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多数学生都只需练习实用书写而不必学习书法艺术,又因为目前许多学生书写汉字并不规范,本书打破传统书法教材偏重艺术性的编写定势,以国家推行的规范汉字为依据,强调把汉字写得行款整齐、匀称清楚。无论是字帖选择,还是技法讲解,都力求讲练结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经过16课时的学习,掌握熟练并且美观地书写规范汉字的基本方法。
本书在编排上尤具特色,打破了以“笔画书写训练”为中心的传统书法体系,从“横写篇章训练”入手,结合常用的规范汉字对结构规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示范;特别是对从楷书到行楷的横式书写转换,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还设专章讲述了粉笔板书的特殊要领。书后附光盘一张,包括课堂录像和运笔、结体的手部特写,以及典型的汉字结构分析、笔顺等等。书后并附账号和登录密码,可以通过它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站,获取更多教与学的参考资料。
本书供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规范汉字书写训练课程以及普通专业书写训练通识课使用,也适合各界实用书写练习者使用。
- 前言
- 第一章 引论
- 一 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实用性质
- (一)汉字、写字与书法
- (二)规范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
- 二推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一)汉字与规范汉字
- (二)什么是现行规范汉字
- (三)现行规范汉字的字体
- (四)现行规范汉字的字形
- (五)现行规范汉字的字数
- (六)为什么必须推行规范汉字
- 三 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课程目标和要求
- (一)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课程目标
- (二)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基本要求
- (三)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方法
- 附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说明
- 一 规范汉字书写水平评价
- 二 写字姿势
- 三 执笔方法
- 四 错误的执笔方法
- 五 笔顺规则Ⅰ
- 六 笔顺规则Ⅱ
- 七 笔顺规则Ⅲ
- 八 运笔训练Ⅰ———起笔、收笔的控制
- 九 运笔训练Ⅱ———收笔时小角度钩回
- 十 运笔训练Ⅲ———折笔
- 十一 运笔训练Ⅳ———转笔
- 十二 运笔训练Ⅴ———等距线条
- 十三 运笔训练Ⅵ———线条连接
- 十四 运笔训练Ⅶ———运笔节奏
- 十五 临摹的方法与原则
- 十六 临摹的步骤
- 第三章 篇章格式书写训练
- 说明
- 一 横写格式与竖写格式
- 二 横写格式的要求
- 三 横式连写
- 附 横写篇章范例
- 第四章 楷书结构书写训练
- 说明
- 一 楷书结构规律Ⅰ———横斜竖直
- 二 楷书结构规律Ⅱ———间距均匀
- 三 楷书结构规律Ⅲ———左紧右松
- 四 楷书结构规律Ⅳ———上紧下松
- 五 楷书结构规律Ⅴ———重心平稳
- 六 楷书结构规律Ⅵ———突出主笔
- 七 楷书结构规律Ⅶ———偏旁避让
- 八 楷书结构规律Ⅷ———笔势连贯
- 九 楷书结构的基本类型
- 第五章 楷书笔画、部件书写训练
- 说明
- 一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训练
- 二 楷书笔画组合训练Ⅰ
- 三 楷书笔画组合训练Ⅱ
- 四 楷书常用部件Ⅰ———左偏旁
- 五 楷书常用部件Ⅱ———右偏旁
- 六 楷书常用部件Ⅲ———字头
- 七 楷书常用部件Ⅳ———字底
- 八 楷书常用部件Ⅴ———字框
- 第六章 从楷书到行楷书写训练
- 说明
- 一 从楷书到行楷是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的关键
- 二 行楷结构特点Ⅰ———笔势连贯
- 三 行楷结构特点Ⅱ———钩挑呼应
- 四 行楷结构特点Ⅲ———牵丝连笔
- 五 行楷结构特点Ⅳ———省减笔画
- 六 行楷结构特点Ⅴ———改变笔顺
- 七 行楷结构特点Ⅵ———以圆代方
- 第七章 行楷笔画、部件书写训练
- 说明
- 一 行楷笔画书写训练Ⅰ———横连
- 二 行楷笔画书写训练Ⅱ———竖连
- 三 行楷笔画书写训练Ⅲ———撇连
- 四 行楷笔画书写训练Ⅳ———点连
- 五 行楷笔画书写训练Ⅴ———钩连
- 六 行楷常用部件Ⅰ———左偏旁
- 七 行楷常用部件Ⅱ———右偏旁
- 八 行楷常用部件Ⅲ———字头
- 九 行楷常用部件Ⅳ———字底
- 十 行楷常用部件Ⅴ———字框
- 第八章 板书书写训练
- 说明
- 一 鼠标不可能彻底取代粉笔
- 二 粉笔的用笔方法
- 三 板书设计与板面安排
- 四 课堂板书的常见问题
- 附录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