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金融学(第四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
曹龙骐
定价:
39.80元
ISBN:
978-7-04-037768-2
版面字数:
6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417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出版时间:
2013-08-19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经济
二级分类:
金融学
三级分类:
金融学

本书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2000年8月出版时名为《货币银行学》,列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教材”和“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2003年7月更名为《金融学》,并列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年8月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一类精品项目”;2006年7月修订后,荣列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3年、2006年、2010年和2013年连续四次修订,十多年来深受读者厚爱。

本次第四版修订主要是针对金融学科涉及面广、理论深、创新多、变化快的特点,着重对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加以补充,也注重部分内容的删补和结构的调整。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共14章,本书内容充实、取舍有度、脉络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有归纳、有思考、有结论,力求做到读者喜读、老师易教、学生好学,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在不断提高能力上下工夫。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本科或专科用作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报考金融学专业各类硕士研究生参考书以及金融类业内人士参阅的书籍。

  • 导论 金融的界定、范畴及其功能
    • 一、“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
    • 二、百年金融功能的变革
    •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上篇 金融范畴篇
    • 第一章 货币———金融的本源性要素
      • 第一节 货币“ 质”的规定性———货币是什么
        •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本质之“谜”
        •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 三、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 四、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
      • 第二节 货币“ 量”的规定性:什么是货币
        •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 三、中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
        •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 第二章 货币制度
      •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
        • 一、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 二、中国货币制度的内容
      • 第三节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
        • 一、香港的货币制度
        • 二、澳门的货币制度
        • 三、台湾的货币制度
      •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
        • 一、国际货币制度及其作用
        • 二、国际货币制度类型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
        •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 四、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一、信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客观依据
        • 二、信用的特征
        • 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
        •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 五、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 第二节 信用工具
        • 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
        •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 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
        • 五、金融衍生工具
      •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 一、利息的本质
        •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
        • 三、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 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
        • 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 第一节 外汇与外汇储备
        • 一、外汇的概念与特征
        • 二、外汇储备及其管理
      • 第二节 汇率及其决定
        • 一、汇率概述
        • 二、汇率的决定
      • 第三节 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其约束条件
        • 一、汇率变动的基本效应
        • 二、汇率机制的约束条件
      • 第四节 外汇风险与外汇管理
        • 一、外汇风险的界定
        • 二、外汇风险的防范
        • 三、外汇管制与外汇管理
  • 中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篇
    • 第五章 金融市场
      •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性
        •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 五、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货币市场
        • 一、短期借贷市场
        • 二、同业拆借市场
        • 三、商业票据市场
        • 四、短期债券市场
        • 五、回购市场
        • 六、CDs 市场
      • 第三节 资本市场
        • 一、股票市场
        • 二、长期债券市场
      • 第四节 其他金融市场
        • 一、黄金市场
        • 二、外汇市场
        • 三、保险市场
        • 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 五、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 六、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
        •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构成
        •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 第六节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二、有效市场理论
        • 三、资本结构理论
        • 四、行为金融理论
    • 第六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 一、金融机构及其功能和类型
        •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
      •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机构
        •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 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二、世界银行集团
        • 三、国际清算银行
        • 四、区域性金融机构
    • 第七章 商业银行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形成途径
        •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与管理
        •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 二、枟巴塞尔协议枠系列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 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 三、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 第八章 中央银行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
        •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
        •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 四、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 下篇 金融宏观调控篇
    • 第九章 货币需求
      •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 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
        • 三、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三、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四、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 五、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
      • 第三节 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 一、权变法和规则法
        • 二、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
        • 三、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
    • 第十章 货币供给
      •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 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理论
        •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三、货币供给理论在中国
      •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 一、货币出自银行
        •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 三、对“贷款引出存款”质疑的解析
      •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 一、现金运行机制
        •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 一、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货币供给模型
        • 二、基础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
        • 三、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
        • 四、货币乘数
      • 第五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 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
        • 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 三、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 第六节 货币供给与相关经济范畴的联系
        • 一、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 二、利率、汇率变动与货币供给
        • 三、虚拟经济与货币供给
    •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
      • 第一节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
        • 一、货币均衡概述
        •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 三、货币供求均衡的理论和实证模型
      • 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
        • 一、货币失衡及其原因
        • 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
        • 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
        •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
    •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 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理论
        •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
        • 三、通货紧缩的理论
      •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因和治理
        •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
        • 二、通货紧缩的治理
    •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调控
      •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三、其他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二、货币政策时滞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理论
        •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
        • 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
        • 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
        • 四、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五、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可控性理论
        • 六、货币主义的短期有效理论
        • 七、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理论
        • 八、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理论
      •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
        •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 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 一、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
        • 三、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
        • 四、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有效性
        • 五、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 第十四章 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理论
        • 一、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
        • 二、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
        • 三、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完善
      •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 一、金融脆弱性的根源
        • 二、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表现
        • 三、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联系
      •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
        • 二、金融创新及其理论
        •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 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
      • 第四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 一、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
        • 二、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 三、开放经济下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 参考文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