、道德评价的类型与手段
  • 第十章 道德教育与道德传播
    •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 一、道德教育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 二、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特点和方式
      • 一、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
      • 二、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 三、实施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 四、道德教育实施的榜样示范
    • 第三节 道德传播与当代道德教育
      • 一、道德传播的教育功能
      • 二、道德传播的现代媒介
      • 三、道德传播的伦理责任
      • 四、道德传播的社会管理
  • 第十一章 道德理想与道德修养
    • 第一节 道德理想
      • 一、道德理想的特征与类型
      • 二、道德理想与道德信念
      • 三、道德理想与道德品质
    • 第二节 道德修养
      • 一、道德修养的必要与可能
      • 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与基本方法
    • 第三节 道德境界
      • 一、道德境界及其类型
      • 二、道德境界的实现与超越
  • 第十二章 道德建设
    • 第一节 道德建设概述
      • 一、道德建设的主体
      • 二、道德建设的目的和任务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
    • 第二节 社会公德建设
      •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与特点
      • 二、社会公德建设与公共秩序
      • 三、社会公德建设与公民参与
      • 四、社会公德建设的制度保障
    • 第三节 职业道德建设
      •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与特点
      • 二、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 三、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第四节 家庭美德建设
      • 一、家庭美德的内涵与特点
      •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
      •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
    • 第五节 个人品德建设
      • 一、个人品德的内涵与特点
      • 二、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
      • 三、个人品德建设的途径
  • 阅读文献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