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遗传学(第3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
戴灼华 王亚馥
定价:
56.00元
ISBN:
978-7-04-044557-2
版面字数:
80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44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6-07-01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
遗传学

暂无
  • 前辅文
  • 第一部分 传递遗传学
    • 1 绪论
      • 1.1 遗传学的涵义
        • 1.1.1 遗传学的定义
        • 1.1.2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 1.2 遗传学的发展
        • 1.2.1 遗传学的诞生
        • 1.2.2 细胞遗传学时期
        • 1.2.3 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时期
        • 1.2.4 分子遗传学时期
      • 1.3 遗传学的应用
        • 1.3.1 遗传学与农牧业
        • 1.3.2 遗传学与医药业
        • 1.3.3 遗传学与社会和法律
    • 2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 2.1 细胞周期及染色体行为
        • 2.1.1 细胞周期
        • 2.1.2 染色质与染色体
        • 2.1.3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 2.1.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2.2 遗传物质的证明
        • 2.2.1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 2.2.2 噬菌体感染实验
        • 2.2.3 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
      • 2.3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
        • 2.3.1 DNA的分子结构
        • 2.3.2 RNA的分子结构
      • 2.4 DNA复制
        • 2.4.1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 2.4.2 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 2.4.3 环状双链DNA的复制
        • 2.4.4 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
      • 2.5 转录与翻译
        • 2.5.1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及增强子
        • 2.5.2 RNA的加工
        • 2.5.3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
        • 2.5.4 密码子的例外与特殊属性
        • 2.5.5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
      • 2.6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 2.6.1 中心法则与遗传信息流
        • 2.6.2 中心法则的修正与发展
      • 2.7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 2.7.1 早期基因概念
        • 2.7.2 顺反子与操纵子
        • 2.7.3 断裂基因与重叠基因
        • 2.7.4 转座子
        • 2.7.5 基因的现代概念
    • 3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 3.1 分离定律
        • 3.1.1 孟德尔单基因(因子)的杂交实验及其遗传分析
        • 3.1.2 分离定律
      • 3.2 自由组合定律
        • 3.2.1 孟德尔的双因子杂交实验及其遗传分析
        • 3.2.2 孟德尔定律的测交证明
      • 3.3 遗传学数据的χ2分析
      • 3.4 人类性状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 3.4.1 人类遗传的系谱分析法
        • 3.4.2 人类简单的孟德尔遗传特征
      • 3.5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 3.5.1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的关系
        • 3.5.2 外显率与表现度
        • 3.5.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 4 连锁遗传分析
      • 4.1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 4.1.1 性别与性染色体
        • 4.1.2 人类的性染色体
        • 4.1.3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
        • 4.1.4 环境因子与性别决定
      • 4.2 性连锁遗传分析
        • 4.2.1 黑腹果蝇的伴性遗传分析
        • 4.2.2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 4.2.3 果蝇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 4.2.4 人类的性连锁遗传分析
        • 4.2.5 其他伴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 4.3 剂量补偿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 4.3.1 性染色质体
        • 4.3.2 剂量补偿效应与Lyon假说
        • 4.3.3 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分子机制
      • 4.4 连锁交换与重组
        • 4.4.1 果蝇的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 4.4.2 连锁群
        • 4.4.3 遗传的第三定律
      • 4.5 连锁分析与染色体作图
        • 4.5.1 基因直线排列原理及其相关概念
        • 4.5.2 基因定位的方法
        • 4.5.3 遗传干涉与并发系数
        • 4.5.4 利用作图函数计算大图距
        • 4.5.5 四分子分析与作图
        • 4.5.6 人类的基因定位
    • 5 核外遗传分析
      • 5.1 核外遗传及其特征
        • 5.1.1 紫茉莉花斑叶的遗传
        • 5.1.2 酵母小菌落的遗传
        • 5.1.3 衣藻抗生素抗性的遗传
        • 5.1.4 草履虫及果蝇中的核外遗传
      • 5.2 母体影响
        • 5.2.1 短暂的母体影响
        • 5.2.2 持久的母体影响
      • 5.3 线粒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 5.3.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及一般性质
        • 5.3.2 线粒体基因的蛋白质合成
        • 5.3.3 线粒体基因产物与核基因产物间的相互作用
        • 5.3.4 线粒体DNA突变与人类疾病
      • 5.4 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 5.4.1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
        • 5.4.2 叶绿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
        • 5.4.3 叶绿体DNA的几种基本类型
        • 5.4.4 叶绿体遗传系统与核遗传系统的关系
      • 5.5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与进化
        • 5.5.1 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为内共生体
        • 5.5.2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进化
      • 5.6 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
        • 5.6.1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应用
        • 5.6.2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 6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 6.1 数量性状及其多基因学说
        • 6.1.1 数量性状的概念
        • 6.1.2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学说
        • 6.1.3 阈性状及其特性
      • 6.2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 6.3 数量性状基因座及其作图
        • 6.3.1 数量性状基因座作图原理与步骤
        • 6.3.2 QTL定位的基本步骤
        • 6.3.3 QTL区间定位
      • 6.4 数量性状遗传率及计算方法
        • 6.4.1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
        • 6.4.2 估计遗传率的方法
        • 6.4.3 遗传率的性质
      • 6.5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 6.5.1 近交与杂交的遗传学效应
        • 6.5.2 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理论
  • 第二部分 遗传重组与作图
    • 7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 7.1 真核生物基因组
        • 7.1.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细胞与基因组结构的区别
        • 7.1.2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 7.2 真核生物的遗传重组
        • 7.2.1 遗传重组的概述
        • 7.2.2 同源重组的机制
      • 7.3 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变
        • 7.3.1 异常分离与基因转变
        • 7.3.2 基因转变的类型
        • 7.3.3 基因转变的分子机制
      • 7.4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交换与基因定位
        • 7.4.1 体细胞交换与单倍体化
        • 7.4.2 有丝分裂交换与基因定位
      • 7.5 真核生物基因的消除与扩增和重排
        • 7.5.1 基因消除
        • 7.5.2 基因扩增
        • 7.5.3 基因重排
    • 8 细菌的遗传分析
      • 8.1 细菌的细胞和基因组
        • 8.1.1 细菌的细胞
        • 8.1.2 细菌的基因组
      • 8.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其筛选
        • 8.2.1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
        • 8.2.2 细菌的培养与突变型筛选
      • 8.3 细菌的接合与染色体作图
        • 8.3.1 细菌接合现象的发现
        • 8.3.2 F因子及其转移
        • 8.3.3 细菌重组的特点
      • 8.4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 8.4.1 中断杂交实验原理
        • 8.4.2 中断杂交作图
        • 8.4.3 重组作图
      • 8.5 F′因子与性导
        • 8.5.1 F′因子
        • 8.5.2 性导
      • 8.6 细菌的转化与转导作图
        • 8.6.1 细菌的转化与作图
        • 8.6.2 细菌的转导与作图
      • 8.7 细菌同源重组的机制
        • 8.7.1 细菌同源重组的特点
        • 8.7.2 细菌同源重组的分子基础
      • 8.8 大肠杆菌的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
        • 8.8.1 大肠杆菌基因组图谱
        • 8.8.2 大肠杆菌的物理图与遗传图的比较
    • 9 病毒的遗传分析
      • 9.1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
        • 9.1.1 病毒的形态结构
        • 9.1.2 病毒的基因组
      • 9.2 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
        • 9.2.1 噬菌体的增殖
        • 9.2.2 噬菌体的突变型
      • 9.3 噬菌体突变型的重组测验
        • 9.3.1 重组测验与基因的精细结构分析
        • 9.3.2 T2突变型的两点测交与作图
        • 9.3.3 λ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
        • 9.3.4 T4突变型的三点测交与作图
      • 9.4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 9.4.1 互补测验与顺反子
        • 9.4.2 ΦX174条件致死突变的互补测验
        • 9.4.3 T4条件致死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 9.4.4 基因内互补
      • 9.5 噬菌体T4 rⅡ的缺失突变与作图
        • 9.5.1 缺失作图原理
        • 9.5.2 缺失作图方法
      • 9.6 λ噬菌体的基因组与位点专一性重组
        • 9.6.1 λ噬菌体的基因组
        • 9.6.2 λ原噬菌体与合子诱导
        • 9.6.3 原噬菌体的整合与切除
        • 9.6.4 位点专一性重组的分子机制
  • 第三部分 基因组及变异
    • 10 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
      • 10.1 真核生物基因组概述
      • 10.2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
        • 10.2.1 人类基因组计划
        • 10.2.2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10.2.3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与宏基因组研究
      • 10.3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 10.3.1 基因组测序策略
        • 10.3.2 基因组测序方法与组装
        • 10.3.3 新一代测序方法
        • 10.3.4 新一代测序方法的应用
      • 10.4 基因组图谱构建与应用
        • 10.4.1 遗传标记
        • 10.4.2 遗传图谱
        • 10.4.3 物理图谱
        • 10.4.4 人类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
        • 10.4.5 植物基因组遗传图谱的构建
        • 10.4.6 物理图谱的构建
        • 10.4.7 基因组图谱的应用
      • 10.5 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 10.5.1 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
        • 10.5.2 功能基因组学
        • 10.5.3 蛋白质组学
        • 10.5.4 代谢组学
        • 10.5.5 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基因组学
      • 10.6 基因组学研究新进展及应用
        • 10.6.1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10.6.2 千人基因组计划
        • 10.6.3 1000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
    • 11 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
      • 11.1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效应
        • 11.1.1 点突变
        • 11.1.2 插入/缺失突变
        • 11.1.3 动态突变
        • 11.1.4 回复突变和抑制基因突变
        • 11.1.5 功能丧失和功能获得突变
      • 11.2 突变的分子机理
        • 11.2.1 自发突变的分子机理
        • 11.2.2 诱发突变的分子机理
      • 11.3 动态突变
        • 11.3.1 动态突变及其机制
        • 11.3.2 动态突变与人类疾病
      • 11.4 基因突变的检测
        • 11.4.1 病毒和细菌基因突变的检测
        • 11.4.2 真菌营养缺陷型的检测
        • 11.4.3 果蝇突变体的检测
        • 11.4.4 人类显性突变的检测
        • 11.4.5 植物及其他动物突变体的检测
      • 11.5 DNA损伤修复机制
        • 11.5.1 光复活修复
        • 11.5.2 切除修复
        • 11.5.3 DNA糖苷酶修复及AP核酸酶修复途径
        • 11.5.4 错配修复系统
        • 11.5.5 重组修复
        • 11.5.6 SOS修复
        • 11.5.7 双链DNA断裂介导的同源重组及非同源性的末端连接
    • 12 染色体畸变
      • 12.1 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其遗传学效应
        • 12.1.1 唾腺染色体是遗传分析的理想材料
        • 12.1.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其机制
        • 12.1.3 缺失与假显性
        • 12.1.4 重复与果蝇棒眼突变
        • 12.1.5 倒位与交换抑制作用
        • 12.1.6 易位与假连锁遗传
      • 12.2 染色体数目变异
        • 12.2.1 染色体的倍性
        • 12.2.2 整倍体及其遗传特征
        • 12.2.3 非整倍体
      • 12.3 染色体畸变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12.3.1 利用假显性原理进行基因定位
        • 12.3.2 利用单体和缺体进行基因定位
      • 12.4 染色体畸变与人类疾病
        • 12.4.1 染色体结构改变与人类疾病
        • 12.4.2 染色体数目改变与人类疾病
      • 12.5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 12.5.1 人类染色体结构与近缘种之间的关系
        • 12.5.2 染色体变异与果蝇的进化
    • 13 转座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 13.1 转座因子的发现与分类
        • 13.1.1 转座因子的发现
        • 13.1.2 DNA转座
        • 13.1.3 反转录转座子
      • 13.2 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 13.2.1 插入序列
        • 13.2.2 转座子
        • 13.2.3 转座噬菌体
      • 13.3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 13.3.1 酵母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 13.3.2 果蝇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 13.3.3 玉米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 13.3.4 人类基因组中的转座子
      • 13.4 转座作用的分子机制
        • 13.4.1 DNA转座机制
        • 13.4.2 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座机制
      • 13.5 转座因子的遗传学效应及其应用
        • 13.5.1 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 13.5.2 诱发基因突变与启动外显子混编
        • 13.5.3 调节基因表达
        • 13.5.4 产生新的变异
        • 13.5.5 标记目的基因
        • 13.5.6 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 第四部分 基因的功能分析
    • 14 基因表达调控
      • 14.1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结构与调控机制
        • 14.1.1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 14.1.2 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 14.2 原核生物的其他类型操纵子及其调控机制
        • 14.2.1 半乳糖操纵子中的双重控制
        • 14.2.2 阿拉伯糖操纵子的双向控制
        • 14.2.3 色氨酸操纵子基因表达的衰减作用
      • 14.3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翻译调节
        • 14.3.1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严紧反应
        • 14.3.2 原核生物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自身调节
      • 14.4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
        • 14.4.1 顺式调节元件与转录调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14.4.2 基因表达的激素调节
      • 14.5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 14.5.1 选择性剪接
        • 14.5.2 反式剪接
        • 14.5.3 RNA编辑
      • 14.6 真核生物基因的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的调节
        • 14.6.1 翻译调节
        • 14.6.2 翻译后水平的调节
      • 14.7 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 14.7.1 RNA干扰
        • 14.7.2 miRNA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 14.7.3 原核生物中小分子RNA在基因表达中的调控作用
    • 15 表观遗传概论
      • 15.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及其演变
        • 15.1.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
        • 15.1.2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2 以染色质为基础的表观遗传变异与调控
        • 15.2.1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修饰
        • 15.2.2 组蛋白修饰与组蛋白变体
        • 15.2.3 染色质重塑与核小体装配
      • 15.3 基因组印记与表观遗传分析
        • 15.3.1 基因组印记与印记基因
        • 15.3.2 基因组印记的分子与细胞机制
        • 15.3.3 基因组印记与人类疾病
    • 16 发育遗传分析
      • 16.1 遗传与发育的关系
        • 16.1.1 遗传属性决定性状发育
        • 16.1.2 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统一
        • 16.1.3 胚胎形态发生过程
      • 16.2 果蝇早期胚胎极性的决定与形态发生素
        • 16.2.1 果蝇胚胎发育的起始与形态发生素
        • 16.2.2 果蝇背腹轴极性的形成
        • 16.2.3 果蝇前后轴极性的发生
      • 16.3 果蝇早期胚胎体节的形成与同源异形基因
        • 16.3.1 果蝇早期胚胎体节的形成
        • 16.3.2 同源异形基因簇及其保守性
      • 16.4 线虫与拟南芥的发育机制
        • 16.4.1 线虫发育的遗传控制
        • 16.4.2 控制拟南芥及其花发育的ABC模型
      • 16.5 种系决定的遗传控制
        • 16.5.1 线虫种质细胞的决定
        • 16.5.2 果蝇种质细胞的决定
      • 16.6 发育异常与癌变的遗传基础
        • 16.6.1 癌症与遗传发育的关系
        • 16.6.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16.6.3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致癌机制
        • 16.6.4 癌症发生的遗传学说
    • 17 免疫遗传分析
      • 17.1 抗原的遗传
        • 17.1.1 抗原
        • 17.1.2 红细胞抗原遗传
        • 17.1.3 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 17.2 抗体的遗传
        • 17.2.1 抗体及其多样性
        • 17.2.2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 17.2.3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组成
        • 17.2.4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表达
        • 17.2.5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 17.2.6 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遗传机制
      • 17.3 与免疫相关的某些疾病
        • 17.3.1 与HLA相关的疾病
        • 17.3.2 免疫缺陷病
    • 18 行为遗传概论
      • 18.1 行为遗传学与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1.1 行为遗传学的概念
        • 18.1.2 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2 果蝇求偶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2.1 果蝇求偶行为模式
        • 18.2.2 基因与果蝇求偶行为
      • 18.3 线虫聚集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3.1 线虫的聚集行为
        • 18.3.2 基因与线虫聚集行为
      • 18.4 鱼类群游行为与昆虫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4.1 鱼类群游行为的遗传模式
        • 18.4.2 昆虫社会行为与“超级基因”
      • 18.5 鼠类掘洞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5.1 鼠类的掘洞行为
        • 18.5.2 基因与鼠类掘洞行为
      • 18.6 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
        • 18.6.1 人类的行为与相关疾病
        • 18.6.2 基因与人类行为的相关疾病
      • 18.7 人类的行为紊乱与疾病的遗传基础
        • 18.7.1 人类简单行为紊乱与相关疾病的遗传基础
        • 18.7.2 人类复杂行为紊乱与相关疾病的遗传基础
  • 第五部分 群体与进化遗传分析
    • 19 群体遗传与进化
      • 19.1 群体的遗传组成
        • 19.1.1 孟德尔群体与基因库
        • 19.1.2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19.2 Hardy-Weinberg定律
        • 19.2.1 Hardy-Weinberg定律的内容
        • 19.2.2 平衡群体的特征及其应用
        • 19.2.3 χ2检验抽样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的平衡
        • 19.2.4 Hardy-Weinberg定律的扩展
      • 19.3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 19.3.1 非随机交配与莱特(Wright)定律
        • 19.3.2 基因突变与选择
        • 19.3.3 迁移与遗传漂变
      • 19.4 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及其检测
      • 19.5 物种及物种形成
        • 19.5.1 物种及生殖隔离
        • 19.5.2 物种形成的方式
      • 19.6 中性突变与分子进化
      • 19.7 新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起源
      • 19.8 人类进化概述
        • 19.8.1 人类的近亲及其分子生物学证据
        • 19.8.2 现代人的进化之路
        • 19.8.3 人类在加速进化中
  • 索引

遗传学(第3版)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紧密配合。立足全面展示遗传学课程体系及内容,并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成果,数字课程涵盖了教学课件、扩 展阅读、彩图、知识扩展、重要名词释义等内容,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