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收藏

工业社会工作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
钱宁
定价:
24.40元
ISBN:
978-7-04-025450-1
版面字数:
350千字
开本:
16开
全书页数:
283页
装帧形式:
平装
重点项目: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出版时间:
2009-03-04
读者对象:
高等教育
一级分类:
法学
二级分类:
社会学
三级分类:
社会工作

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编写的社会工作实务系列教材之一。在工业化时代,以工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变得空前复杂,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的影响和意义也被空前地放大,变成复杂的工业行为。这就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方法加以调节,以帮助人们通过工作来获得个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在从事工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个人的生活福祉。作为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社会工作是在一个广泛的工业社会关系的范畴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来协助员工及其家庭解决人与工作,人与工作机构、工作环境、工作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业组织和工业行为对个人及其家庭生活、社区组织和社区结构、环境生态、人际关系的影响。本书以此为线索,从工业社会工作的过程及其相关理论、员工福利、职业生涯、情绪管理、闲暇生活、劳动冲突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介绍工业社会工作实务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

  • 导论 工业社会工作概述
    • 第一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 一、什么是工业社会工作
        • (一)工作与社会工作
        • (二)工业社会工作是对人类工作需要的回应
      • 二、对工业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 (一)有关各种工业社会工作概念的表述
        • (二)工业社会工作的三种主要提法
      •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定义
    • 第二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概况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福利运动
        • (一)工业福利运动的兴起
        • (二)福利秘书制度
        • (三)工业福利运动和福利秘书制度的衰落
      • 二、“工业酗酒方案”与工业社会工作
      • 三、员工协助与社会工作
        • (一)从“工业酗酒方案”到员工协助方案
        • (二)员工协助的性质
        • (三)员工协助的范围
      • 四、工业社会工作在当代的发展
    • 第三节 工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 一、中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新问题
        • (一)职业结构和劳动分工的变化
        •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社会流动加剧带来的新问题
        • (三)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劳动关系的变化
      • 二、中国传统工业福利制度与社会服务
        • (一)以单位福利制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福利制度
        • (二)工会在职工福利和职工服务中的角色
      • 三、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福利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 (一)中国工业福利发展中企业的责任
        • (二)通过社会工作促进工业福利发展
        • (三)工业社会工作是促进工业福利发展的有效方法
  • 第一章 工业社会工作过程
    • 第一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体系与服务范围
      • 一、工业关系中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
        • (一)企业与政府
        • (二)企业与员工
        • (三)企业与消费者
        • (四)企业与社区
        • (五)企业与非政府组织
      • 二、工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构成
        • (一)引起工作世界改变的组织系统
        • (二)以员工和企业为主体的服务对象
        • (三)引起工业关系变化的行动改变系统
      •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主体
      • 四、工业社会工作的案主体系
        • (一)企业员工
        • (二)员工家属
        • (三)企业管理部门
        • (四)社区
    • 第二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与服务对象
      •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 (一)员工福利服务
        • (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三)员工情绪管理
        • (四)员工休闲生活与服务
        • (五)劳动关系协调
        • (六)企业社会责任
        • (七)企业文化建设
      • 二、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 (一)工业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专业关系
        • (二)工业社会工作助人关系中的非平等性与不平等
        • (三)工业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两重性及其调适
      • 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一)咨询辅导者
        • (二)使能者
        • (三)经纪人
        • (四)赋权者
        • (五)调停者
    • 第三节 工业社会工作伦理
      •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 (一)人道主义与人权理论
        • (二)社会正义理论
        • (三)全人发展理念
      • 二、工业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守则
        • (一)员工利益优先
        • (二)为案主的安全而保密
        • (三)案主的知情权
        • (四)服务要有组织(企业)授权
        • (五)服务的非歧视性
        • (六)不得利用所掌握的资源谋取(案主或工作员的)不当利益
      • 三、工业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 第四节 工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与方法
      • 一、工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 (一)工业社会工作的两种服务模式
        • (二)工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包含的主要内容
      • 二、工业社会工作的方法
        • (一)微观工作方法
        • (二)宏观工作方法
        • (三)员工协助方案
  • 第二章 工业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经济人”假设
      • 一、“经济人”假设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
      • 二、“经济人”假设的具体内容
      • 三、“经济人”假设的意义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 第二节 泰勒制与科学管理
      • 一、泰勒制的产生
      • 二、泰勒制的主要内容
      • 三、泰勒制的科学管理意义
    • 第三节 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派
      • 一、霍桑实验的过程
        • (一)车间照明实验
        • (二)继电器装配实验
        • (三)大规模访谈计划
        • (四)继电器绕组的工作室实验
      • 二、霍桑实验的发现及其意义
    • 第四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一、人的需要的层次
      • 二、人的需要层次的内在结构
      • 三、需要层次论对工业社会工作的启示
    • 第五节 马歇尔的公民权理论
      • 一、当代社会理论关于自我认同与社会保护的思考
      • 二、马歇尔的公民权理论
      • 三、公民权理论对工业社会福利的意义
    • 第六节 科塞的冲突功能论
      • 一、现代工业关系中的社会冲突
      • 二、科塞的冲突功能论的基本命题
      • 三、工业组织中冲突的功能
  • 第三章 员工福利服务
    • 第一节 员工福利概述
      • 一、员工福利概念
        • (一)员工福利的定义
        • (二)员工集体福利和员工个人福利
      • 二、员工福利的类型
        • (一)按是否强制可分为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福利
        • (二)按福利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经济性福利和非经济性福利
        • (三)按福利享受的对象可分为全体员工福利和非全体员工福利
      • 三、员工福利方案(计划)的设计、实施和管理
        • (一)员工福利方案的设计
        • (二)员工福利方案的实施
        • (三)员工福利方案的管理
    • 第二节 员工福利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趋势
      • 一、西方发达国家员工福利的形成与发展
        • (一)员工福利的早期发展
        • (二)员工福利的迅速发展
        • (三)员工福利在现代的发展
      • 二、我国员工福利的发展过程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员工福利
        • (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过渡
        • (三)员工福利走向综合服务和人性化管理阶段
      • 三、员工福利改革和发展趋势
        • (一)员工福利以人为本,注重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匹配
        • (二)员工福利突出服务,满足员工需求的动态管理
        • (三)员工福利注重沟通,体现个性化特征
        • (四)员工福利社会化趋势
    • 第三节 员工福利结构和主要项目
      • 一、法定员工福利
        • (一)社会保险
        • (二)法定假期(休假)
      • 二、企业员工福利
        • (一)收入保障计划
        • (二)健康保险计划(商业健康计划)
        • (三)员工服务计划
        • (四)员工持股计划
        • (五)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成功分享计划
    • 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
      • 一、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 (一)固守公平性原则,缺乏激励性
        • (二)福利项目设计单一,忽视员工的需求
        • (三)漠视普通员工的福利,激化劳资矛盾
        • (四)员工福利工作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性不高
      • 二、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的路径和角色
      • 三、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员工福利的改革和创新
        • (一)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员工福利的理念和策略创新
        • (二)员工福利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 (三)员工福利的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创新
  • 第四章 员工职业生涯服务
    •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 一、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简史
      • 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简史
    •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 (一)职业生涯
        • (二)职业生涯规划
        • (三)职业生涯管理
        • (四)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
        • (五)传统性职业生涯和易变性职业生涯
      • 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一)结构取向的职业生涯理论
        • (二)过程取向的职业生涯理论
      •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 (一)心理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业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 (一)引导员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 (二)建立员工的人生目标或职业目标
        • (三)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特点与局限
        • (四)引导员工深刻了解组织的目标
        • (五)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 (六)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第三节 组织中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一、组织为什么要进行员工生涯规划
        • (一)员工生涯规划的主体
        • (二)组织中员工生涯规划的意义
      • 二、如何进行组织中的员工职业生涯服务
        • (一)帮助员工认识自我
        • (二)帮助员工认识职业环境
        • (三)设计多重职业生涯路线
        • (四)在职业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供咨询
      • 三、组织中的员工职业生涯转换
        • (一)工作停滞
        • (二)兴趣转换
        • (三)中年危机
    • 第四节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 一、生涯规划的需求评估
        • (一)员工的需求
        • (二)组织战略
        • (三)组织文化
        • (四)需求评估框架
      • 二、生涯规划方案的发展
        • (一)职业性向和技能盘点
        • (二)职业技能的目标管理
        • (三)生涯规划方案的设计
      • 三、生涯规划方案的评估与反馈
      • 四、制定生涯规划方案的原则
      • 五、生涯规划方案制定的误区
        • (一)自我局限
        • (二)依赖他人
        • (三)因小失大
      • 六、生涯转换方案的实施
  • 第五章 员工情绪管理
    • 第一节 情绪疏导
      • 一、情绪的概念及种类
        • (一)情绪的概念
        • (二)情绪的种类
      • 二、情绪疏导的相关理论模式
        • (一)认知协调理论
        • (二)ABC理论
        • (三)“人在情境中”理论
        • (四)结构家庭理论
      • 三、情绪疏导的方法
        • (一)情绪认知
        • (二)情绪疏导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 一、工作—家庭关系理论
        • (一)角色冲突理论
        • (二)溢出与补偿理论
        • (三)边界理论
        • (四)性别角色预期理论
      • 二、工作家庭失衡的原因
        • (一)时间紧张
        • (二)角色紧张
      • 三、工作家庭平衡计划的内容
        • (一)问题评估
        • (二)计划制定
        • (三)计划实施
    • 第三节 危机干预
      • 一、危机概述
        • (一)危机的定义
        • (二)危机的发展阶段
        • (三)危机的特征
        • (四)危机的类型
      • 二、危机干预的意义
      • 三、危机干预的目标
        • (一)初级目标
        • (二)高级目标
      • 四、危机干预的步骤
        • (一)建立关系
        • (二)评估问题与需求
        • (三)研究可行的选择
        • (四)订立计划
      • 五、危机干预的原则
        • (一)及时接案与处理
        • (二)有限的时间
        • (三)有限的目标
        • (四)引入资源,提供支持
    •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协调
      •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与作用
        •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 (二)人际关系的作用
      • 二、人际关系协调的原则
        • (一)平等原则
        • (二)真诚原则
        • (三)接纳原则
        • (四)尊重原则
      • (五)互利原则
      • 三、人际关系协调的方法
        • (一)协助处理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 (二)协助处理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 (三)协调员工间的关系
  • 第六章 员工闲暇生活
    • 第一节 闲暇的概念与意义
      • 一、闲暇的含义
      • 二、与“闲暇”相关的概念辨析
        • (一)闲暇与休闲
        • (二)闲暇与娱乐
        • (三)闲暇与游戏
      • 三、职工闲暇生活的意义
        • (一)恢复身心功能,促进员工的身体及心理健康
        • (二)提升员工的素质,发展员工的才能
        • (三)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 (四)有利于促进员工之间的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有关闲暇的理论与闲暇的历史变迁
      • 一、与闲暇相关的理论
        • (一)卡尔·马克思的闲暇时间理论
        • (二)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
      • 二、闲暇的历史变迁
        • (一)前工业社会里的闲暇
        • (二)工业社会里的闲暇
        • (三)后工业社会里的闲暇
    • 第三节 员工闲暇活动的类型和不同员工群体的活动
      • 一、员工闲暇活动的类型
        • (一)按照员工闲暇活动的活动场地分类
        • (二)按闲暇活动的功能分类
        • (三)按闲暇活动的运动状况分类
        • (四)按闲暇活动是否以消费支出的形式得以满足分
        • (五)按价值学与伦理学的判断分类
      • 二、闲暇活动的层次
      • 三、不同员工群体的闲暇
        • (一)职业与闲暇活动的关系
        • (二)我国不同员工群体的闲暇
    • 第四节 工业社会工作与员工闲暇
      • 一、工业社会工作在企业层面的介入
        • (一)对带薪休假制在企业内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完善
        • (二)推动员工休闲设施的开发与利用
        • (三)引导员工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 二、工业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的介入
        • (一)为休闲障碍者提供休闲咨询
        • (二)帮助个体进行闲暇管理与设计
  • 第七章 劳动冲突的处理
    • 第一节 劳动冲突概述
      • 一、现代社会劳动冲突
      •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劳动冲突
        • (一)基本特点
        • (二)现阶段我国劳动冲突的成因
      • 三、政府和工会在劳动冲突中扮演的角色
        • (一)政府在劳动冲突处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 (二)工会在劳动冲突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 一、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成与原则
        • (一)合法原则
        • (二)公正原则
        • (三)及时处理原则
      •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组织缺陷
        •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调解范围局限
        • (三)法律规范不配套
        • (四)执法的监管力度不大
      • 三、社会工作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意义
        •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 第三节 社会工作在劳动冲突处理中的工作模式
      • 一、社会工作在劳动冲突处理中的过程模式
      • 二、社会工作在劳动冲突处理中的组织模式
      • 三、我国本土化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索
        • (一)工会组织与工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 (二)劳动冲突处理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四、现阶段社会工作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一)工会组织的弱点使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劳动冲突时难以整合相应的资源
        • (二)工会组织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权力,弱化了社会工作的力量
        • (三)社会工作者待遇不高,社会工作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 第八章 企业社会责任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发展脉络
      •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萌芽及初步发展阶段(18世纪末期—20世纪50年代)
      •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赢利至上年代(20世纪50—70年代)
      • 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迅速扩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 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 (一)生产守则的涌现
        • (二)国际组织的关注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和功能
      •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 (三)强制性社会责任和自愿性社会责任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界定
        • (一)企业与社会的联系
        • (二)企业与社会的区别
        • (三)分担社会运行成本
      •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一)对员工的责任
        • (二)对消费者的责任
        • (三)对政府的责任
        • (四)对社区的责任
      • 五、企业社会责任的功能
    • 第三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 一、当前社会背景及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传统
      •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三、国家相关部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规定
      • 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中的角色
      • 一、企业社会工作者的类型
        • (一)企业内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 (二)NGO组织中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 (三)政府部门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 二、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中的角色
        • (一)支持者
        • (二)推动者
        • (三)协调者
        • (四)倡导者
        • (五)方案设计者
        • (六)管理者
        • (七)评估者
      • 三、社会工作者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时的注意事项
        • (一)恪守专业价值
        • (二)着眼于现实,灵活设计服务项目
        • (三)整体布局,小事着手
        • (四)善于利用培训渗透社会工作价值观
  • 附录
  • 后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