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植被生态学(第二版)


作者:
宋永昌
定价:
119.00元
ISBN:
978-7-04-046159-6
版面字数:
105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69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6-12-3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自然科学
二级分类:
生态
三级分类:
生态科学

《植被生态学》(第二版)基本保留初版格式和内容,延续初版“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的编写原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① 在保证全书系统性的要求下,对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的英美学派、苏俄学派以及法瑞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做了介绍,并利用一组样地实例对法瑞学派群落表制作过程做了较全面的介绍;② 联系全球生态带概述了全球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

布,重点叙述了中国植被类型,从植被型纲到植被型的高级单位,并以常绿阔叶林为例介绍了从植被型直到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群丛”的划分;③ 为了加强植被生态学的实践和应用,第二版中保留并增加了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及植被生态学应用的内容。

  • 前辅文
  • 第1章 绪论
    • 1.1 植被生态学的概念
    • 1.2 植被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 1.3 植被生态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 1.3.1 萌芽阶段
      • 1.3.2 奠基阶段
      • 1.3.3 成长阶段
      • 1.3.4 发展分化阶段
      • 1.3.5 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阶段
    • 1.4 植被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
    • 1.5 当前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动向
      • 1.5.1 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1.5.2 群落内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1.5.3 群落多样性形成和功能性状
      • 1.5.4 格局与过程
      • 1.5.5 植被保育、管理与恢复
      • 1.5.6 植被资源清查与植被志编纂
      • 1.5.7 全球变化植被生态学
      • 1.5.8 应用植被生态学
  • 第2章 植物群落的学说
    • 2.1 植物群落的概念
    • 2.2 植物群落形成的条件
    • 2.3 植物群落的识别
    • 2.4 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争论
      • 2.4.1 植物群落的整体论和个体论分歧
      • 2.4.2 植被“间断性”和“连续性”的争论
      • 2.4.3 群落组建中的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
      • 2.4.4 关于“植物群落”一词具体性和抽象性的不同见解
      • 2.4.5 “植物群落”一词是否也适用于栽培植被的歧见
  • 第3章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 3.1 确定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方法
      • 3.1.1 群落最小面积的确定
      • 3.1.2 最小面积概念的述评
    • 3.2 组成群落种的数量特征
      • 3.2.1 多度和密度
      • 3.2.2 盖度和优势度
      • 3.2.3 频度
      • 3.2.4 重要值
      • 3.2.5 高度和深度
      • 3.2.6 质量和体积
      • 3.2.7 同化面积和吸收面积
      • 3.2.8 群落成员型
    • 3.3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3.3.1 物种丰富度
      • 3.3.2 物种多样性
    • 3.4 种类组成的区系统计
    • 3.5 种类组成的区系成分分析
      • 3.5.1 组成群落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5.2 发生成分分析
      • 3.5.3 历史成分分析
      • 3.5.4 谱系结构分析
  • 第4章 植物群落中的种间相互关系
    • 4.1 种间相互关系类型
      • 4.1.1 竞争
      • 4.1.2 偏害作用
      • 4.1.3 偏利作用
      • 4.1.4 寄生
      • 4.1.5 互利共生
      • 4.1.6 原始合作
      • 4.1.7 促进作用
    • 4.2 种间联结和相关
      • 4.2.1 种间联结测定
      • 4.2.2 种间相关的测定
    • 4.3 生态位
      • 4.3.1 生态位概念
      • 4.3.2 生态位的测定
    • 4.4 生态种组
      • 4.4.1 生态种组的概念
      • 4.4.2 植物生态指示值与生态习性
      • 4.4.3 生态种组的确定
      • 4.4.4 生态种组与群落的结构和分类
    • 4.5 群落中的物种共存
  • 第5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 5.1 群落结构的概念
    • 5.2 群落结构的组件
      • 5.2.1 营养体组件
      • 5.2.2 繁殖体组件
      • 5.2.3 植物的生长型与生活型
      • 5.2.4 植物群落结构组分的表达
    • 5.3 植物群落的架构
      • 5.3.1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 5.3.2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
      • 5.3.3 层片和小群落
    • 5.4 植物功能群
      • 5.4.1 植物功能群的概念
      • 5.4.2 植物功能群的划分
  • 第6章 植物群落与环境
    • 6.1 环境的概念
    • 6.2 植物群落与气候
      • 6.2.1 气候与植被分布
      • 6.2.2 群落对气候的影响
    • 6.3 植物群落与土壤
      • 6.3.1 土壤化学性与植物群落
      • 6.3.2 土壤物理性与植物群落
      • 6.3.3 植物群落与土壤发育
    • 6.4 植物群落与地形
      • 6.4.1 大地形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6.4.2 中地形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6.4.3 小地形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6.4.4 山地植被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 6.5 植物群落与动物
    • 6.6 植物群落与土壤微生物
    • 6.7 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 6.8 植物群落与人类
  • 第7章 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与物质循环
    • 7.1 有关群落生产力的几个概念
    • 7.2 群落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7.2.1 测量输入的方法
      • 7.2.2 测量输出的方法
      • 7.2.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 7.3 构成群落生产力的基础
      • 7.3.1 净同化率与产量
      • 7.3.2 叶面积指数与产量
      • 7.3.3 生长期限与产量
      • 7.3.4 叶面积延续期与产量
    • 7.4 群落的生产力、生物量积累和能量转化
      • 7.4.1 群落生产力系数
      • 7.4.2 群落生物量积累率
      • 7.4.3 植被的能量转化率
    • 7.5 植被生产力的模型
      • 7.5.1 气候生产力模型
      • 7.5.2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 7.6 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生产力
      • 7.6.1 全球主要植被类型生物量及生产力
      • 7.6.2 中国植被生物量、生产力与固碳潜力
    • 7.7 群落的物质循环
      • 7.7.1 碳循环
      • 7.7.2 氮循环
      • 7.7.3 其他生命必要元素的循环
  • 第8章 植被动态——演替
    • 8.1 群落的物候节律
    • 8.2 群落的波动
    • 8.3 群落的演替
      • 8.3.1 群落演替类型
      • 8.3.2 稳定性与顶极群落
      • 8.3.3 群落演替的理论
      • 8.3.4 演替的机制
      • 8.3.5 演替模型
      • 8.3.6 演替的研究方法
  • 第9章 植被动态——植被历史
    • 9.1 植被的进化
      • 9.1.1 泥盆纪植被
      • 9.1.2 石炭纪植被
      • 9.1.3 二叠纪植被
      • 9.1.4 三叠纪植被
      • 9.1.5 侏罗纪植被
      • 9.1.6 白垩纪植被
      • 9.1.7 古近纪植被
      • 9.1.8 新近纪植被
      • 9.1.9 第四纪植被
    • 9.2 新生代中国植被分布
      • 9.2.1 古近纪中国植被分布
      • 9.2.2 新近纪中国植被分布
      • 9.2.3 第四纪中国植被分布
    • 9.3 植被历史研究方法
      • 9.3.1 植物的大化石
      • 9.3.2 孢粉分析
  • 第10章 植被的排序
    • 10.1 排序的基本概念
    • 10.2 直接排序
      • 10.2.1 直接测定环境因子的排序
      • 10.2.2 直接梯度分析
      • 10.2.3 群落-环境梯度
    • 10.3 间接排序
      • 10.3.1 极点排序
      • 10.3.2 主分量分析
      • 10.3.3 对应分析
    • 10.4 排序研究进展及相关软件
      • 10.4.1 排序研究进展
      • 10.4.2 常用排序软件
  • 第11章 植被的分类
    • 11.1 植被分类的概念和依据
    • 11.2 群落生态-外貌的植被分类
    • 11.3 群落结构的植被分类
    • 11.4 群落动态的植被分类
    • 11.5 优势度的植被分类
    • 11.6 区系特征的植被分类
    • 11.7 植被的数量分类
      • 11.7.1 等级聚合分类
      • 11.7.2 等级分划分类
      • 11.7.3 分类结果的图形表示
    • 11.8 植被分类的发展趋势
  • 第12章 区系特征的植被分类
    • 12.1 区系特征分类的理论基础
    • 12.2 区系特征分类的依据
      • 12.2.1 存在度和恒有度
      • 12.2.2 确限度
      • 12.2.3 物种的重要性
      • 12.2.4 均一性和同一性
    • 12.3 区系特征分类的群落制表
      • 12.3.1 制表的程序
      • 12.3.2 制表实例
    • 12.4 群落分类单位的确定
    • 12.5 法瑞学派群落分类的各级单位
      • 12.5.1 群丛以上的高级单位
      • 12.5.2 群丛以下的低级单位
    • 12.6 群落分类单位的命名
  • 第13章 中国植被的分类
    • 13.1 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
    • 13.2 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和单位
    • 13.3 中国植被分类单位的命名
    • 13.4 中国植被类型概述
      • 13.4.1 森林
      • 13.4.2 灌丛
      • 13.4.3 草本植被
      • 13.4.4 极端干旱植被
      • 13.4.5 极端寒冷植被
      • 13.4.6 极端多水植被
    • 13.5 栽培植被的分类
  • 第14章 植被的分布与分区
    • 14.1 群落复合体
      • 14.1.1 群落复合体的概念和类型
      • 14.1.2 群落复合体的研究途径
      • 14.1.3 群落复合体研究的取样与样地记录整理
      • 14.1.4 复合群落的分类
    • 14.2 群落的分布
      • 14.2.1 群落分布区
      • 14.2.2 替代群落
      • 14.2.3 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 14.3 植被分区
      • 14.3.1 植被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14.3.2 植被分区的单位和系统
    • 14.4 地球植被分区
      • 14.4.1 历史背景
      • 14.4.2 地球的植被带
  • 第15章 中国植被分区
    • 15.1 中国植被分布特点
      • 15.1.1 中国东部湿润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
      • 15.1.2 中国西北部干旱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
    • 15.2 中国植被分区沿革
    • 15.3 中国植被分区概述
      • 15.3.1 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域
      • 15.3.2 中国西北部草原荒漠区域
      • 15.3.3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 第16章 植被制图
    • 16.1 植被制图的目的
    • 16.2 植被图的种类
      • 16.2.1 按性质和内容划分的植被图种类
      • 16.2.2 按图的比例尺划分的植被图种类
    • 16.3 植被制图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 16.4 植被制图方法与步骤
      • 16.4.1 现状植被图制图方法与步骤
      • 16.4.2 潜在植被图制图方法与步骤
      • 16.4.3 生境类型图制图方法与步骤
      • 16.4.4 生长气候图绘制方法与步骤
    • 16.5 遥感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 16.5.1 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
      • 16.5.2 植被遥感制图
    • 16.6 地理信息系统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 16.7 植被图的应用
  • 第17章 植被的野外调查与样地资料整理
    • 17.1 植被研究中的取样
      • 17.1.1 取样的一般原则
      • 17.1.2 植被调查的取样单位
      • 17.1.3 取样方法的设计
    • 17.2 典型样地记录与整理
      • 17.2.1 典型样地记录法的样地设置
      • 17.2.2 典型样地记录法的样地记录
      • 17.2.3 典型样地记录法的样地记录整理
    • 17.3 标准样方记录与整理
      • 17.3.1 标准样方法的样方设置
      • 17.3.2 标准样方法的样地调查(以常绿阔叶林调查为例)
      • 17.3.3 标准样方法的样地资料整理
    • 17.4 距离测定法取样与整理
      • 17.4.1 距离测定法的野外工作
      • 17.4.2 距离测定法的数据整理
      • 17.4.3 距离测定法的取样点数量问题
      • 17.4.4 距离测定法中灌木和草本层的取样问题
    • 17.5 样地相似性的判断
      • 17.5.1 计算相似系数
      • 17.5.2 计算距离系数
    • 17.6 不同调查方法样地资料的统合
  • 第18章 植被生态学的应用
    • 18.1 植被的指示作用
      • 18.1.1 植被对土壤的指示作用
      • 18.1.2 植被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 18.1.3 植被对水文地质的指示作用
      • 18.1.4 植被对地质和矿产的指示作用
    • 18.2 植被生态学与大农业
      • 18.2.1 植被生态学与林业
      • 18.2.2 植被生态学与种植业
      • 18.2.3 植被生态学与牧业
      • 18.2.4 植被生态学与渔业
    • 18.3 植被生态学与生态环境建设
      • 18.3.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 18.3.2 水土保持与滑坡防治
      • 18.3.3 植被与区域景观规划和建设
    • 18.4 植被与生态系统保护
      • 18.4.1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18.4.2 植被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 18.5 植被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 18.5.1 全球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 18.5.2 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参考文献
  • 生物名词对照表
  • 主题词索引
  • 彩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