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ense and Challenge: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ory and Discourse
(《捍卫与挑战:对故事与话语之关系的思考》)
《神曲·地狱篇》、《神曲·炼狱篇》、《神曲·天国篇》
《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
三等奖(空缺)
艺术学
一等奖(1项)
《舞台灯光》
二等奖(8项)
《音乐史论新稿》
《20世纪艺术批评》
《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
《中国美术史论集》
《艺术辩证法》
《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
《童声合唱训练学》
《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
三等奖(9项)
《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
《当代西方建筑美学》
《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土家族民间美术》
《乌托邦里的哀歌——“文革”期间知青歌曲的研究》
《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
《电视传播艺术学》
《八音音阶——传统与非传统因素的糅合》
《欧洲两种戏剧文本形态之比较》
历史学
一等奖(3项)
《赵俪生文集》
《中国人口史》
《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
二等奖(7项)
Early Religious Taoism and the Re-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of the Han through the Three Kingdoms(《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
《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
《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三等奖(22项)
《钦定八旗通志》
《河北经济史》
《“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一八六二年的中国观察》
《郭店竹书别释》
《中国远古社会史论》
《辛亥革命时期中日外交史》
《理想与现实:英国工党与公有制》
《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
《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
《两宋货币史》
《中华民国史大辞典》
《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
《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
《英国“过渡时期”的贫困问题》
《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
《古史性别研究丛稿》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
《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思考》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独立评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
考古学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空缺)
三等奖(3项)
《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
《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较研究——以塔庙窟为中心》
《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
经济学
一等奖(3项)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
《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
二等奖(13项)
《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
《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佣金制度研究——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
《信息、信任与法律》
《有效供给论》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
《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
《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总报告》
《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理论命题》
三等奖(66项)
《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一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
《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
《城市公共物品的市场化配置研究》
《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关于国有企业的另一个分析框架》Optimal Taxation and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in a Dynamic Model with Multiple Levels of Government《多极政府框架下的最优税收与政府间转移支付经济动态与控制》)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
《文明与繁荣——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
《经济思想通史》
《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
《APEC中国年成果的落实及墨西哥会议的策略选择》
《中国企业技术成长机制及竞争力研究——一个新的技术转移理论与应用分析框架》
《甘肃省退耕还草工程研究》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
《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与水环境保护效益费用分析》
《中国地方财政运行分析》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
《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
《技术交易规则与超常收益研究》
《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三农”问题研究》
《中国工业贸易保护结构政治经济学的实证分析》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
《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
《中国转轨时期薪酬问题研究》
《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机制的实证分析》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学》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What kind of new asset will push up the CML?(《何类新资产能够提升资本市场线》)
《所得课税理论创新与中国所得课税优化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向》
《知识经济发展与政治经济学创新》
《企业经理角色转换中的激励制度研究——兼论国有企业“官员型经理”向企业家型经理的转变》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Public Investment and China’s Long-term Food Security Under WTO(《公共投资与中国入世后的长期粮食安全》)
《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问题研究》
《中国就业报告》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
《智力劳动的分配决定效应及其模型》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需求管理定向的小型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Chinese Stock Markets: A Research Handbook(《中国股票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