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选用了具有典型中国传统音乐五声性特点的民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调式为主导线索分为“宫、徵、羽、商、调式转换”五个部分。每种调式又按照五声调式、省略形态的五声调式、含有偏音的五声调式等内容进行分类。教材的编排既体现出系统的阶段性目标,其每一课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课程设计上,通过【聆听—模仿】、【元素—技能】、【综合—拓展】三个环节展开训练,每课课后还附有【课后练习】,供教师课堂教学中酌情选用。
本教材中所有教学曲目均配有音响,可与《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学生用书)》配合使用,也可独立使用。该书适用于各类音乐院校、普通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
- 前言
- 第一课 五声宫调式 江苏民歌《无锡景》、湖北民歌《嗺咚嗺》、湖北民歌《幸福歌》
- 第二课 含有变宫音的宫调式 东北民歌《小看戏》、东北民歌《丢戒指》、山东民歌《对花》
- 第三课 含有清角音和变音的宫调式 河北民歌《放风筝》、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山东民歌《包楞调》
- 第四课 五声调式 湖南民歌《四季花儿开》、广西壮族民歌《八月谷子金灿灿》、广西壮族民歌《个个乐哈哈》
- 第五课 省略角音的调式 贵州民歌《贵州山歌》、甘肃民歌《月亮偏西了》、陕西民歌《脚夫调》
- 第六课 含有变宫音的调式 河北民歌《茉莉花》、山西民歌《摘花椒》、云南民歌《猜调》
- 第七课 含有清角音或变音的调式 青海花儿《羊吃了路边的庄稼了》、青海花儿《阿哥如比白棉花》、河南民歌《绣荷包》
- 第八课 含有清羽音的调式 陕西民歌《十里墩》、陕西民歌《送大哥》、陕西民歌《做满月》
- 第九课 五声羽调式 蒙古族长调《辽阔的草原》、四川山歌《槐花几时开》
- 第十课 省略音的羽调式 贵州惠水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云南纳西族民歌《栽秧唱得热》、广东民歌《落水天》
- 第十一课 含有变宫音和变音的羽调式 河北民歌《捡棉花》、辽宁民歌《猜花》、山西民歌《看秧歌》
- 第十二课 含有微升音的羽调式 湖南民歌《洗菜心》、侗族大歌《蝉之歌》、湖南民歌《铜钱歌》
- 第十三课 五声商调式 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山西民歌《三十里明沙二十里川》、云南景颇族民歌《舂米歌》、陕西民歌《那是一个谁》
- 第十四课 含有清角音和变宫音的商调式 藏族囊玛《阿玛嘞火》、山西民歌《梦梦》、山西民歌《送情郎》
- 第十五课 同宫系统调式转换 广西毛南族民歌《谁不赞新娘》、江苏民歌《紫竹调》
- 第十六课 异宫系统调式转换 学堂乐歌《苏武牧羊》、湖北土家族民歌《柑子树》、陕西民歌《三十里铺》
- 附录一 本书涉及的部分音乐符号说明
- 附录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