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改区域地理先写自然地理各要素、后写人文要素的写法,以全新体系,整体介绍中国范围内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及其区域特征,尽可能将人-地因素融为一体,强调人-地关系对于区域开发、保护资源和环境,改善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全书分第一篇和第二篇。第一篇总论,第二篇分区进一步作区域分析。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 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 第二节 区位与疆界
- 第三节 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
- 第二章 自然结构
-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 第三章 海岸及海域
- 第一节 海域环境
- 第二节 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三节 海岸
- 第四节 海岛
-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人口及其问题
-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 第四节 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 第六节 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
- 第七节 旅游业
- 第八节 城乡建设
-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
-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 第三节 区域文化
-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
- 第七章 景观与区划
- 第一节 研究简史
- 第二节 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自然区划
- 第五节 经济区划
- 第六节 综合区划
- 第八章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 第二篇 区域分析
- 第九章 东北区
-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 第二节 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
-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 第十章 华北区
- 第一节 地理概况
-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
-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 第一节 地理概况
- 第二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
-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基地
- 第四节 土地退化问题
- 第五节 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
-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 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 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
- 第十三章 东南区
-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 第四节 台湾
- 第十四章 西北区
-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 第二节 干旱半干旱气候
- 第三节 三大洋水系与内流水系
- 第四节 植被土壤与景观垂直带
- 第五节 绿洲农业与畜牧业
- 第六节 工业与交通
- 第十五章 西南区
-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 第二节 气候与水文
- 第三节 植被与土壤
- 第四节 农业
- 第五节 工业
- 第六节 交通运输
- 第十六章 青藏区
- 第一节 地壳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 第二节 高寒干旱气候
-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 第四节 植被、土壤与自然地带
- 第五节 畜牧业与种植业
- 第六节 工业与交通