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政治经济学(第五版)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作者:
逄锦聚 洪银兴 林岗 刘伟
定价:
47.00元
ISBN:
978-7-04-040292-6
版面字数:
5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360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4-07-03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经济学
三级分类:
经济学

本书是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最新修订版第五版,主要内容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反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书自2002年1月问世后,曾被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五版在体系结构上,除个别章和一些节、目调整外,基本保持了前四版的格局,在内容上则大量吸收了实践发展和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增加了若干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主要有:吸收我国经济学理论的最新重大进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等作了重要修改和新的阐释;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论述;深化了对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方向、方法的阐释和经验的总结,加强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论述;增加了对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论述;以新的观点和材料深化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论述;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除了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外,还适当调整了章节结构;增加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论述。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合作为相关考试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参考用书。

  • 前辅文
  •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三、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四、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 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 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
        •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 一、商品经济
        •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 第二节 价值量
        •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二、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 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 四、科技、管理与价值创造
      • 第三节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 一、市场经济
        •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一、货币的起源
        • 二、货币的职能
      •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 二、信用货币
        • 三、外汇
      •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 一、货币的层次
        • 二、货币乘数
        •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 第一节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 一、资本的含义
        • 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 三、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 第二节 资本经营
        • 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 二、资本经营
        • 三、风险资本的运营
      • 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 一、资本的循环
        • 二、资本的周转
    •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 第二节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 第四节 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 第一节 信用及其功能
      • 第二节 信用制度
      • 第三节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
      • 第一节 竞争引起垄断
        • 一、竞争的特征与功能
        • 二、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
      •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
        •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
        • 二、垄断利润
      • 第三节 有效竞争与反垄断
        • 一、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 二、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
  •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三、剩余价值率
      •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 一、工资的本质
        •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 三、资本主义地租
    • 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 第一节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 一、企业
        • 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
        • 二、从自然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
        • 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
        • 二、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三、“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
    •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国家干预的目标
        • 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
        • 三、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 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
    •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
        •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
        •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三、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
        • 二、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
        •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 一、资本积累
        •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
        • 三、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
      • 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节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决定因素
        • 二、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
        • 二、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根本任务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及其依据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依据
        • 二、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
        •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一、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基本含义
        •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与效率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差距及其调节
    •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 第三节 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任务和方向
        • 三、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
        • 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
    •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
        •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与企业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 一、现代企业制度
        • 二、国有企业改革
        •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 三、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
        • 二、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
        • 三、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
      •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 一、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可能性
        • 二、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 三、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 四、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及其原因
    •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二、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一、“三步走”战略和“两个百年”目标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实现民族复兴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道路
        •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五、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 一、国际贸易
        • 二、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 第三节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三、保障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
        • 一、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 二、我国经济波动的状况及其原因
      •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
        • 一、宏观调控的模式
        •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 三、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阅读参考书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