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为适应国内高等院校法学、财政税收和会计学等专业本科生学习国际税法课程的需要而编写的教材。本书在内容体系和结构设计上,更加突出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所得税法制度的相互联系性,在各章节编撰内容上,注意立足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的共同原则和立场,强调阐释中国的有关所得税法制度内容特点,以及中国对外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有关条款规则的涵义及其对国内所得税法适用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尽可能地反映近年来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挑战,国际税法理论和制度层面发生的动态和变化情况,从而使本书的内容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新颖性。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财政税收和会计学等专业本科生开设“国际税法”课程使用的教材,亦可供涉外税务部门和单位从事国际税收法律实务工作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使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际税收关系和国际税法的概念
- 第二节 国际税法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国际税法的宗旨和原则
- 第四节 国际税法与国际税法学
- 第二章 税收管辖权
- 第一节 税收管辖权概述
- 第二节 居民税收管辖权
- 第三节 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 第三章 国际重复征税
- 第一节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和范围
-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
- 第四章 国际税收协定
-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定概述
- 第二节 双重征税协定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双重征税协定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
- 第四节 双重征税协定的解释规则
- 第五章 对非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营业所得的课税
- 第一节 对非居民营业所得课税的国内法规则
- 第二节 双重征税协定对非居民营业所得课税的协调
- 第三节 常设机构利润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 第四节 常设机构原则的例外———对国际运输利润的征税协调
- 第六章 对非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劳务所得的课税
- 第一节 对非居民个人劳务所得课税的国内税法规则
- 第二节 双重征税协定对跨国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征税的协调
- 第三节 双重征税协定对跨国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征税的协调
- 第四节 对特定人员的跨国劳务所得和收入征税的协调
- 第七章 对非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投资所得的课税
- 第一节 投资所得的概念及其税收待遇
- 第二节 对非居民投资所得课税的国内法规则
- 第三节 双重征税协定对非居民投资所得课税的协调
- 第四节 双重征税协定对非居民投资所得课税范围的限制
- 第八章 对非居民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财产收益和其他所得的课税
- 第一节 财产收益的概念及其税收待遇
- 第二节 对非居民财产收益课税的国内法规则
- 第三节 双重征税协定对跨国财产收益课税的协调
- 第四节 对非居民其他所得课税的国内法规则和国际协调
- 第九章 对中国居民境外来源所得的课税
- 第一节 对居民个人境外来源所得课税的国内法规则
- 第二节 对居民企业境外来源所得课税的国内法规则
- 第三节 国内法消除居民境外来源所得的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
- 第四节 税收饶让抵免
- 第十章 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国际逃税和避税概述
- 第二节 反套用税收协定
- 第三节 资本弱化税制
- 第四节 受控外国公司税制
- 第十一章 国际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国际关联企业转移定价行为
- 第二节 管制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第三节 适用正常交易原则的方法———传统的交易比较方法
- 第四节 晚近各国转移定价税制的发展
- 第十二章 国际税务合作
- 第一节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 第二节 国际税收征管协助
- 第三节 抑制有害国际税收竞争
- 第十三章 国际税务争议的解决
- 第一节 国际税务争议概述
- 第二节 解决国际税务争议的国内法程序
- 第三节 解决国际税务争议的国际法程序
- 第十四章 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税法的挑战与对策
- 第一节 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的冲击
- 第二节 应对电子商务所得课税问题的原则和方案
- 第三节 中国解决电子商务所得课税问题的应有立场与对策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