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研究


作者:
格桑曲杰
定价:
130.00元
ISBN:
978-7-04-032963-6
版面字数:
520.00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535页
装帧形式:
假精装
重点项目:
暂无
出版时间:
2015-04-29
物料号:
32963-00
读者对象:
学术著作
一级分类:
社会科学

本文以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在独特的西藏佛教教理、教义系统以及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的信仰修供体系、仪式的类型、仪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以及在仪式中体现出来的音声效应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与分析、研究,从而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体系的系统模式和这一体系中的各层面音乐的构成、类别、文化属性、流播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相进行理论探索,以求达到对藏传佛教寺院音乐的根本属性和文化意义上认识的目的。

本文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历时与共时的纵横角度把握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通过对全西藏阿里、日喀则、那曲、山南、林芝、昌都等地区和拉萨市的50多座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普遍考察和对桑耶寺、萨迦寺、楚布寺、直贡寺、顶波钦寺、哲蚌寺、色拉寺、昌都向巴林寺、那曲霞布登寺等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大教派及主要支派的主寺或代表性寺院的较为详尽个案调查,宏观区域性的考察和具体个案调查相结合,多方位、多视角地对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较细致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基本涵盖了西藏佛教寺院音乐,它以西藏佛教信仰体系与修供为其深层的核心内涵,以其本土文化传统(主要是本教文化)为深厚的基础,以及以世俗民间和周边国家、地区的音乐文化为广大的背景而得以形成和发展。二、佛教寺院仪式是以特定的佛、菩萨、本尊、神灵为其修供、崇拜对象,依据仪式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所修供、尊崇的佛、菩萨、神灵等的不同,行成仪式的内道、中道、外道三层结构体系。依附于信仰内涵、仪式行为的仪式音乐围绕仪式的结构体系形成自身系统,作用于仪式的修持、供养、祈福禳灾等行为,显现出仪式的音声效应,并体现出独特的西藏佛教与地域文化特征。三、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由俱生乐(声乐)、缘起乐(器乐)、羌姆神舞音乐、乐谱等构成,不仅历史久远,种类丰富,形态独特,而且高度发展,自成系统,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佛教文化意义。四、西藏佛教与佛教音乐文化由多元的本土宗教、民间和周边国家、地区、民族的多种音乐文化因素整合构成,这一整合体系以印度佛教和印度佛教音乐文化为核心,并体现出西藏佛教的极大创造性与不同价值取向所导引的功能选择性。五、西藏佛教音乐是藏传佛教音乐的本原形态,在西藏地区形成、完善、体系化以后,从中心地区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系统向四方辐射、传播,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化产生交流、涵化,产生变异形态,丰富了藏传佛教音乐文化的内涵和外在形式。

  • 前辅文
  • 绪论
    • 一、国内外西藏佛教音乐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化背景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西藏的远古文明与历史
    • 第二节 佛教传入之前西藏本土宗教——本教
      • 一、原始自然本教时期
      • 二、雍仲本教时期
      • 三、变化本教时期
    • 第三节 佛教的传入、弘扬与向四方辐射传播
    • 第四节 西藏佛教音乐的历史分期
      • 一、萌芽时期的佛教音乐
      • 二、前弘期的佛教音乐
      • 三、后弘期前期的佛教音乐
      • 四、后弘期后期的佛教音乐
      • 五、西藏佛教音乐的现状
  • 第二章 西藏佛教寺院的仪式与仪式音乐
    • 第一节 西藏佛教寺院仪式与仪式的信仰、修供体系
      • 一、西藏佛教各教派的教义与显密宗习修活动
      • 二、西藏佛教寺院仪式的修供、崇拜对象
    • 第二节 西藏佛教寺院仪式的分层结构
      • 一、西藏佛教寺院仪式
      • 二、仪式的分层结构
    • 第三节 仪式的组织及程序
      • 一、仪式主持人
      • 二、仪式程序结构
      • 三、仪式的时空
    • 第四节 仪式音乐
      • 一、仪式音乐在仪式与信仰体系中的作用及意义
      • 二、仪式音乐的构成与特点
  • 第三章 仪式中的俱生乐
    • 第一节 诵经调的经文
      • 一、藏文大藏经
      • 二、诵经调诵唱的经文——仪式音乐经文
    • 第二节 诵经调的音乐类型
      • 一、古尔(མགུར།)
      • 二、鲁(།)
      • 三、央(དངས།)
      • 四、绝鲁(གཅོད་།)
      • 五、顿(འདོན།)
    • 第三节 左盖(གས་སྐད།)
      • 一、左盖的发声特点与练习
      • 二、格鲁派大寺院中产生左盖的缘由
      • 三、左盖声的诵唱形式及其在集会诵经中的运用
    • 第四节 念诵调(顿)、吟诵调(央)、唱诵调(鲁)的音乐形态比较研究
      • 一、念诵调(顿)
      • 二、吟诵调(央)
      • 三、唱诵调(鲁)
    • 第五节 各类诵经调音乐与寺院仪式分层结构的对应关系及审美意义
      • 一、各类诵经调音乐与寺院仪式分层结构的对应关系
      • 二、寺院诵经调音乐的审美意义
  • 第四章 仪式中的缘起乐
    • 第一节 西藏佛教寺院乐器及其象征意义
      • 一、乐器
      • 二、乐器的佛法内涵和象征意义
    • 第二节 西藏佛教寺院乐器的分类
      • 一、乐器分类的概念
      • 二、西藏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乐器分类法
      • (与萨克斯乐器分类法的比较)
      • 三、意义分类法(法器、乐器与响器)
      • 四、意义分类法与仪式分层结构的关系
    • 第三节 乐队类型、乐曲结构与演奏处理
      • 一、乐队类型
      • 二、乐曲演奏中的盛、中、简处理法
  • 第五章 羌姆神舞音乐
    • 第一节 羌姆神舞源流
      • 一、羌姆神舞的发端
      • 二、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神舞的形成与完善
      • 三、羌姆神舞的兴盛与传播
    • 第二节 羌姆神舞——佛教仪式的扩展
      • 一、羌姆神舞修供、伏魔、教化的旨意
      • 二、羌姆活动的民俗性
    • 第三节 羌姆神舞音乐
      • 一、羌姆神舞中使用的诵经调音乐
      • 二、羌姆神舞的舞蹈伴奏音乐
      • 三、羌姆益谱(འཆམ་ཡིག)
      • 四、羌姆神舞仪仗迎请音乐
      • 五、羌姆神舞仪式与音乐结构
  • 第六章 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地域文化传统及特征
    • 第一节 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中的多元音乐文化构成因素
      • 一、印度佛教系音乐文化因素
      • 二、本土宗教本教的音乐文化因素
      • 三、中原汉民族音乐文化因素
      • 四、周边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因素
    • 第二节 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与民间音乐文化之间相容相斥的关系
      • 一、乐器选择上的区别
      • 二、演奏形式上的区别
      • 三、调式调性与音乐结构的异同
    • 第三节 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
      • 一、开放性和包容性
      • 二、对吸收融合的音乐形式的改造、整合
      • 三、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的创造性
    • 第四节 西藏佛教音乐文化跨地域、跨民族的传播与流变
      • 一、西藏佛教音乐跨地域、跨民族的传播
      • 二、西藏佛教音乐的流变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